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敬德[隋末唐初名將]

尉遲敬德[隋末唐初名將]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 (後世誤載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今山西省神池縣)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將軍,封鄂國公。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冊贈司徒、并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 傳說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鐵鞭,騎烏騅馬,據《西遊記》一書,尉遲恭與秦瓊因保護唐太宗李世民免於龍王鬼魂之犯,成為兩位道教傳統鬥神,尉遲恭年少時曾為鐵匠,後世鐵匠常奉之為職業守護神。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尉遲敬德是朔州善陽(今山西省神池縣)人,年少時以打鐵為業。隋煬帝大業末年,在高陽參軍討伐暴亂兵眾,以勇猛聞名,一直提拔到朝散大夫。

大業十三年(617年)三月,馬邑鷹揚府校尉劉武周殺太守王仁恭,起兵反隋,並遣使歸附突厥。劉武周聞知尉遲敬德作戰勇猛,便將其網羅到自己麾下,擔任偏將。

唐國公李淵在太原起兵,攻占了長安後稱帝建唐,隋將宋金剛建議劉武周“入圖晉陽,南向以爭天下”。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劉武周在突厥支持下舉兵南下,尉遲敬德也在其中。九月,劉武周占領太原。尉遲敬德隨宋金剛繼續南下,攻克晉州。十月,又攻占澮州。此時夏縣人呂崇茂起兵回響劉武周,擊敗唐右僕射裴寂。李淵令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陝州總管於筠、內史詩郎唐儉等率兵討伐呂崇茂。雙方對峙於夏縣。

尉遲恭降唐 尉遲恭降唐

是月,秦王李世民奉命統關中兵進攻劉武周。十一月,李世民率軍自龍門關乘堅冰過黃河,屯兵柏壁,與宋金剛軍對峙,並同固守絳州的唐軍形成犄角之勢,進逼宋金剛軍。十二月,呂崇茂向宋金剛求援,宋金剛即遣尉遲敬德和尋相率兵潛往夏縣,接應呂崇茂。尉遲敬德與呂崇茂裡應外合,夾擊唐軍,大敗唐軍,李孝基、獨孤懷恩、於筠、唐儉及行軍總管劉世讓全部被尉遲敬德俘獲。唐高祖李淵為救回被俘諸將,便免去呂崇茂之罪,派人招降了呂崇茂,拜夏州刺史。同時還讓呂崇茂暗中除掉尉遲敬德。尉遲敬德聞訊後,將呂崇茂殺死。尉遲敬德、尋相擊敗唐軍後,還軍澮州。李世民聞訊後,即派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在美良川(今山西夏縣北)截擊尉遲敬德軍,尉遲敬德毫無準備,被唐軍斬首二千餘級,大敗而歸。

不久,尉遲敬德、尋相秘密率精騎前往蒲坂,救援王行本。李世民又親自率步騎三千連夜從小路趕到安邑,截擊尉遲敬德和尋相軍,尉遲敬德這次敗的更慘,除自己與尋相隻身脫逃,其眾全部被唐軍所俘。唐將獨孤懷恩也乘機逃走。當時獨孤懷恩本欲反唐自立,在獄中曾將此事告訴了唐儉,獨孤懷恩逃回後,又奉命攻蒲坂。唐儉聞訊後,恐獨孤懷恩反唐,便說服了尉遲敬德允許他派人給李淵報信。李淵遂將獨孤懷恩誅殺。由此可看出尉遲敬德當時已有歸唐之心。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與唐軍相持約五個月的宋金剛軍終因糧秣斷絕,被迫以尋相部為後衛,向北撤退。李世民即率軍跟蹤追擊,大敗宋金剛軍。宋金剛率餘部二萬精兵退至介休(今山西介休),出西門而戰,宋金剛慘敗而逃。劉武周放棄并州(治晉陽,今山西太原)與宋金剛逃往突厥,後為突厥所殺。尉遲敬德則收攏殘兵,堅守介休。李世民知其武勇出眾,便派任城王李道宗和宇文士及進城勸降。尉遲敬德遂與尋相以介休、永安(今山西霍縣)二城降唐。李世民見尉遲敬德來降,非常高興,任命尉遲敬德為右一府統軍,讓他繼續統領舊部八千人,與諸營相參。李世民的過分信任引起唐軍眾將的不滿,李世民的行軍元帥長史屈突通怕尉遲敬德會反覆,多次向李世民提起此事,均被李世民拒絕。

勇冠三軍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世民奉命率軍東征割據洛陽的鄭帝王世充。九月,尋相和劉武周手下的一些舊將相繼叛變逃走,唐朝諸將對尉遲敬德也懷疑起來,認為尉遲敬德必叛,就把其關押在軍中。

