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

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

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簡稱“浙江省綠色環保志願者協會”或“綠色浙江環保協會”)致力於公眾環境教育、生態實踐,是全國第一個省級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專業性分會,也是浙江省首家環保志願者組織。協會發起籌建以來,以環保世紀行、廢舊利用、節約能源、濕地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創建安靜小區、青少年環境教育培訓等為主題,理論聯繫實際,組織志願者深入學校、社區、農村開展了一系列文化和實踐活動,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傳播生態文化理念,逐漸形成眾多活動品牌項目。

機構簡介

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

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Zhejiang Province Youth Volunteers Association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unteers Branch ),簡稱浙江省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公眾、媒體及其它環保組織等也有常對分會的非正式簡稱“綠色浙江環保協會”。

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由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團委、浙江工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分團委、浙江省環保局團總支、杭州市環保局團總支和浙江人民廣播電台經濟台等五家單位聯合發起成立,經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第九次理事會通過,於2002年4月1日被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浙江省民政廳正式批准成立。其宗旨是在公眾中普及環保知識,培養環保志願者,加強公民環境道德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

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是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首家專業性分會,同時開創了全國同級青年志願者協會設立專業性分會的先例。秘書處設在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現任會長為共青團浙江省委副書記陳浩,秘書長為第七屆“地球獎”獲得者阮俊華

活動項目

浙江省青少年綠色營·我與自然·觀鳥

由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張浚生題詞的,是由分會發起進行、現由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主辦、分會承辦的,每年7-8月組織進行的,一個旨在通過組織青少年進行生態體驗、環保實踐及調研,從而激發青少年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態環境的了解和關注的項目,該項目啟動儀式為“母親河典禮”,是浙江省青少年開展“保護母親河”行動的經典活動。2002年7月,與開化縣人民政府共同組織的“錢江探源”首屆浙江省青少年綠色營,在浙江人民的母親河錢塘江源頭浙江省開化縣舉行。開化縣縣長徐鳴華親自赴杭州迎接,團省委副書記、分會會長陳浩宣布活動啟動並親自授旗出征,浙江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原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童芍素等親自送行。2003年8月,與磐安縣人民政府共同組織的BP第二屆浙江省青少年綠色營,在台州人民的母親河靈江,金華人民的母親河婺江,溫州、麗水人民的母親河甌江和紹興人民的母親河曹娥江四江之源的浙江省磐安縣舉行。磐安縣委副書記金洪生親自赴杭州迎接,團省委副書記趙一德宣布活動啟動並親自授旗出征。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中國環境報、浙江日報、浙江電視台、浙江電台、全國保護母親河網等全國幾十家新聞媒體對浙江省青少年綠色營活動的開展進行了報導。

我與自然項目,是一項主要面向青少年,在周末開展的小型生態體驗項目。分會始終認為:只有了解農村、親近自然,才能愛自然,真正參與到環保中。2002年4月,與寧海縣政府組織在杭十所高校環保社團赴寧海生態游時啟動,先後赴德清、安吉等地進行各類活動,該項目也是在分會引導下,由會員自發組織實施的項目。

觀鳥項目由分會和浙江省自然博物館、都市快報等共同發起組織,由協會副秘書長、浙江省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陳水華項目負責,項目旨在通過觀鳥激發公眾對鳥類的熱愛與保護意識,樹立正確的保護動物觀念。項目先後組織赴西湖、西溪濕地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臨安白水澗等觀鳥,並多次與江蘇、上海等觀鳥組織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組織活動。

綠色浙江高校聯盟·綠泥人環境新聞記者團

綠色浙江高校聯盟,是由分會倡導的,為加強分會與浙江省廣大高校環保組織交流與合作,更好地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青少年環保活動的,不以組織形式建立的合作平台,參與的高校環保組織均以團體會員加入分會,現有該聯盟成員近二十家。

