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醫學院

泰山醫學院

泰山醫學院是山東省屬本科院校,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學校歷史可追溯至創辦於1891年的華美醫院醫校,1974年開始獨立辦學,1981年更名為泰山醫學院,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山東套用型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國家教育部、衛計委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臨床醫學本科專業為教育部首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2017年5月,山東省政府下發通知,決定整合泰山醫學院與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省立醫院,組建齊魯醫科大學(籌)。 2018年5月31日,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關於2018年擬批准設定高等學校的公示,泰山醫學院和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整合後將更名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891年,創辦華美醫院醫校;

1903年,在華美醫院醫校基礎上組建共合醫道學堂,即後來的齊魯大學醫學院;

1952年,齊魯大學醫學院與創辦於1932的山東醫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山東醫學院(校址在濟南);

1970年,山東醫學院與山東中醫學院合併為山東醫學院,搬遷至泰安市新泰縣樓德鎮(濟南設留守處);

山東醫學院樓德分院

1974年,建立山東醫學院樓德分院;

泰山醫學院 泰山醫學院

1979年,山東醫學院樓德分院遷至泰安市區,改名為山東醫學院泰安分院;

1980年,由樓德遷至泰安;

泰山醫學院

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山東醫學院泰安分院更名為泰山醫學院。

東平縣人民醫院掛牌成為非隸屬附屬醫院 東平縣人民醫院掛牌成為非隸屬附屬醫院

1998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2004年,獲得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6年11月,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首輪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並取得優秀成績;

2013年,獲批為山東套用型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

2016年12月16日,東平縣人民醫院掛牌成為泰山醫學院非隸屬附屬醫院:泰山醫學院附屬東平醫院。副院長王鵬程和泰安市衛計局書記倪慶斌共同為醫院揭牌。

2017年06月,山東省政府下發通知,經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整合泰山醫學院與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省立醫院,組建齊魯醫科大學(籌)。

2018年5月31日,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關於2018年擬批准設定高等學校的公示,泰山醫學院和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整合後將更名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截止2016年12月,占地30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4.5億元,教學科研設備總值2.5億元,各類圖書資料288萬冊;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3500餘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74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12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1256人。有全國優秀教師7人,山東省優秀教師3人,山東省教學名師8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有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教授3人,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3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2人,山東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4人,泰安市拔尖人才3人,二級教授13人。15名院士被學校聘為學校兼職教授。

院系專業

學校設有17個教學院部,開設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藥學、中藥學、製藥工程、醫學檢驗技術、預防醫學、衛生檢驗與檢疫等42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省級高水平套用型重點建設專業(群)2個,省級高水平套用型培育建設專業(群)2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3個。建設有43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個山東省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36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22個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直屬附院1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3所,其他各類實踐教學基地250餘家。現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在校生22000餘人,碩士研究生800餘人;來自亞洲、非洲、美洲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留學生1000餘人。

附屬醫院

學校有1所直屬附屬醫院(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1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濟南醫院、聊城醫院、煙臺山醫院、泰山醫院、萊蕪醫院、新泰醫院、榮成醫院、聊城二院、萊鋼醫院、青島醫院、鄒平醫院、肥城醫院、蓬萊醫院、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青州醫院、東平醫院、東阿醫院、成武醫院)。

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帶頭人入選時間
藥理學教學團隊高允生2007年
生理學教學團隊白波2008年
病理生理學教學團隊王家富2009年
病原生物學教學團隊於愛蓮2010年
醫學影像學專業教學團隊劉林祥2011年
醫學免疫學教學團隊宋文剛2012年

教學建設

截止2016年3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3個。建設有43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個山東省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臨床醫學本科專業‘5+3’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山東省“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

•藥理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病原生物學,其中藥理學是省級特色重點學科

•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

•影像醫學、老年病科、癲癇診療中心、藥物化學

•山東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實驗室

•腦微循環實驗室、動脈粥樣硬化實驗室

•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科研實驗室

•細胞免疫學實驗室、流行病學實驗室是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中藥生物技術實驗室

•山東省泰山學者建設崗位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和神經病學

•省級精品課程

藥理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生理學、醫學影像設備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醫學統計學、病理生理學、病理學、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專業放射技術特色課程群(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醫學影像設備學、放射治療劑量學、醫學影像電子學、醫學影像解剖學)、醫學免疫學、藥學專業課聯合申報課程(藥理學、藥物分析、藥物化學、藥劑學、生藥學)、護理專業核心課聯合課程(婦產科護理學、基礎護理學、急危重症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醫藥類專業基礎化學聯合課程(分析化學、基礎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生物醫學工程核心精品課程群(生物醫學信號處理、醫學圖像處理、醫用電子技術基礎、醫用電子線路輔助設計、醫用電子儀器)、生物核心基礎課聯合課程(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中藥學專業核心聯合課程(中藥化學、中藥學、中藥藥劑學、中藥藥理學、中藥製劑分析)。

•省級雙語示範課程

醫學影像學、生物化學。

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及夜大學)

