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憶苕溪舊遊

《浣溪沙·憶苕溪舊遊》是近代詩人俞陛雲所作的一首組詞,這首組詞寫出了詞人的閒適之情以及苕溪兩岸人民質樸寧靜的生活。

作品原文

浣溪沙
憶苕溪舊遊①
偃月橋西曲港通,貪看山色屢支篷,輕衫涼約野塘風。
菜隴割苗環稚子,蔗田舞杖醉村翁,近鄉人語樂年豐。
數點頻花映釣磯,幾彎桑徑隱柴扉②,溪中雲影逐帆飛。
秋水黃欹漁斷竹,朝陽紅麗舵樓③衣,鄉園風物總依依。
薄晚④輕舟任所之,沿流村屋上燈遲,歸鴉占盡綠楊枝。
芳草久荒高士宅⑤,殘花猶發女郎祠⑥,夕陽吟望⑦自移時。

作品注釋

①苕溪:在浙江省北部,流入太湖。由東、西二溪組成。
②扉:音非,門。
③舵樓:掌舵之樓。
④薄晚:迫近晚上。
⑤高士宅:苕溪畔有陸羽茶廬遺址。
⑥女郎祠:供奉女郎的祠堂。
⑦吟望:杜甫《秋興》詩:“白頭吟望苦低垂。”

作品鑑賞

創作背景

這首作品是詞人歸隱鄉居時所作的一首組詞。

文學賞析

作者以疏淡之筆,寫閒適之情,一個“任”字,寫出詞人不為物役的自由。而“上燈遲”的村屋、“占盡綠楊枝”的歸鴉,這兩個寧謐的意象表現出苕溪兩岸人民質樸寧靜的生活以及他們與自然的和諧。下闋稍涉理路,但以“芳草”、“殘花”為主,仍是神韻高境。

作者簡介

俞陛雲(1868—1950),字階青,號樂靜居士,德清人。清末聞名中外的經學大師俞樾之孫。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並欽點為探花,授編修。二十八年出任四川副主考。次年,應經濟特科複試,名列一等。1912年,任浙江圖書館監督(館長)。1915年,為清史館協修。不久,移居北京,與愛新覺羅·溥儀私交甚厚。1932年3月,接溥儀邀佐政偽滿洲國書,撕信逐使,終生不與往來。盧溝橋事變後,居京郊寓所,以賣字謀生。著有《蜀詩紀》、《小竹里館吟草》、《樂靜吟》、《詩境淺說》、《詩境淺說續編》、《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清代閨秀詩話》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