尉遲恭像 尉遲恭像

行台左僕射屈突通、尚書殷開山都說:“尉遲敬德剛剛投降,思想感情還沒有歸順。這人非常勇猛剽悍,關押的時間又長,已被我們猜疑,必然產生怨恨。留著他只怕會留下後患,請立即殺了他。”李世民說:“我的看法跟你們不同,尉遲敬德如果懷有叛離意圖,怎么會在尋相之後呢?”當即命令釋放,帶進自己的臥室,賞賜給他金銀珠寶,對他說:“大丈夫憑著情感志向互相信賴,不必把小小委屈放在心上。我終究不會聽信讒言去迫害忠臣良將,您應體諒。一定認為應當離開,現在就用這些東西資助您,表達我們短暫共事的情誼。”

這天,尉遲敬德陪同李世民到榆窠打獵,碰上王世充帶領幾萬步兵騎兵前來挑戰。王世充的驍將單雄信帶領騎兵直奔李世民,尉遲敬德驅馬衝上前去,大吼一聲,斜刺里一槍把單雄信挑下馬來。鄭軍稍微退卻,尉遲敬德保護著李世民殺出包圍後,又帶領騎兵跟王世充作戰,幾個回合,鄭軍狼狽逃散,抓住了鄭將陳智略,俘虜手持長矛的騎兵六千人。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說:“正當人們要我相信您必然叛離的時候,上天開導我怎樣向人們驗證我的判斷,特地予以證實,行善得福已驗證了,因果回報何等迅速。”特地賜給他金銀一箱,此後惠顧日益增加。

尉遲敬德善於排除、避開長矛,每當單人匹馬衝進敵陣,敵人的長矛一齊刺來,始終不能刺到他,他還能奪過敵人的長矛,回手刺殺敵人。這天,他在敵軍的重重包圍圈裡衝進衝出,暢行無阻。齊王李元吉也善於騎在馬上使用長矛,聽說尉遲敬德也會此道就不以為然,要親自比試,叫拿掉長矛頂端的刀刃用矛桿刺殺。尉遲敬德說:“即使安上刀刃,也刺不著我,請您別拿掉,我的當然要拿掉刀刃。”李元吉終究沒有刺到他。李世民問他“:奪取長矛、避開長矛,哪種難些?”尉遲敬德回答說“:奪取困難些。”於是命令他表演奪取李元吉手中的長矛。李元吉手執長矛長驅駿馬,一心想刺著他,尉遲敬德沒一會兒功夫就一連三次奪得了李元吉的長矛。李元吉一向驍勇,雖然口裡讚嘆,心裡卻深深感到恥辱。

李世民由於長年在外征戰,所以選千餘精銳騎兵作為親兵,皆著黑衣黑甲,號稱玄甲隊。每次衝鋒陷陣,李世民都披上黑甲親率玄甲隊作為先鋒,伺機進擊,所向披靡,敵人畏懼。尉遲敬德歸唐後,與驍將秦叔寶、程知節、翟長孫共同統領玄甲隊,保護李世民。

破鄭滅夏

武德四年(621年)正月,屈突通與贊皇公竇軌帶兵巡營,猝與王世充軍遭遇,交戰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隊馳赴救援,大敗王世充軍,俘其騎將葛彥璋,斬俘六千餘人,王世充逃回洛陽。

尉遲恭 畫像 尉遲恭 畫像

三月,夏王竇建德率十餘萬大軍西援洛陽,水陸並進,與王世充部將郭士衡數千人會合,進屯虎牢關東廣武山,並在板渚築宮,與王世充相呼應,威脅唐軍側背。李世民命齊王李元吉等繼續圍困洛陽,親率精兵步騎三千五百人於二十五日進駐虎牢。二十六日,李世民率驍騎五百出虎牢,在其東二十多里處偵察竇建德軍營,沿途設伏,令李勣、程知節、秦叔寶分別統領。然後與尉遲敬德僅帶四騎繼續前進。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說:“我拿著弓箭,你手持馬槊相隨,即使有百萬大軍又奈我如何!”又說:“賊人見到我就返回,這是上策。”

離竇建德營地三里處,李世民等與竇建德的游兵相遇,游兵以為他們是偵察軍情的斥候。李世民大喊:“我是秦王。”拉弓射箭,射死對方一員將領。竇建德軍中大為驚慌,出動五六千騎兵追趕,跟隨李世民的人都嚇得變了臉色。李世民說:“你們只管在前面走,我自己和敬德殿後。”於是勒住韁繩慢慢走,追兵快趕上了就拉弓放箭,每射一箭都殺死一人。追兵懼怕便停止了追擊,停一會兒又重新追趕,幾次三番,每次追趕上必定有人被殺死,李世民先後射殺了幾個人,尉遲敬德殺死十幾人,追兵不敢再進逼。李世民有意徘徊或稍稍後退引誘追兵到埋伏圈內,李世民等人就奮力戰鬥,大敗追兵,斬首三百多級,俘獲竇建德的將領殷秋、石瓚返回虎牢關。

