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河

涇河

涇河,渭河第1大支流。發源於寧夏六盤山東麓涇源縣境,流經平涼、彬縣,於陝西高陵縣南入渭河,全長455公里,流域面積4.5421萬平方公里。河出崆峒峽至彬縣河谷較寬,其中平涼—涇川間右岸灘地平坦,為涇河最大的川區。山間河流穿行於峽谷中,坡陡流急,水力較豐。張家山以下,兩岸為黃土階地,屬關中盆地。涇河水系呈樹枝狀,右岸來自六盤山、乾山的汭河、黑河等支流含沙量較小;左岸來自黃土丘陵和黃土高原區的洪河、蒲河、馬蓮河等支流含沙量大。涇河下游是中國水利開發最早的地區。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鑿涇水,興建著名的鄭國渠。1930年修建現代涇惠渠。1949年後又加整修擴建,灌溉面積達9萬公頃。截至1982年流域內已建成巴家咀等大中型水庫5座。20世紀50年代初期設立西峰水土保持試驗站,在南小河溝進行流域綜合治理,為流域水土保持起著典範作用。

基本信息

簡介

涇河是黃河的二級支流,也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涇河發源於六盤山腹地的馬尾巴梁,它從源頭一出山,就水勢洪大,湍湍急流,越涇源縣白面鎮園子鄉、穿沙南峽,在柳家河壩入甘肅平涼,抵陝西高陵縣匯入渭河。在六盤山保護區內全長29公里,流域面積231.49平方公里。涇河在六盤山脈中可謂是最大的一條河。

涇河涇河
涇河以清澈著稱,奔流千里與混濁的渭河相匯,仍能見到它清澈的一半,"涇渭分明"、"涇清渭濁"的成語由此而生。六盤山造就了涇河,涇河孕育了六盤山在涇河發源地綿延數百里的範圍內,茂林修竹,鬱鬱蔥蔥,百花爭妍,鳥雀嚶嚶,被國家列為自然保護區。

流經平涼、彬縣,於陝西高陵縣南入渭河,全長455公里,河出崆峒峽至彬縣早飯頭長209公里,河谷較寬,其中平涼—涇川間右岸灘地平坦,為涇河最大的川區。早飯頭—張家山間河流穿行於峽谷中,坡陡流急,水力較豐。張家山以下,兩岸為黃土階地,屬關中盆地。流域面積4.5421萬平方公里,黃土塬區

涇河涇河

占42%;黃土丘陵區占49%;山區占4%;黃土階地區占5%。涇河張家山站年徑流量21億立方米。年輸沙量2.8億噸,是渭河來沙量最多的支流。水系呈樹枝狀,右岸來自六盤山千山的汭河、黑河等支流含沙量較小;左岸來自黃土丘陵和黃土高原區的洪河、蒲河、馬蓮河等支流含沙量大,如馬蓮河來水只占涇河的20%,來沙量卻占50%。涇河下游是中國水利開發最早的地區。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鑿涇水,興建著名的鄭國渠。唐以後失修。1930年修建現代涇惠渠。1949年後又加整修擴建,灌溉面積達9萬公頃。截至1982年流域內已建成巴家咀等大中型水庫5座,總庫容6.3億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2萬多公頃,裝機容量3500千瓦。20世紀50年代初期設立西峰水土保持試驗站,在南小河溝進行流域綜合治理,為流域水土保持起著典範作用。流域內彬縣大佛寺石窟是和重要的文化遺存。崆峒山也是著名的遊覽勝地。

地貌

幹流發源於六盤山東麓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馬尾巴梁,向東流經甘肅省平涼市及涇川縣,至馬蓮河入口處轉東南流,經陝西省彬縣及涇陽縣,於高陵縣蔣王村匯入渭河左岸。幹流全長455公里,其中由平涼八里橋至彬縣亭口,河長178公里,河谷開闊平坦,是涇河上中游最大的川地區,有20餘萬畝川地已全部開發為水地,是當地農業生產高產區。

涇河匯入渭河處,有一奇妙的自然景觀。在一年之內的不同季節,由於涇河與渭河的來水來沙不同步,故一條水

涇河涇河
清,一條水渾,在其交匯處清濁不混,界線清楚。 涇河流域面積45421平方公里,包括寧夏東南部、甘肅隴東、陝西關中西北部等35個縣市,總人口640萬,有耕地2 025萬畝。流域內地貌有山區、丘陵、高原、平原四種類型。山區占4.31%,以六盤山、關山為代表;高塬溝壑區占41.72%,以甘肅西峰市董志塬、陝西長武縣長武塬和彬縣北極塬為代表;黃土丘陵溝壑區占48.81%,以北部環縣洪德和南部麟遊縣天堂為代表;沖積平原區占5.16%,以秦川的涇陽、三原、高陵三縣為代表。高原和丘陵區溝壑縱橫,溝壑面積占50%以上。涇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雨量和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遞減,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氣溫10℃左右。

