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溝森林公園

海螺溝森林公園

海螺溝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區瀘定縣內,是世界上僅存的低海拔冰川之一。貢嘎山主峰脊線以東為陡峻的高山峽谷,地勢起伏明顯。

基本信息

海螺溝森林公園

海螺溝森林公園海螺溝森林公園

海螺溝位於貢嘎雪峰腳下,以低海拔現代冰川著稱於世。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冰川森林公園、AAAA級旅遊區。

海螺溝是集生態完整的原始森林和高山沸、熱、溫、冷泉為一體構成的綜合型旅遊風景區。

海螺溝位於四川省甘孜州東南部,貢嘎山東坡,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極高山地。海螺溝冰川又稱一號冰川,全長14.7公里,是貢嘎山74條冰川中最長的一條,面積23.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750米,最低海拔僅2850米。

沿縱向呈三級台階:粒雪盆,冰川的孕育地;大冰瀑布,寬500—1100米,高1080米,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高大、最壯觀的冰川瀑布;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達6公里,形成冰川於森林共存的奇絕景觀。

海螺溝冰川活動性最強,在冰川的運動中,形成晶瑩如翡翠、水晶的冰川弧拱、冰洞、冰階梯、冰門、冰湖、冰峰。

海螺溝有“一溝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徵,冬暖夏涼,雲霧多日照少,年降水量2000mm。境內季風氣候明顯,乾濕季分明,表現為冬季乾燥溫暖,夏季涼爽濕潤,具有“四季如春”的氣候特點,四季可游。

如果你再苦苦尋覓一個理想的旅遊、度假、療養、登山、科考、探險的勝地,那么海螺溝就是你最佳的選擇。

海螺溝的由來:

歷史上後藏香巴噶居派大成就者唐東傑布法王雲遊印度漢土康藏各地。知識淵博、先知聰慧,巧奪天工。在西藏甘孜青海藏區修佛塔128座,建橋128座。唐東傑布法王在西藏創建藥王廟,編寫創作多種歌舞劇演唱歷史故事,是藏戲創始人。在醫藥方面造詣極深,發明能治內科百病藏藥白丸和能治流行瘟疫藏藥紅丸之決竅。後卒於康區,享年125歲,是藏族中最長壽老人。他是傑出的和有影響的建築家佛學家戲劇家藏醫學創史人和橋樑大師。一生功績顯赫,功名成就,造福於後人的神聖佛教人物。唐東傑布法王在海螺溝燕子溝大渡河谷留下跋涉足跡和他修建寺廟瑪尼堆佛塔舊址。公元 1705年仲夏一天,唐東傑布法王來到瀘定橋建橋工地,見工匠們正為架鐵索渡河一籌莫展,他指點工匠們用竹索穿短節竹筒,筒上用竹繩繫上鐵索慢溜吊渡。工匠們照他的辦法將長40餘丈、重2000多斤鐵索懸空溜吊,唐東傑布法王見工匠們拉不動索鍵時便取出隨身寶物海螺吹三聲,神奇海螺聲鬼使神差般讓筒溜索走,安全地渡完13根鐵索鍵。
瀘定橋建成後,唐東傑布法王取道海螺溝翻雪山支西坡修寺建塔。在海螺溝夜宿於高山密林中一冰川巨石岩穴下,早晚在石穴前口念佛經,面向貢嘎神山跪拜,一吹海螺便引來林中禽鳥動物圍著石穴聽他念經。唐東傑布法王離去後,鳥禽動物仍按法王吹海螺時間聚集在岩石穴四周,在石穴頂部長出棵棵樹木,花草一派芸芸眾生景象。唐東傑布法王有天給他弟子託夢,說他在海螺溝住過岩穴巨石,已被貢嘎山神策封為”海螺靈石”。以他隨身寶物海螺封他跋涉過的那條深谷為”海螺溝”。海螺溝、海螺靈石的名字由此而得名。
海螺溝開發成旅遊景區後,吸引了無數遊人對神秘海螺靈石的祭拜。不時有活佛喇嘛和佛教徒並不時向海螺靈石掛哈達、念經、跪拜神靈。

冰川的形成原因:

原始形態的結晶雪花,在地面熱力和自身壓力作用下,重新結晶變成顆粒狀的粒雪.繼而細粒雪經過合併再結晶逐漸變成中粒、粗粒雪。底層的粒雪在上層粒雪的壓力下,發生緩慢沉降壓實,進一步重結晶而變成粒冰。在粒雪變成粒凍的過程中,融化的水沿粒雪顆粒間的空隙下滲,將底部的粒雪凍結起來,使原先存在於顆粒間的空氣被封閉而成為氣泡。粒冰含氣泡較多,氣泡的體積也較大,看起來顏色泛白,故有”白冰”之稱。粒冰繼續受壓的結果,排除一部分氣泡,並使留在冰中的氣泡壓縮得很小,逐漸變成帶藍色的塊冰—-冰川冰,塊冰在重力作用下發生移動而形成冰川。雪花 粒雪 粒冰塊凍的過程,在冰川學上叫作”成冰作用”。在這個過程中,積雪要經過一系列的重結晶變質作用,最後變成冰川冰。這是冰川冰與水冰不同的地方。這個過程非常緩慢,一般需要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冰川凍的年齡越老,冰體越顯得清澈燦爛。只要注意觀察,在海螺溝冰川上可以很容易區分白冰和含扁平氣泡泛藍色的冰川冰。
冰川形成還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就是積雪區的高度超過雪線。雪線是每年降雪剛好當年融化完的海拔高度,又稱為固態降水的零平衡線。一個地區如果沒有超過雪線,就不可能有冰川。

紅色文化:

海螺溝不但有迷人的風光、千年不化的冰川和神奇的溫泉,在溝口的台地上還坐落著一座歷史悠久的紅色古鎮–磨西鎮。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五日紅軍安順場強度大渡河成功後,因船少,無法將紅軍迅速度過大渡河。在嚴峻的形勢下,毛澤東同志果斷決定分兵飛奪瀘定橋。二十八日下午四時到達磨西,當晚便和隨行人員朱德周恩來陳雲劉伯承等人召開了著名的磨西會議,具體部署飛奪瀘定橋的方案和研究北上抗日的方針,為紅軍長征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