竇建德被阻於虎牢東一月余(一說二十餘日)不得西進,幾次小戰又都失利,將士思歸。五月初二,竇建德率軍傾巢而出,擂鼓挑戰。唐軍諸將都十分驚慌,李世民帶幾名騎兵登上高丘望敵陣,對諸將說:“敵人從山東起兵,還沒有碰見過強大的對手,如今身涉險境卻很喧囂,是沒有紀律,逼近城池排列戰陣,有輕視我們的意思。我們如果按兵不動,他們的勇氣自然就會衰竭,列陣時間一長士卒飢餓,勢必就會自動撤退,我們再追上去攻擊,必然會取勝。我和各位相約,一過正午,肯定能打敗他們!”竇建德輕視唐軍,派三百騎兵涉過汜水,在離唐軍軍營一里地方停止。派人通報李世民說:“請挑選幾百名精兵和他們打著玩玩。”李世民派王君廓帶領二百名長槍手應戰,相互交鋒,驟進驟退,雙方不分勝負,各自返回營地。當時王世充侄子王琬騎著隋煬帝的青驄馬,鎧甲兵器都很新,遠離陣前向眾人誇耀。李世民說:“他騎的真是匹好馬!”尉遲敬德請求去奪馬,李世民制止他說:“怎么能為了一匹馬損失一員猛士呢?”尉遲敬德不聽,和高甑生、梁建方三人騎馬直衝入敵陣,活捉了王琬,牽著他的坐騎奔回軍營,眾人沒有敢阻擋的。李世民讓他去召回黃河以北的牧馬,等他返回才出戰。

尉遲恭 畫像 尉遲恭 畫像

竇建德排列戰陣,從早晨到中午,士卒們飢餓疲憊,都坐了下來,又爭著喝水,遲疑著想撤退。李世民見時機成熟,遂下令出擊,夏軍士卒迅速崩潰,竇建德也為唐軍所俘。唐軍主力回師洛陽,王世充見大勢已去,被迫於五月初九率太子、群臣等二千餘人投降。

七月,竇建德舊部劉黑闥起兵反唐,很快占據河北大部郡縣和河南部分地區。九月初四,突厥又入侵原州,唐以尉遲敬德為行軍總管,將其擊退。十二月十五日,李世民奉命征討劉黑闥。

武德五年(622年)三月,李世民在洺水以南紮營。劉黑闥多次挑戰,李世民均堅壁不戰,以挫其鋒。此時雙方已相持六十餘日,劉黑闥暗中率軍襲擊李勣軍,李世民率略陽公李道宗襲擊劉黑闥軍側後以救援李勣,結果被劉黑闥包圍。此時尉遲敬德率勇士沖入包圍,大破敵陣,將李世民和李道宗救出。二十六日,唐軍大敗劉黑闥,劉黑闥逃入突厥。隨後尉遲敬德又隨軍平定回響劉黑闥的徐圓朗。尉遲敬德因功被授予秦王府左二副護軍。

忠心無二

從太原起兵到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李世民屢建奇勳,威望很高,並形成了以秦王府謀士和勇將為核心的實力雄厚的政治集團,對太子李建成構成嚴重威脅。李建成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繼承權,與齊王李元吉結交,共同反對李世民。

鑒於秦王府多驍將,李建成、李元吉欲收買諸將,以為已用。由於尉遲敬德是李世民手下大將,所以便先向尉遲敬德下手,他們秘密遞信叫去尉遲敬德說:“要委屈您給予我們父兄般的照看,同您做一個真誠親密的朋友,希望您答應我們的要求。”接著贈送給他一車金銀器物。尉遲敬德說:“我出身低下,遇上隋朝衰亡,天下四分五裂,自己無處藏身,長期陷入叛亂隊伍,罪大惡極死有餘辜。結果承蒙秦王給我生命,如今還在秦王府供職,只應以生命報答他的恩情。我對您沒有功勞,不敢錯受重賞。如果私自答應為您效勞,就是背叛,一個為了私利忘掉忠誠的人,您又用他乾什麼呢?”李建成火了,此後就斷絕了交往。尉遲敬德很快報告了這事,李世民說:“您純潔的思想,高于山岳,就是堆起一斗黃金,我知道您也不會改變氣節。他送東西您就接著,不必顧慮。不這樣,恐怕您不安全。並且了解他們的陰謀,也可以幫助想出好的對策。”李元吉等人非常忌恨尉遲敬德,派刺客去暗殺他。尉遲敬德知道他們的陰謀,就大開重重門戶,若無其事地睡覺,刺客多次走進他家廳堂,終究不敢走進臥室。李元吉就在李淵面前誣陷尉遲敬德,李淵下令囚禁審訊,準備殺掉他。李世民堅決勸諫才獲得釋放。

誅殺元吉

臉譜 臉譜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入侵烏城,李建成推薦李元吉為統帥出兵抗敵,並請求讓李世民到長安近郊的昆明池送行,然後乘機殺李世民。

尉遲敬德聽到個陰謀,同長孫無忌立即稟告李世民說:“您如果不趕緊懲治他們,恐怕要被他們殺害,那么國家政權就危險了。”李世民嘆息說:“現在他們二人離間陷害同胞兄弟,除滅君主的兒子,這種危機,大家從頭至尾都很清楚。我雖然深遭他們忌恨,災禍就在眼前,然而兄弟之情,始終令我不忍下手。我打算在他們先動手後,再按義理懲罰他們,您二位認為怎么樣?”

