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象牙透雕長鏈葫蘆香薰

清乾隆象牙透雕長鏈葫蘆香薰

清乾隆象牙透雕長鏈葫蘆香薰,是清朝乾隆時期由乾隆造辦處設計製作,此文物外形美觀,是乾隆喜歡的東西。

基本信息

【名稱】:清乾隆象牙透雕長鏈葫蘆香薰

清乾隆象牙透雕長鏈葫蘆香薰清乾隆象牙透雕長鏈葫蘆香薰

【類別】:骨角牙器
【年代】:清乾隆年間
【文物原屬】:清乾隆造辦處制
【文物現狀】: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7秋季拍賣會“省吾廬珍藏文玩佳器”專場拍品

文物簡介

高8厘米,象牙制,束腰,上下兩端呈葫蘆式。內里放入香料之後可以散發出香味,故名香
香薰束腰處刻“卐”字紋,腹部上下利用葫蘆自身的弧度,透雕回紋,回紋可以上下活動,卻不能退出葫體,此即所謂“玲瓏”器皿。這是清宮創造的獨特的工藝技巧,鬼斧奇技,耐人尋味。香薰底部,刻畫5隻蝙蝠,在空中飛翔圍成一個圓圈,中間刻團“壽”字,寓意“五福捧壽”。葫蘆上有蓋,蓋作瓜蒂式,刻畫十分逼真。蓋開啟後,一條精美的牙雕長鏈可從口部提出,但長鏈根部與器底相連,使長鏈不能完全提出,工藝製作奇妙。長鏈的上中部又分出三股細鏈,同主體相連,製作精美,可謂環環相扣,鏈鏈相連。其鬼斧神工,令人難以想像。三條細鏈根部各有一物,一小鈴、一隻花籃、一隻小葫蘆,三鷓鴣不詳同,具有情趣。“葫蘆”諧音“福祿”,長鏈象徵“綿綿不絕”,與腰間所飾“”字共同構成了“福祿萬代”之意。
此物曾在清宮造辦處有所製作,但大小有別,形態各異。大者通體雕鏤錢紋為底,表面浮雕各種花卉,且染成多種顏色;而此件僅高8厘米,器型如此之小者,更增加了器物製作的難度。
此物系清代乾隆時期的作品,代表了清代宮廷藝術的超詣水準,是象牙雕刻中的極品。今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中僅有一件牙雕葫蘆香薰與此件工藝、造型、大小相類。

相關新聞

乾隆造辦處制象牙透雕長鏈葫蘆香薰,象牙制,束腰,上下兩端呈葫蘆式。內里放入香料之後可以散發出香味,故名香薰。

香薰束腰處刻“”字紋,腹部上下利用葫蘆自身的弧度,透雕回紋,回紋可以上下活動,卻不能退出葫體,此即所謂“玲瓏”器皿。這是清宮創造的獨特的工藝技巧,鬼斧奇技,耐人尋味。香薰底部,刻畫5隻蝙蝠,在空中飛翔圍成一個圓圈,中間刻團“壽”字,寓意“五福捧壽”。葫蘆上有蓋,蓋作瓜蒂式,刻畫十分逼真。蓋開啟後,一條精美的牙雕長鏈可從口部提出,但長鏈根部與器底相連,使長鏈不能完全提出,工藝製作奇妙,長鏈的上中部又分出三股細鏈,同主體相連,製作精美,可謂環環相扣,鏈鏈相連。其鬼斧神工,令人難以想像。三條細鏈根部各有一物,一小鈴、一隻花籃、一隻小葫蘆,三鷓鴣不詳同,具有情趣。“葫蘆”諧音“福祿”,長鏈象徵“綿綿不絕”,與腰間所飾“”字共同構成了“福祿萬代”之意。

此物曾在清宮造辦處有所製作,但大小有別,形態各異。大者通體雕鏤錢紋為底,表面浮雕各種花卉,且染成多種顏色;而此件僅高8厘米,器型如此之小者,更增加了器物製作的難度。

象牙透雕長鏈香薰系清代乾隆時期的作品,代表了清代宮廷藝術的超詣水準,是象牙雕刻中的極品。今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中僅有一件牙雕葫蘆香薰與此件工藝、造型、大小相類。

昔年如此精美的作品,為皇帝獨家賞樂秘玩,但不知何故流於宮外,今日有幸重回故國,收藏界有識之士當不會錯此良機吧。

據悉,清乾隆象牙葫蘆是保利2007秋季拍賣會中“省吾廬珍藏文玩佳器”專場拍品,是收藏家積15年之功而成。與此同期拍賣的還有明永樂銅鎏金金剛手菩薩像、明永樂銅鎏金文殊菩薩像;古代書畫頂級文物《元人秋獵圖》,吳湖帆舊藏唐寅等200件明清書畫及現當代中國藝術、中國當代水墨、中國古籍善本等8大部分,包括15個專場,將於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崑崙飯店與藏家見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