綠泥人環境新聞記者團,是由分會、杭州市環保局宣教中心、浙江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及錢江晚報都市新聞部、浙江衛視《新聞晚報》欄目、浙江電台旅遊之聲《世紀家園》欄目、杭州環境報、綠色浙江網站、華東線上綠色杭州頻道等共同倡導建立的,為加強生態環保宣傳,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培養具備較高新聞素養和環境素養的青年小記者的,不以正式組織形式建立的專業工作團體,參與的人員以會員形式加入分會,並接受新聞媒體和浙江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的專業指導,現有該團成員近三十名。記者團主要承擔社會、學校、其它相關單位等環保行動的新聞宣傳工作。

綠色浙江網站·綠色杭州頻道·綠色文化傳播熱線
綠色浙江網站,是為加強浙江省青少年環保交流,於2001年6月5日正式開通的首家浙江省青少年公益環保網站。

華東線上綠色杭州頻道,是杭州市環保局宣教中心、杭州網通信息港有限公司與分會共同建立的,為提高杭州市民的環保意識,加強市民和政府部門、環保組織間的聯絡的平台,頻道於2003年6月5日正式開通。

綠色文化傳播熱線,由分會專設,用於接受市民或組織有關環保方面的諮詢、環保活動的聯繫等的電話。

環保義演·綠色綜合藝術師資培訓&智障兒童教育

環保義演,是利用藝術手段宣傳環保的項目,現有多家學校、單位和社會文藝團體及其它個人以會員形式加入分會,並積極參與環保義演。2001年6月,為迎接新世紀首個世界環境日,在杭州市吳山廣場,組織浙江省歷史上第一次民間環保義演——米奇漆“生命萬物”青少年環保宣傳廣場義演。2001年11月,與杭州市環境保護局共同組織,在吳山廣場舉行“利群夢想綠色天堂”綠色浙江大型廣場環保時裝秀,收到較大反響,演出錄像被國際環境縱觀中心影視庫收錄。廣場環保時裝秀後,環保時裝秀曾受團中央邀請赴北京參加團中央機關新春晚會,受寧波市大榭經濟開發區邀請赴大榭島演出,並在浙江大學等杭州多所高校和安吉社區等社區等演出。2003年7月,為推動分會會員、孩兒巷98號古宅宅主錢希堯保護可能是陸游故居的古宅行動,杭州銘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分會共同組織了陸游詩詞朗誦會活動,並堅持每月組織一次陸游詩詞文化藝術活動,邀請省市知名書畫家共同討論交流,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為孩兒巷98號古宅保護貢獻一份力量。2003年9月,與浙江省環保局共同組織浙江《環境污染與防治》雜誌社企業家聯誼會聯歡會,組織了面向百名企業家的環保義演活動。

綠色綜合藝術師資培訓,是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專業委員會和分會共同組織的,旨在提高音樂教師和幼稚園教師的素質,從而促進學生對綠色藝術的欣賞,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的項目。

2003年7月,分會承辦的2003全國綠色藝術師資培訓在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會長李妲娜教授,原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中國世界音樂學會會長陳自明教授等向來自全國近十個省份的120餘名教師主講課程十天,同時,分會還與青年時報、每日商報一起,向全社會尋求12名智障兒童,對其進行綠色藝術啟智教育。項目受到了很好的評價,分會將會長期開展此項目。

綠色鄉村支農調研

分會參加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的全國支農培訓之後,與浙江大學博士生會、浙江大學三農協會牽手建立綠色鄉村支農調研項目,為分會在農村開展相關環保活動,特別是綠色營等的農村調研活動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環境教育影視VCD展播·綠色浙江巡迴宣講團

國際環境教育影視集團及北京地球縱觀環境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由分會承擔了環境教育影視VCD的浙江展播工作,現分會共收有各類環境教育VCD一百餘片,以供各社會團體、個人使用。
分會與杭州視博公交、杭州市環保局宣教中心合作,在每年26個相關節日,在杭州公車上播放相關主題的環境教育片,其它社區、單位、社團、個人也可向分會無償租借相關影片。

第一位在可可西里生活了一個月的浙江女志願者、分會會員梁清華,“地球獎”獲得者、分會會員葉欖,“環保萬里行”使者、分會會員王者鯤以及分會老志願者朱強榮、張海芳等,這些綠色浙江巡迴宣講團的成員一有時間,就去學校、社區進行宣傳演講,普及環保知識,提高青少年環境道德素養。