尉遲敬德說:“人的本性怕死,大家情願以死來侍奉您,這是上天的恩賜,如果上天給您卻不接受,反而會受罪責。雖然顧及了仁愛的私情,卻忘掉了國家的大事,災禍來了不知擔憂,快要滅亡卻無動於衷,喪失作為人臣不避艱險的氣節,不具備前輩聖賢大義滅親的品德,這些我沒聽說過。我的心愿,是請先下手殺掉他們。您如果不採納我的意見,就請讓我逃走,我不能坐等別人來殺。再說靠危難成就大業,是聖賢的高明主見;把災禍變為福祉,是智士的天賦機敏。我如果逃走,無忌也要一起逃走。”

李世民還是猶豫不決,長孫無忌說:“您如果不採納敬德的意見,我們就不再事奉您了。事情如果失敗,您到底怎么辦呢?”李世民說:“我剛才說的,還不能全然不顧,各位再商議吧。”尉遲敬德說:“您現在辦事猶猶豫豫,不算明智;面對危難不能果決,不算英勇。您即使不採納我的意見,就請您自己考慮,到底怎樣保全國家社稷?到底怎樣保全身家性命?況且外邊的八百名勇士,現在已經全都進了皇宮,手握兵器身穿鎧甲,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了您怎么能夠拒絕!”尉遲敬德又和侯君集日夜進言鼓動,李世民這才下了決心。

當時房玄齡、杜如晦都被李淵逐出了秦王府,不能再來。李世民叫長孫無忌去秘密地把他們請來,房玄齡等人回話說:“陛下詔令規定不許我們再事奉秦王,如果私自拜見,一定會殺我全家,不敢接受秦王的命令。”李世民大發脾氣,對尉遲敬德說:“房玄齡、杜如晦難道要背叛我嗎?”取下腰間的寶劍交給尉遲敬德說:“您去一趟,看見他們沒有來的意思,就斬下他們的首級帶回來。”尉遲敬德又去通知長孫無忌說:“秦王已決定限期除奸,您應該按時進府籌劃。我們四個人不能邀在一起走。”於是房玄齡、杜如晦道士打扮跟著長孫無忌進了秦王府,尉遲敬德也從另一條路進來了。

六月初三,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亂後宮妃嬪,並欲殺他,似為王世充、竇建德報仇,李淵愕然,聲稱明日早朝鞫問。

玄武門之變 畫像 玄武門之變 畫像

四日清晨,李世民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將伏兵埋伏於玄武門(長安太極宮北面正門)內。李建成、李元吉行至臨湖殿感覺有變,慌忙掉馬準備返回東宮和齊王府。李世民從後面招呼他們,李元吉張弓即射,倉促間控弦不開,皆未中的,李世民則趁機射殺李建成。此時,尉遲敬德率趕七十名騎兵至,左右箭射李元吉,李元吉中流矢墜馬,逃入樹林中。李世民縱馬追趕,但衣服被樹枝掛住,墜馬落地。李元吉見狀,立刻趕到,奪弓將扼殺李世民。在此危難之時,又是尉遲敬德及時趕到,躍馬喝叱李元吉,李元吉見到尉遲敬德,放開李世民,欲趨武德殿,尉遲敬德邊追邊射,將李元吉射殺。這時,東宮翊衛車騎將軍馮立、副護軍薛萬徹和屈咥直府左軍騎謝叔方率東宮、齊府精兵二千人趕來,猛攻玄武門,形勢危急。關鍵時刻,尉遲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級趕到示眾,東宮、齊王府士卒遂潰散。

這時,李淵正在海池上划船遊覽。李世民命令尉遲敬德去保衛李淵。尉遲敬德身穿鎧甲手執武器,直奔海池。李淵極度震驚,問道:“今天發動叛亂的是誰?你到這裡來乾什麼?”尉遲敬德回答說:“秦王由於太子、齊王發動叛亂,派兵殺了他們,他擔心陛下受驚,派我來值班警衛。”李淵這才放心。南衙衛兵、北門羽林軍以及東宮、齊王府、秦王府的將士還在混戰,尉遲敬德奏請高祖親筆寫了道詔令,命令各部人馬一併聽從秦王處置,於是宮廷內外都安定了。李淵慰勞尉遲敬德說:“你為國家立下了穩定政權的大功勳。”賞賜給他很多珍貴物品。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後,任命尉遲敬德為太子左衛率。當時的輿論認為李建成等人的一百多名部屬,都應判處脅從罪而沒收他們的家產充公,只有尉遲敬德堅持反對,說:“兩名罪魁禍首,已經懲罰完畢,如果再株連他們的部屬,這不是穩定局勢的政策。”因此都免於處分。後來論功行賞,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定為頭等,每人賞賜了一萬匹絹,齊王府的府第及其中錢財器物,都賞給尉遲敬德。

