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西部通道

深港西部通道

深港西部通道,又稱深圳灣大橋。是一座連線深圳蛇口東角頭和香港元朗鰲堪石的公路大橋,亦稱“深港西部通道”,2007年7月1日開通。

(圖)深圳灣公路大橋日落景觀深圳灣公路大橋日落景觀

深港西部通道(Hong Kong-Shenzhen Western Corridor)(拼音:Shēngǎng Xībù Tōngdào),或稱深圳灣公路大橋(Shenzhen Bay Bridge),是來往香港與廣東深圳的第4條跨境行車通道,亦是香港10號幹線的一部份,該通道已於2007年7月1日中午由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主持啟用儀式,並於傍晚6時正式通車,以慶祝香港主權移交十周年。深港西部通道和深圳灣公路大橋兩詞同義,但報章常以深港西部通道作總稱,而深圳灣公路大橋一詞則通常在介紹該橋建築時使用。更有人誤以為深港西部通道包括深圳灣口岸在內。

路線簡介

(圖)深圳灣公路大橋於香港與深圳的邊界附近施工深圳灣公路大橋於香港與深圳的邊界附近施工

深港西部通道全長約5.5公里,是三線雙程分隔車道,屬於快速公路,分為香港段及深圳段。通道由深圳南山區蛇口東角頭的深圳灣口岸開始,經過長4,770米的深圳灣公路大橋,橫跨后海灣(中國大陸稱深圳灣)到鰲磡石,並在廈村連線港深西部公路(前稱后海灣幹線,同屬香港10號幹線)。經由深港西部通道到香港的中國大陸車輛能經元朗公路北行到元朗、新界其他地方,或接駁青朗公路到市區,或經元朗公路南行到屯門,或接駁屯門公路到市區。

截至2007年7月,香港政府仍未為深港西部通道的道路定下正式名稱,在香港憲報中是以“介乎港深西部公路與深圳灣口岸之間的道路”稱呼深港西部通道。直至2007年8月24日的政府憲報,該段道路正式命名為深圳灣公路大橋。

歷史

背景
香港原來位於落馬洲文錦渡沙頭角的3條跨境行車通道已十分繁忙,容量接近飽和。2001年3月,粵港兩地政府經過研究後,決定興建深港西部通道,並同時耗資了30億港元興建后海灣幹線(即港深西部公路)、耗資6.7億港元擴建元朗公路(每方向兩線擴闊至三線)作為配套設施,以容納由深港西部通道帶到新界西北兩條通往市區的主要幹道的額外車流。預計每日深港西部通道可處理車輛5.86萬輛,每日進出旅客6萬人次。

事件
2003年8月28日,深圳灣公路大橋開始動工興建。

2006年1月20日,深圳灣公路大橋正式合龍。

2007年4月15日,深港西部通道的香港段和深圳段皆各自舉行了步行活動,香港段的是深港西部通道百萬行,深圳段的是深圳萬人健步迎大運。

2007年7月1日中午12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深圳市市長許宗衡主持啟用典禮,同日黃昏6時正式啟用。

行經的公共運輸

深圳灣口岸啟用當日,港方共有三條專利巴士路線(B2、B3、B3X)及一條專線小巴路線(新界618)於傍晚6時起投入服務。

巴士
新大嶼山巴士:
B2 - 深圳灣口岸 ↔ 天水圍鐵路站 ↔ 元朗鐵路站
B2P - 深圳灣口岸 ↔ 洪水橋 ↔嘉湖銀座商場↔天水圍市中心(只於星期六日服務)
城巴:
B3 - 深圳灣口岸 ↔ 屯門市中心<->置樂<=>龍門<->屯門碼頭$11
B3X - 深圳灣口岸 ↔紅橋轉車站<-> 屯門市中心$11
B3A - 深圳灣口岸 ↔ 屯門山景$11

專線小巴
618(新界) - 深圳灣口岸 ↔ 天恩邨(由天祐有限公司營辦)

的士
市區及新界的士也可以駛入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接載乘客。

跨境巴士

深圳灣跨境快線
華僑城洲際酒店←→深圳灣口岸←→深水埗西九龍中心←→西灣河嘉亨灣
深西特快
世界之窗公交站(深圳公交222總站)←→深圳灣口岸←→港鐵九龍塘站
航天新幹線
香港國際機場←→深圳灣口岸
中港通
西部通道快線
港鐵九龍站/圓方←→深圳灣口岸←→深圳寶安機場
佐敦(北海街)←→港鐵九龍站/圓方←→深圳灣口岸←→寶安汽車站

圖片集

(圖)深港西部通道 深港西部通道
(圖)深港西部通道 深港西部通道
(圖)深港西部通道 深港西部通道
(圖)深港西部通道 深港西部通道

香港快速公路

1號幹線沙田路
2號幹線觀塘繞道大老山公路
3號幹線西九龍公路青葵公路(包括長青橋)、長青公路青衣西北交匯處青朗公路(包括汀九橋,但不包括大欖隧道及其收費廣場的一段)
4號幹線東區走廊中環灣仔繞道(計畫中)
5號幹線荃灣路
6號幹線中九龍幹線(計畫中)
7號幹線(這條幹線沒有快速公路的路段)
8號幹線北大嶼山公路青嶼幹線(包括汲水門大橋馬灣高架路青馬大橋,但不包括收費廣場的一段)、青衣西北交匯處長青公路
9號幹線大埔公路沙田段火炭路以北)、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新田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屯門公路皇珠路以南)
10號幹線深港西部通道深圳灣公路大橋港深西部公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