青少年環保競賽·青少年生態文化系列活動

為更好地在青少年群體中開展環境保護宣傳,充分發揮青少年自身的想像力,分會每年組織一次針對青少年的環保競賽活動。2002年4-6月,由共青團浙江省委、浙江省環保局、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主辦,分會承辦了“BP杯-我心中的綠色”浙江省青少年環保徵文活動。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葉文玲女士擔綱主任,浙江大學中文系主任吳秀明教授和浙江省文學院副院長、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王旭烽等擔任評審的作品評審委員會對徵集來的2700餘篇作品進行認真的評審,並於世界環境日前進行頒獎。活動結束後,由分會編寫、中國人事出版社出版了《我心中的綠色》一書。

2003年4-11月,分與與寧波市環保局、寧波日報社、寧波市攝影家協會和寧波華東BP液化石油氣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展了“BP杯”寧波市水生態攝影大賽。歷時7個月的攝影大賽,收到了高質量的入圍作品325件,並最後於2003年11月8日在亞洲最大的商業廣場寧波市天一廣場舉行了集母親河教育、攝影作品展和環保建議徵集於一體的頒獎儀式,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年3月9日,由浙江省保護母親河領導小組、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主辦,分會承辦的2003保護母親河“天天環保·綠色承諾”活動在杭州市16個點同時開展,上萬名市民參加了本次活動,這也是參與分會生態文化系列活動最多人數的一次。

2003年10月11日,分會和杭州市環保局、杭州市民政局、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天與地”迎西博綠色社區環保活動,杭州的21家綠色社區和正在創辦中的綠色社區參與了此次活動。活動中還放飛了分會志願者製作的長寬均超過8米的用廢棄品製作的“垃圾鴿”,這次活動也是杭州開始創辦綠色社區以來的又一次重要的全市性社區環保活動。浙江電視台、杭州電視台、錢江晚報、都市快報、青年時報、每日商報、今日早報等新聞媒體均以較大篇幅報導了此次活動。

2003年10月25-28日,由共青團浙江省委、浙江省安吉縣人民政府主辦,分會承辦了“長三角青年環保志願者黃浦江源生態營”活動。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的各個環保組織、志願者組織代表共聚黃浦江源,就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的建設和太湖流域的保護做了討論和交流,並共同簽署了《青年志願者保護太湖流域行動宣言》。這次活動為太湖流域地區環境保護合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此外,分會還結合建德等全省各地的生態文化創建活動,開展適合各地的生態文化系列活動。

關注西部生態行動

西部生態也是分會所關注的問題,2002年10月,分會作為浙江省僅有的一家單位參加於北京舉行的全球環境基金(GEF)第二屆成員國大會,通過幾次交流,使分會與全國五十餘家環保組織有密切的聯繫。

2002年11月起,分會與浙江大學學工部主辦“可可西里的呼喚”大型西部生態宣傳活動,由會員梁清華在全省十餘所高校間開展巡迴演講及圖片展,很好地展示了可可西里的風采,也讓廣大學子了解了藏羚羊的災難。活動期間,不幸遇上綠色江河馮勇、李明利在可可西里犧牲,在青年時報連續十餘天報導下,在杭州進行了一次轟轟烈烈的關注西部生態的宣傳。同時青年時報與分會組織了向可可西里開展捐書活動。

2002年12月起,由分會、雲南黑頸鶴保護志願者協會和每日商報、浙江影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省自然博物館等聯合發起“救助黑頸鶴”在行動活動,開展圖片展、巡迴演講及浙江省體育文化用品市場義演等,共籌集救助基金6700餘元,每日商報連續十餘天報導,引起較大反響,分會還專門設計了黑頸鶴卡通形象“中中”,較好地在青少年中推廣。