擊破突厥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初八,李淵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此時,突然發生了意外,原來突厥頡利可汗認為李世民剛即帝位,內部矛盾尚未全部解決,統治秩序還未安定,遂與突利可汗合兵二十萬,大舉入侵唐邊,很快進至涇州、武功一帶。八月二十四日,突厥軍進至高陵縣(今屬陝西)。當時唐朝在長安的兵力遠不及突厥,各地的援軍又來不及趕到,情況十分危急。尉遲敬德臨危受命,任涇州道行軍總管,在涇陽(今屬陝西)突厥交戰,大破突厥,擒獲突厥俟斤(官名)阿史德烏沒啜,斬首千餘級。八月二十八日,頡利可汗率軍進至渭水便橋北岸,李世民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直馳至渭水河邊,大聲斥責頡利可汗背棄盟約。俄而各路唐軍陸續趕到,旌旗盔甲遮天蔽日。李世民命大軍迅速布陣,自己仍單獨與頡利可汗對話。頡利可汗見唐軍陣容齊整,似早有準備,大為恐懼,遂請求講和。八月三十日,李世民與頡利在便橋會盟,宰馬歃血,並贈其大量金帛,頡利遂率軍北撤。尉遲敬德的勝利雖沒使突厥主力受損,但在士氣上打擊了突厥,為李世民計退突厥起了重要的作用。

九月,尉遲敬德被封為吳國公。十月,李世民大封功臣,尉遲敬德與長孫無忌在玄武門事變中功勞並列第一,各賜絹萬匹;為了感謝尉遲敬德的救命之功,李世民將齊王府的全部財產都賜給了尉遲敬德;還拜尉遲敬德為右武侯大將軍;此外,尉遲敬德還食實封一千三百戶,與長孫無忌、王君廓、房玄齡、杜如晦相同,僅次於裴寂的一千五百戶(《舊唐書·尉遲敬德列傳》記載封賞功臣的時間為貞觀元年,但《舊唐書·太唐本紀》記載則為武德九年十月,這裡以後者為準)。

貞觀元年(627年)正月,天節將軍、燕郡王羅藝反唐,李世民詔命尉遲敬德與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率兵征討。兵未至,羅藝已為手下所殺,遂回師。

自負其功

由於尉遲敬德性情憨直,居功自傲,見到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常常當面譏諷他們,議論其長短,有時甚至在宮廷之上厲言爭辯,於是和這些人的關係逐漸惡化。此後,尉遲敬德離開京城出任地方官。

尉遲恭畫像 尉遲恭畫像

貞觀三年(629年),尉遲敬德出任襄州(治今湖北襄陽)都督。

貞觀五年(631年),因尉遲敬德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是元勛,各封一子為郡公。貞觀六年(632年,兩《唐書》記載為貞觀八年,但據《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四》記載,尉遲敬德在貞觀六年時已為同州(今陝西省大荔縣)刺史,故將任同州刺史的時間定為貞觀六年),遷同州刺史。

貞觀六年(632年)九月二十九日,李世民大擺酒宴,已是同州刺史的尉遲敬德也回京赴宴。席間,尉遲敬德見到有人的席位在他之上,大怒不已,說道:“你有什麼功勞,配坐在我的上席?”

任城王李道宗坐在他的下位,便向他做解釋。尉遲敬德竟然勃然大怒,毆打李道宗,李道宗猝不及防,一隻眼睛幾乎被打瞎。李世民非常不高興,規勸尉遲敬德:“我讀《漢書》,發現漢高祖的功臣能夠保全自己的很少,心裡常常責怪高祖。到了登基以後,一直想保全功臣,讓他們子孫平安。但是你做了高官之後不斷觸犯國法,才明白韓信、彭越遭到殺戮,不是漢高祖的過失。治理國家的重要事情,只有獎賞與處罰。分外的恩惠,不能給得太多,要嚴格要求自己,別做後悔不及的事。”尉遲敬德聽完這一席語重心長的話,忙磕頭謝罪,從此才約束自己的行為。

