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雙堆集戰場舊址

淮海戰役雙堆集戰場舊址

淮海戰役雙堆集戰場舊址,位於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集南面。 1995年12月,陵園被批准為安徽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0年陵園被批准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陵園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列為全國第二批100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是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格局

為了讓後人記住中國政治、軍事史上的重大事件,1976年籌建雙堆烈士陵園。烈士陵園東西長368米,南北寬292米,面積10.6公頃。陵園大門朝東,門內兩側各有一個面積為1250平方米的池塘。寬闊筆直的主幹道通往紀念碑,南部的尖谷堆為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也是淮海戰役雙堆集地區殲滅戰期間敵我雙方激烈爭奪的制高點。園內遍植雪松、龍柏、黃楊等風景樹木,並有花圃和果園。

紀念碑

1981年10月 1日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紀念碑落成,紀念碑位於陵園中部,碑高22.5米,白色花崗岩砌成。碑基分為兩層,第一層南北長31米,東西寬31米;第二層長寬各為 25米;四面各有18級台級,開有青松環繞,紀念碑座正面鐫刻紀念碑文,碑身正面刻有鄧小平同志的親筆題詞“淮海戰役烈士永垂不朽!”,上下兩端環萬年青圖案。碑冠鑲嵌淮海戰役勝利紀念章浮雕。紀念碑前鋪設水泥結構的廣場,面積約2100平方米。

紀念館

1988年10月淮海戰役雙堆集殲滅戰紀念館建成,長32米,寬28米,占地900多平方米。張愛萍同志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該館造型美觀,民族式屋檐覆蓋著金黃色琉璃瓦,外牆扎黃色,44面圓頂高窗分布四周。敞開式正廳寬14米,高6.8米,進深10米。東、南、西三廳互相串通,連成一體。中央為一天井,面積98平方米。整個建築色彩明快,形式大方,既有古典建築藝術,又有現代建築風格。展廳陳列珍貴歷史照片300餘張,文物200餘件,作戰地圖、圖表、美術作品 20餘幅,並有電動沙盤模型1台。這些展品歷史、形象地反映了淮海戰役全貌。展出內容共分八個部分,以雙堆集地區殲滅戰為重點。第一至第七部分為戰役部分,共8個展室。第八部分為緬懷先烈廳,陳列著27位烈士的事跡、遺像和遺物。

文物保護

1995年12月,陵園被批准為安徽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0年陵園被批准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陵園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列為全國第二批100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是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價值

雙堆集地區殲滅戰,是淮海戰役繼殲滅黃百韜兵團之後,中原野戰軍在華東野戰軍的密切配合下,在雙堆集地區進行的又一次大規模殲滅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