環保科技

分會在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浙江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等的支持下,開展了環保科技方面的項目,會員也結合自身專業所長,結合分會資源,進行環保科技實踐。2002年10月,由分會會員沈逍江、忻皓等主持並參加的億可利綠色科技項目以處理醫療垃圾為核心,參加第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獲全國金獎。分會會員倪既民等發明的植物圍牆、綠化帶停車,獲相關專利,並得到多方好評並推廣使用。2003年5月,由會員王起田發起,分會會員、浙江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廣深教授的親自主持了由分會會員參加研究的“蚯蚓環保科技”項目。

所獲榮譽

2003年4月,分會秘書長阮俊華、會員葉欖和蒼南綠眼睛根與芽小組同獲第七屆全國“地球獎”;

2002年10月,分會生態環境教育基地“麥田裡”獲福特汽車環保獎環境教育二等獎;

2003年3月,會員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團委被評為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先進集體;

2003年3月,工作人員戚志堅被評為全國綠色學校園丁獎。

NGO組織之環境保護協會一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 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廈門綠拾字環保服務社
安徽綠滿江淮環境發展中心
綠石環境行動網路
保護國際基金會
北京綠之光環境文化發展中心
新鄉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遼寧省環保志願者聯合會
昆明環保科普協會
橄欖綠環境文化傳播中心
淮河衛士民間環保組織
雲南省大眾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廣中心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福建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
太平洋環境組織
重慶市萬州社區文化促進會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
綠眼睛環境組織
濟南走進自然環保志願者協會
屏南綠色之家
江蘇綠色之友
江西山江湖可持續發展促會
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
大同市環保志願者協會
霍山環境扶貧發展中心
青藏高原環長江源生態經濟促進會
甘肅綠色志願者之家

“綠色駱駝”志願者組織
綠色學生組織網
長江黃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環境組織
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
大海環保公社
華中農業大學綠色協會
LEAD國際環境與發展學院
曾經草原網站
中美民間清潔能源合作組織“聚思”
甘孜州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文化協會
大足縣生態農業種植合作協會
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
內蒙古楚日雅牧區生態研究中心
重慶市萬州綠色三峽志願者協會
“綠色鄂溫克”草原牧民環境保護協會
衡水市地球女兒環保志願者協會
石油與環境網路
國仁綠色聯盟
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
連氏援助組織
昆明思得瑞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河北省燃氣協會
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
綠色和諧使者愛心驛站
治多縣野氂牛隊環境生態促進會
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

蕪湖生態中心
福特汽車環保獎
通榆科爾沁沙地治理區
河北省環境科學學會
茂縣九頂山野生動植物之友協會
信陽市生態環境協會
青島市青年環境保護促進會
湖南省綠色瀟湘環境發展中心
全球環境研究所
拯救民勤協會
綠色大學生論壇
雲南思力生態替代技術中心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園
雲南大學東亞影視人類學研究所
樂清市綠色志願者協會
四川省阿壩州茂縣社區可持續發展促進會
環境友好公益協會
武漢綠色江城環境文化發展中心
海南省自然保護髮展研究會
渾善達克沙地治理協會
綠色家園環境保護中心
內蒙古草原環境保護促進會
海南生態環境教育助學中心
河北節能協會
上海綠洲野生動物保護交流中心
河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岳陽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河北省風景園林學會

河北承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河北石家莊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貴州田野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
赤峰沙漠綠色工程研究所
內蒙古草原生態經濟文化研究中心
古塘可持續生活實踐與教育助學山莊
河北省廊坊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河北省農村能源協會
河北省生態經濟學會
吉林通榆科爾沁沙地(萬平)治理區
世界青年水行動組織
綠色圖騰生態保護協會
國際計畫中國國家辦公室
內蒙古土默川環保志願者工作室
河北省水利學會
貴州綠色家園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綠色營·廣州自然分享會
左權縣環境保護工作協會
河南省長垣縣綠色未來環境保護協會
濟南殘友之聲志願者協會
河北省災害防禦協會
中國香根草網路
岳陽市濕地環保促進會
湖南科技大學綠色家園環保協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態與經濟協會
河北省能源研究會
古塘可持續生活實踐與教育助學中心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博雅文化協會
中國青年水論壇
河北省林學會
河北邯鄲市環境保護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