遷官請老

貞觀十一年(637年),李世民分封功臣官爵,允許其世襲刺史。其中尉遲敬德被冊拜為宣州刺史,改封鄂國公。

貞觀十三年(639年)二月初七,尉遲敬德任鄜州(治洛交,今陝西富縣)都督。李世民曾對尉遲敬德說:“有人說你謀反,這是為什麼呢?”尉遲敬德憤然道:“臣確實謀反!臣我跟隨陛下征伐四方,身經百戰,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鋒箭頭的痕跡。如今天下已經安定,便開始懷疑我要謀反嗎?”因而脫下衣服置之地上,展示身上的瘡疤。李世民見此流下眼淚,說:“你穿上衣服,朕絲毫不懷疑你,所以才跟你這么說,何必這么惱怒呢?” 此後,尉遲敬德又出任夏州都督。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尉遲敬德請求回家養老。二十五日,朝廷任命尉遲敬德為開府儀同三司,五天一上朝。

晚年生活

尉遲敬德雕像 尉遲敬德雕像

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十二日,李世民由洛陽出發,親征高句麗。十七日,李世民下詔令太子監國。此時,已經在家養老的尉遲敬德上書進言:“陛下如果親自到遼東去,皇太子眼下又在定州,洛陽、長安都是國庫所在地,雖然有守衛部隊,但兵力還很薄弱。到遼東路途遙遠,令人擔心發生意外事故。再說征討一個邊遠小國,不必麻煩皇帝御駕親征,請把這事交給一位優秀將領,自然可以按時摧毀敵人。”這本是個很好的建議,但李世民志在建功立業,沒有採納,反而讓尉遲敬德以本官行太常卿,為左一馬軍總管,隨唐李世民一起出征高句麗。班師回朝後,尉遲敬德仍然回家養老,不問世事。

尉遲敬德晚年迷信仙丹,研磨金屬礦石,吞服雲母礦石粉,挖池壙建樓台,用白色花紋的絲織物予以裝飾,學著演奏清商樂曲自我娛樂,不跟外人交往,達十六年之久。

顯慶三年(658年),唐高宗李治以尉遲敬德功大,特贈其父為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都督。

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658年12月25日),尉遲敬德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歲。李治為此廢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員都去參加弔唁。同時冊贈尉遲敬德為司徒、并州都督,諡號“忠武”,賜東園秘器。給班劍、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唐太宗之陵),在今陝西禮泉縣東北)。

軼事典故

敬德不諂

民間鬥神 尉遲恭 民間鬥神 尉遲恭

吏部尚書唐儉和唐太宗李世民下棋,爭論起來,李世民大怒,把唐儉發配到了潭州。余怒未息,對尉遲敬德說:“唐儉輕視我,我想要殺他。你來為我做證明,說他言語冒犯了我。”尉遲敬德答應了。第二天上朝,尉遲敬德磕頭說:“臣實在沒有聽說。”多次問,確定不改變。李世民憤怒,把玉梃砸碎在地上,拂袖而去。很久後舉行宴會,允許三品以上官員都來赴宴,李世民說:“敬德的好處有三個:唐儉免於枉死,朕有對過失發怒的美譽,唐儉有重新生存的幸運,敬德有忠直的榮譽,這就是三個好處。”賞賜了敬德一千匹綢緞,群臣都高呼萬歲。

鐵匠借錢

隋朝末年,有個書生在太原居住。家裡很窮苦,只好教書養家餬口。他家離官府倉庫很近,有一次,他鑽了進去,那庫內有幾萬貫錢。他忍不住就拿些錢。這時出來一個戴金甲的人手裡拿著槍對他說:“你要錢,可以到尉遲公那裡要個公帖,這是尉遲敬德的錢。”於是書生就到處訪求尉遲敬德,可一直也沒有找到。有一天到了打鐵的鋪子裡,聽說有個打鐵的尉遲敬德,正在赤著上身蓬著頭髮打鐵。書生等到他休息了,就上前拜見。尉遲就問他:“為什麼這樣?”書生說:“我家很貧困,您又很富貴,想要五百貫錢,不知能不能給?”尉遲很生氣說:“我是個打鐵的,怎么能富貴?你是在侮辱我吧!”書生說:“如果你能可憐我,只要給我寫個字條就可以,以後你就會知道怎么回事了。”尉遲沒辦法,只好讓書生自己寫字條。字條上寫:“今付某某五百貫錢。”又寫上月日時間,在最後署上尉遲的名。書生得到字條拜謝後拿著走了。尉遲和他的徒弟拍著手大笑,認為這書生太荒謬了。書生得到字條後回到庫里,又見到金甲人,把字條呈給他,金甲人看後笑著說:“對”。讓書生把字條系在房樑上邊,讓書生拿錢,只限五百貫。後來敬德輔佐明主,立下特大的功勞,當他解甲歸田時,李世民恩賜給他錢,另加一庫財物還未啟封。於是就得到了那一庫錢,等開庫看錢,對帳查點,發現少了五百貫。正要處罰守庫人,忽然發現在房樑上的字條,敬德一看,原來是打鐵時寫的字條。他一連幾天驚嘆不已,派人暗暗尋找書生,找到後,書生把所見到的事都告訴了敬德,敬德又重重賞了他,又把庫中的財物分給了以前的朋友們。

解衣釋疑

唐太宗李世民曾對尉遲敬德說:“有人說你謀反,這是為什麼呢?”尉遲敬德憤然道:“臣確實謀反!臣跟隨陛下征伐四方,身經百戰,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鋒箭頭的痕跡。如今天下已經安定,便開始懷疑臣要謀反嗎?”因而脫下衣服置之地上,展示身上的瘡疤。李世民見此流下眼淚,說:“你穿上衣服,朕絲毫不懷疑你,所以才跟你這么說,何必如此惱怒呢?”

