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標站

海洋浮標站是以錨定在海上的觀測浮標為主體組成的海洋水文氣象自動觀測站。

海洋浮標站

正文

以錨定在海上的觀測浮標為主體組成的海洋水文氣象自動觀測站。它能按規定要求長期、連續地為海洋科學研究、海上石油(氣)開發、港口建設和國防建設收集所需海洋水文氣象資料,特別是能收集到調查船難以收集的惡劣天氣及海況的資料。
海洋浮標站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製試驗,70年代正式投入使用。根據世界氣象組織調查,到1983年11月底,全世界已布設正規的海洋浮標站48座,其中美國35座,日本6座,挪威4座,英國2座,比利時1座。美國70年代設立專門機構,開始正式布設浮標站,其中 8個設定在北方湖區,其餘全部布設在美國附近海域,構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海洋浮標站網。
海洋浮標站是一個綜合的工程系統,它包括海上測報與岸上接收兩大部分。

海上測報部分 由浮標體、感測器組、數據採錄裝置、遙測遙控通訊系統、電源和系留設備等組成。浮標體是海上儀器設備的載體,有圓盤形、船形、圓球形、圓柱形等多種式樣,其中直徑10米左右的圓盤形和長 6米左右的船形浮標比較普遍(見彩圖)。感測器組是測量各種參數的探頭,通常安裝在浮標體上的有風向、風速、氣壓、氣溫、濕度(或露點)、表層水溫、鹽度(電導率)、流向、流速、波高、波周期、波向等感測器。有些浮標還在系纜繩上安裝著測量不同深度水層溫、鹽、深度的感測器。但由於技術複雜,易於損壞,所以也有採用潛標觀測和聲學傳輸的辦法來完成深層觀測任務的。數據採錄裝置是以時鐘控制,按規定程式採集各感測器觀測信號的工具。它一方面能將信號轉換為數碼存貯(或記錄)在浮標上,另一方面能將數據經糾正檢驗並編碼後輸送給遙測發射機向岸站發出。通訊系統包括指令信號接收機、遙測信號發射機及其公用天線,前者用以接受岸站讓浮標進行規定動作的指令信號,後者用以向岸站傳送觀測資料,所用頻率高頻在4~22兆赫範圍內,超高頻約為400兆赫。電源一般採用柴油機發電、燃料電池或其他電池。目前美國還正在低緯度海域試用太陽能電池供電。
岸上接收部分 主要設備有遙控發射機、遙測接收機、天線(菱形、籠形或衛星接收天線)、時序控制器、解調解碼器、電子計算機、電傳打字機和數字磁帶機等。海上浮標定時傳送的資料或接受岸站指令隨時傳送的資料,岸站均能自動接收下來,列印出真值數據並記錄在數字磁帶上。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