西六宮

西六宮

紫禁城內廷西六宮,在明清兩朝皆作為皇帝妻妾之居所。位於中軸線左側,與東六宮對應。清朝在雍正朝以後的歷代皇后,皆不再以坤寧宮為寢宮 ,而是在東六宮或西六宮選定一坐空宮為寢宮。晚清時期西六宮的格局改動較大,不再與東六宮對應。

詳細信息

西六宮西六宮

西六宮是清代後宮妃嬪的住處,包括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鹹福宮、長春宮和太極殿。因整齊有致的坐落於紫禁城的子午線西側,因而被統一稱作西六宮,與之相對應的還有子午線東側的東六宮。而東、西六宮(有時又被稱做東西十二宮),又像兩腋般夾挾著中央的後三宮,因而與古代所謂的掖廷相對

應。

西六宮西六宮

後期修改

在鹹豐時期,曾對長春宮與啟祥宮進行修改。

太極殿(啟祥宮)原為二進院,改修長春宮時,將太極殿後殿闢為穿堂殿,後檐接出抱廈,並與長春宮及其東西配殿以轉角遊廊相連,形成迴廊,東西耳房各開一間為通道,使太極殿與長春宮連線成相互貫通的四進院。

太極殿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後出廊。外檐繪蘇式彩畫,門窗飾萬字錦底團壽紋,步步錦支摘窗。室內飾石膏堆塑五福捧壽紋天花,系清末民初時所改。明間與東西次間分別以花梨木透雕萬字錦地花卉欄桿罩與球紋錦地鳳鳥落地罩相隔,正中設地屏寶座。殿前有高大的祥鳳萬壽紋琉璃屏門,與東西配殿組成一個寬敞的庭院。

西六宮西六宮

儲秀宮是慈禧太后一生中最重要的宮院,慈禧五十大壽時將儲秀宮與前面的翊坤宮打通,在拆除隔開兩宮的宮牆以及儲秀門後,又於原地新建一座體和殿,作為翊坤宮和儲秀宮的連線之殿。

儲秀宮和長春宮的打通又有些許不同。長春宮是和啟祥宮之間完全打通,兩宮之間並未有任何一堵宮牆與之隔開,只有一座體元殿作為前殿而已;儲秀宮和翊坤宮雖然打通,因而新建一座體和殿,但在體和殿兩側,仍各有一道宮牆,與左右兩側原本的宮牆相連線,因此,只要將體和殿穿堂的宮門閉上,儲秀宮和翊坤宮又可兩相成為各自獨立的宮院。

鬼宅傳聞

西六宮是清代後宮妃嬪的住處,包括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鹹福宮、長春宮和太極殿。慈禧大半生居住在西六宮。那裡曾經發生過多少詭異的故事,有著多少屈死的冤魂,都已無從考證。

大家都知道故宮對外開放的其實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對外開放的。具體原因誰也說不清楚。

反正傳言很多,而且5點,是故宮關門清客的時間。據說,那個鐘點是故宮陰氣最重的時刻。所以到了5點故宮就清場,據說現在清場都用狼狗,近年來很多喜愛探鬼樓的小團體,都沒有成功進入夜晚故宮的。

故宮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目前的非開放區將近四十萬平方米。

傳聞是:子夜時分冤死宮中的孤魂便出來遊蕩,西六宮的小夾道,有專門掐脖子的女鬼。據說剛解放時,在故宮過夜的人經常會神秘消失。不過,倒是聽說過,有人在夏天下大雨打雷的天氣時,看到牆上有影子,是一個女人彎腰去拿什麼東西。還有,在夜裡兩三點時,會常有人聽到有女人的哭聲。

所以,故宮一到太陽下山還沒太晚就關門。

主要人物

明朝時期

弘治時期:孝穆紀太后居永壽宮。

萬曆時期:神宗朱翊鈞曾暫居啟祥宮、李敬妃居鹹福宮、淑嬪(即鄭貴妃)居翊坤宮。

崇禎時期:袁貴妃居翊坤宮。

清朝時期

順治時期:靜妃居永壽宮。

康熙時期:宜妃居翊坤宮。良妃居永壽宮。

雍正時期:孝聖憲皇后(即熹妃)居景仁宮、敦肅皇貴妃(即年貴妃)居翊坤宮。

乾隆時期:乾隆偶爾在鹹福宮居住,惇妃居翊坤宮,崇慶皇太后(即孝聖憲皇后)居永壽宮。

嘉慶時期:嘉慶住鹹福宮守孝,安嬪居翊坤宮,恭順皇貴妃(即如妃)居永壽宮。

道光時期:琳貴人(莊順皇貴妃)、成貴妃、彤貴妃、常妃居鹹福宮。鹹豐居鹹福宮為道光守孝,守孝期滿後仍經常在此居住。

鹹豐時期:懿貴妃(即慈禧太后)居儲秀宮麗景軒,麗貴人居儲秀宮。

同治時期: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居長春宮。

光緒時期:瑾妃居永和宮,珍妃居景仁宮。

宣統時期:孝定景皇后(即隆裕太后)居長春宮,孝恪愍皇后(即婉容)居儲秀宮。瑜妃(瑜太妃)居太極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