不忘髮妻

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說:“朕想要將女兒許配給你,怎么樣?”尉遲敬德叩頭辭謝說:“我的妻子雖然微賤,但與我同甘共苦好多年。我雖然才疏學淺,聽說過古人富貴了不換妻子,此並非我的本願。”李世民只好作罷。

人物評價

總評

尉遲敬德畫像 尉遲敬德畫像

尉遲敬德作為唐初大將,自歸附李世民後,憑藉高超的武藝,多次冒險救李世民於危難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門事變中,不但殺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還請高祖下令,令諸軍皆屬李世民指揮,內外遂定,可謂力挽狂瀾。

尉遲敬德還有遠見卓識,如玄武門事變後,對太子的黨羽主張釋而不殺,這一舉措迅速緩和了內部矛盾,同時還為李世民保留了魏徵那樣的大批棟樑之材。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尉遲敬德,也就沒有李世民,也就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

在性格上,尉遲敬德純樸忠厚,自歸李世民之後,從無二心,為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拒絕娶公主一事上,更顯示出高貴的品質。正因如此,後人才將他做為鬥神,畫圖流傳至今。雖說居功自負是尉遲敬德的不足之處,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他了他的的純樸,做事毫無心機。

歷代評價

李世民:①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 ②公之素心,郁如山嶽。

屈突通、殷開山:此人勇健非常。

許敬宗:商周龍躍,尹望鷹揚。風雲宜感,鱗翮曾驤。於赫皇祚,禔禎會昌。錫茲元弼,勛烈推光。茂德初誕,英徽早暢。狼宿摛精,龜文葉貺。棄戡關下,受符圯上。秘策金韜,騰猷玉帳。貞心孤劭,壯氣橫飛。長戈三捷,雄戟雙揮。蛟分承影,雁落忘歸。韜奇佇睿,屈跡乘機。釁起射天,妖凝斗日。明一光啟,半乾秀出。道契披圖,功宣授律。冀北先騁,圖南載逸。受派揚威,專征耀武。馬陵削樹,鳶方鑄柱。雲卷鳴祠,風驅嘯雨。靜祲破竹,銷氛玉弩。戎衣式定,河帶同盟。望高四履,寵峻千兵。裂壤剖邑,分麾建營。網羅方邵,躡跡良平。出建隼旄,入參鳳輦。名班贄玉,賁光儀鉉。朱戶吟笳,青門掛冕。金裝甫散,璇霜遽踐。昔恭丹扆,載奉薰琴。今陪玄襚,空悲谷林。紛紛禮縟,杳杳光沈。閽桐永閟,宰樹方深。瞻言史策,遠振徽音。

呂溫:洸洸鄂公,百鍊龍泉。沉翳未宣,氣沖斗間。佩非其人,躍出大川。神武獲馬,提之上天。天地之內,指麾無前。熊威虎力,隱若敵國。剛毅木訥,安劉必勃。武德之屯,手拔禍根,掃除氛昏。捧出白日,耀乎天門。功成名遂,高謝戎事。烈烈猛志,化為和氣。深池高堂,頤性保常。屑瓊飲露,靜奏清商。商為臣厲,事君鄂公,之德之勛。

劉昫:①敬德奪槊陷陣,鼓勇王師,卻賂報恩,竭忠霸主。然而奮拳負氣,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誡之言,可為功臣藥石。叔寶善用馬槊,拔賊壘則以寡敵眾,可謂勇矣。知節志平國難,拜隼籞則致命輔君,可謂忠矣。而並曉世充之猜貳,識唐代之霸圖,可謂見幾君子矣。……皆所謂猛將謀臣,知機識變。有唐之盛,斯實賴焉。 ②太宗經綸,實賴虎臣。胡、鄂諸將,奮不顧身。圖形凌煙,配食嚴禋。光諸簡冊,為報君親。

尉遲恭畫像 尉遲恭畫像

宋祁:敬德之來,李世民以赤心付之,桑廕不徙而大功立。君臣相遇,古人謂之千載,顧不諒哉!