涇河主要支流有馬蓮河、蒲河、黑河、馬欄河、泔河等,幹流平均比降2.47‰。寧夏、甘肅兩省區是支流集中區,幹流深切黃土高原和丘陵100~150米,幹流自甘肅平涼至陝西彬縣早飯頭,河谷寬1~3公里,跌水少,多沙灘;從早飯頭到涇陽縣張家山,為100公里的急流峽谷段,穿越砂岩石灰岩的土石山塬區,谷深山陡,水流湍急,多有險灘、跌水、瀑布,水力資源豐富;從張家山至陳家灘,為八百里秦川沖積平原區,地勢平坦,水流平穩,比降僅1.0‰,土壤肥沃,宜於灌溉。

涇河以洪水猛烈、輸沙量大著稱,是渭河和黃河主要洪水、泥沙來源地之一。涇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1.4億立方米,年內分配極不均勻。據張家山站觀測,一般是夏豐(占42.7%)、秋平(占31.6%)、冬少(占10.1%),洪水和枯水相差懸殊。該站1933年8月5日最大洪峰流量為9200立方米每秒,1977年4月15日最小流量只有1.94立方米每秒,洪枯水比值達4742。涇河流域水土流失極為嚴重。年平均輸沙總量達3.09億噸,最大含沙量1430公斤每立方米,年均含沙量141公斤每立方米,為黃河陝縣站的3倍多,年均輸沙模數為7150噸每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涇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毛主席的“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早已膾炙人口《關山月》《隴頭吟》詩詞多得不勝枚舉。高源景色如畫,如清代譚嗣同《邠州》詩(今稱彬縣):
棠梨樹下鳥呼風,
桃李溪邊白復紅。
一百裡間春似海
孤城掩映萬花中。
對這裡的美麗景色作了生動的描繪。

涇河流域的文物古蹟之多久已馳名中外,1973年在甘肅合水縣西北8公里處蓮河西岸發現個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距今約有250萬年。華池縣城西南45公里趙家岔舊石器遺址,是世界公認我國最早發現的舊石器遺址。平涼市西崆峒山道院建築、涇川縣王母宮石窟和南石窟寺(東方洞)。慶陽縣西峰鎮南的北石窟寺等都是甘肅有名的古剎名寺。陝西長武縣的唐代昭仁寺,大殿建築別具一格,寺內有唐初大書法家虞世南的書刻石碑。彬縣城西的大佛寺,是唐貞二年(公元628年)李世民為其母慶壽所造。大佛高達24米。水口鄉有秦天苻堅的墓葬。此外,還有周部落姜嫄墓、公劉墓。禮泉縣唐太宗的照陵更是中外馳名,“昭陵六駿”石刻是舉世皆知的瑰寶。在昭陵周圍尚有魏徵李靖房玄齡尉遲敬德等157座名臣武將妃子公主的陪葬墓。涇陽縣有鄭固渠遺址、明代崇文塔和惠梁寺等名勝。西蘭公路大體上是漢唐以來絲綢之路的關中北線的途徑。所以涇河流域是陝西甘肅兩省主要旅遊勝地和熱點之一。

涇河流域的歷史貢獻,最主要的是周王朝的發跡和鄭國渠的興建。周王朝發跡於豳(今陝西彬縣),從公劉至周太王

(古公亶文)十餘代在豳居住,開發農業後來受到戎狄的侵略,周太王由豳遷岐,才由涇河流域遷徙到渭河流域,定居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扶風縣一帶)傳至文王,武王達到鼎盛時期。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紂,終於建立了西周王朝。周先祖居豳,其文治武功對伐紂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詩經·豳風·七月》對農事活動作了生動細緻的描寫,說明當時西周農業在全國曾起先導作用。歷史把“重稼穡、殖五穀”稱為豳風遺訓。至今北京先農壇還保留著古建築“誦豳堂”,頤和園內還有座“豳風橋”,可見涇河農業對中國農業影響之深遠。

到了秦代,秦始皇於公元前246年開始興建鄭國渠,用十年時間建成、渠道選在仲山(張家山)西麓谷口(今涇陽縣王橋鄉船頭村),引涇水入渠,沿途接納冶峪河、清水河、濁峪河、漆水、沮水等,東通洛河。渠成後“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史記·河渠書》),為秦始皇掃滅六國,完成統一大業,而後為劉邦戰勝項羽,建立西漢王朝,提供了給養保證。鄭國渠連同靈渠、都江堰,前稱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後來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廣惠渠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民國的涇惠渠都是因襲鄭國渠的遺蹟修建的。

相關條目

黃河大橋 黃河斷流 黃河風情線 黃河古渡 黃河故道 黃河號子 黃河九曲 黃河口 黃河鯉 黃河奇石

黃河文化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是中國文化的搖籃,黃河文化源源流長,“黃河清,天下平”是我國人民幾千年的夢想,天下太平並不難,但是黃河問題越來越嚴重則是不爭的事實。新中國成立以來創造了黃河56年沒有決口的奇蹟。長期以來,治黃一直是以治標為指導思想,其實是給後人留下更大的隱患,現在到了該反思的時候了。

汾河及渭河水系的河流

渭河水系是中國黃河的最大支流,汾河水系則貫穿山西省南北,本任務來盤點構成這兩大水系的河流。提示:參考資料少的詞條可用一兩句話進行描述,可不添加摘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