張預:孫子曰:“遠而挑人者,欲人之進也。”恭大呼致師而破建德是也。

陳元靚:於惟鄂公,輔唐成績。臨陣摧空,萬人之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千載而下,饗茲廟食。

楊維楨:玄武門前人蹀血,虬須天子諫凶孽。誰開貞觀太平功,奪朔將軍三寸鐵。三寸鐵,鄂國公,將軍真有回無功。嗚呼,海池一語開天聽,手敕親頒宮府定。人知房杜掌經綸,誰識將軍善詞命?善詞命,萬古之無誰與並?

張燧:敬德如此行藏,且在李衛公之上矣,世徒以萬人敵稱之也。

黃道周:敬德歸唐,眾疑其叛。王獨不疑,賜金相贊。榆窠獵游,單雄突犯。倉促無援,王幾遇難。賴恭橫矛,刺賊馬畔。王感其恩,報於一旦。太子賜金。恭辭不看。刺客暗傷,恭不為患。玄武變生,力謀不憚。帝驚直言,隱巢作亂。位定事成,是其才幹。廷擊道示,過於驕悍。唐將英雄,將軍為冠。

後世地位

尉遲恭鬥神像 尉遲恭鬥神像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於凌煙閣,皆真人大小,尉遲敬德名列其中,位於第七名。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唐右武候大將軍鄂國公尉遲敬德”。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尉遲敬德。 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尉遲敬德亦位列其中。

家族成員

父祖

尉遲敬德墓誌 尉遲敬德墓誌

曾祖:尉遲本真,北魏冠軍將軍,封漁陽郡公,後贈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諡號“懋”。

祖父:尉遲孟都,歷仕北齊、北周,官至濟州刺史。

父親:尉遲伽,隋朝時任儀同,後贈幽州都督、常寧安公等。

妻子

髮妻:蘇娬,京兆始平人。

後妻:姓氏不詳,在尉遲敬德之後去世。

子孫

•兒子

尉遲寶琳,襲爵鄂國公。官銀青光祿大夫、上柱國、衛尉少卿。

尉遲寶琪。

尉遲環,邛州刺史。

•孫子

尉遲循毓,潞王府倉曹參軍。

尉遲循寂,即(修寂)。

尉遲循儼,即(修儼)。

•孫女

尉遲氏,嫁秦瓊子秦(墓志銘闕一字)道。

尉遲氏,封河南郡君,嫁安州刺史杜鵬舉。

後世紀念

馬跑泉

尉遲敬德[隋末唐初名將] 尉遲敬德[隋末唐初名將]

馬跑泉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南約三公里的馬跑泉鎮。《天水縣誌》記:“在(天水市)東西十里之馬跑泉鎮,泉出寺中,極甘洌,源壯可灌田。”相傳唐代尉遲敬德與番將作戰,西征路過此地,天熱乾旱,軍中苦無水,人渴馬乏,將軍戰馬前蹄跑地,一股泉水噴涌而出,故名馬跑泉。當地人民為紀念尉遲將軍,在泉邊改建鄂公(尉遲將軍的封號)祠(今圮)。

墓碑

尉遲敬德墓原位於河北省冀州市南尉遲村,“尉遲敬德之墓”墓碑已毀。

藝術形象

民間形象

傳說尉遲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鐵鞭,騎烏騅馬,據西遊記一書,尉遲敬德與秦瓊因保護唐太宗李世民免於龍王鬼魂之犯, 成為兩位道教傳統鬥神,尉遲敬德年少時曾為鐵匠,後世鐵匠常奉之為職業守護神。在說唐系列小說、評書中,尉遲敬德乃黑煞星轉世,為隋唐十八傑里的第十三傑(有的版本為第十七條好漢) ,與秦瓊並列,曾與秦瓊三鞭換兩鐧,娶有黑、白兩夫人。

在《薛丁山征西》中,尉遲敬德為救薛仁貴,鞭打禁門,將鋼鞭打斷,想起師父“鞭在人在,鞭亡人亡”之言,撞柱自盡。

影視形象

影視作品《貞觀之治》的尉遲恭 影視作品《貞觀之治》的尉遲恭
時間影視類型劇名飾演者
1991年電視劇《大唐名相》李寶華
2003年電視劇《隋唐英雄傳》寇占文
2006年 電視劇 《貞觀之治》 德力格爾
2006年 電視劇 《薛仁貴傳奇》 徐成林
2009年電視劇《開創盛世》張巍
2012年電視劇《隋唐英雄》趙帥
2013年電視劇《隋唐演義》印小天
2013年 電視劇 《隋唐英雄3》 高院鋒
2013年電影《尉遲敬德》晉松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唐朝貞觀十七年,唐太宗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像,是為《二十四功臣圖》。
長孫無忌 李孝恭 杜如晦 魏徵 房玄齡 高士廉
尉遲敬德 李靖 蕭瑀 段志玄 劉弘基 屈突通
張亮[唐朝大臣] 柴紹 程知節 殷開山 侯君集 張公瑾
長孫順德 虞世南 劉政會 唐儉 李勣 秦叔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