開設有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口腔醫學等本專科專業。本科畢業生參加山東省成人高等教育學士學位外語考試和主幹課程考試合格後,授予相關學士學位證書。在職培訓包括衛生部批准的衛生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工程,及醫護藥工作人員、計畫生育工作人員、農村基層衛生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

交流合作

截止2016年3月,學校先後與22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醫院建立了比較穩定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積極開展中外合作、校企合作辦學,與英國、韓國等國家知名高校聯合培養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藥學、市場行銷專業學生。2010年,被教育部門批准為來華留學生醫學本科教育(英語授課)院校,接收外國留學生來學校學習。2011年7月,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批准我校為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2011年7月成為首批接受山東省外國留學生獎學金的16所院校之一。

學術科研

科研成果

據2016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腦微循環實驗室、動脈粥樣硬化實驗室是山東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實驗室;細胞免疫學實驗室、流行病學實驗室是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中藥生物技術實驗室為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科研實驗室;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和神經病學是山東省泰山學者建設崗位。“十二五”以來,學校承擔各類科研課題972項,其中國家級課題84項,省部級課題225項;獲得上級科研獎勵240項,其中省部級獎勵10項;發表論文1700餘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300篇;出版著作教材100餘部,獲得授權專利200餘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據2014年7月學校圖書館官網顯示,圖書館有藏書266.56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48.98萬冊,電子圖書117.58萬種(冊);中文現刊1222種1422份,外文現刊86種,報紙37種109份;中、外文電子資料庫15個,分別是:中國學術期刊全文、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超星數字圖書館、全國報刊索引、人民日報網路版、SpringerLink、PubMed、EBSCO8箇中、外文網路版資料庫,為文獻檢索課教學用的CBMdisc、MedLine 2個資料庫和自建視聽資料、隨書光碟及本校研究生學位發布系統3資料庫。

學術期刊

學校主辦的《泰山醫學院學報》是醫學綜合性學術期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收錄,獲得山東省優秀期刊獎、《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設有專家筆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法醫醫學、中醫中西醫結合、技術交流、文獻綜述、專題講座、調查研究、臨床護理、短篇報導等欄目。

校園文化

校徽

校徽 校徽

校徽由山東工藝美院石增泉教授設計。校徽以“書”的形象為基本創意造型元素,並構成了“山”的象形形象。“書”體現泰山醫學院教育行業的特點,“山”則是學院名稱與所在地的示意,又指泰山醫學院是學子學習知識的靈山寶地,知識的積澱猶如泰山一樣博大精深。其中 “M”是英文醫學、藥學(Medicine)的開頭字母。整個圖形又如向前邁步的步伐,象徵泰山醫學院用知識武裝人,實現人類進步、創造美好前程的願望。穩重的綠色具有成熟、冷靜思考的視覺效果。

校訓

明德 學是 格物 求真

“明德”語出《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意為彰明倫理,完善品德。要與人為善、和諧相處,要誠實守信、踏踏實實做人。

“學是”,“是”意指人類歷史上所形成和積累的、經過實踐證明的正確的知識、經驗和真理。“學是”即要努力學習掌握這些知識、經驗和真理,主要是指學習和積累。

“格物”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意為探求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主要是指套用和實踐。如果說“學是”是學習巨觀的、抽象的真理,“格物”則是探究事物微觀的、具體的客觀規律。

“求真”意為追求真理,勇於探索,敢於創新。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創造。

校訓涵蓋了教育思想、治學態度、科學精神、品德修養等各個方面的內容,體現了泰山醫學院注重道德修養和錘鍊,刻苦鑽研,嚴謹治學,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辦學傳統和辦學理念。它與學校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精神相融合,與學校發展的理念相一致,雅俗適宜,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蘊。校訓將激勵全校師生員工不斷煥發精神,奮發進取,為建設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風

校風:日新至善

教風:業精德馨 誨人不倦

學風:勤奮嚴謹 學而不厭

泰醫精神:登攀

校歌

《走進泰山醫學院》

走進泰山醫學院,就是走進多彩的的空間,綠柳婆娑戲湖水,蝶飛鳥鳴,繁花吐艷,寬闊的操場,宏偉的教學樓,書聲朗朗,一派生機盎然,走進泰山醫學院,就是走進如痴如醉的夢幻;

走進泰山醫學院,就是走進成功的搖籃,青春耕耘,耕耘理想,追求播種,播種明天,知識的花蕾,贏得的燦爛,都在師生聰慧中閃現,走進泰山醫學院,就是走進人生壯美的起點!

學校領導

泰山醫學院主要領導(2016年)
姓名職務
王長松黨委書記
暫時空缺院長
付朝廣黨委副書記
王慶寶副院長、黨委委員
王鵬程副院長、黨委委員
彭春雷副院長、黨委委員
徐淑鳳副院長、黨委委員
姜振家副院長、黨委委員
劉太來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知名校友

姓名職務及成就
司秋生美國紐約西奈山醫療中心醫師
王同偉福建健康力醫療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馬璟國家上海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主任
趙玉軍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傷保險司處長
于敏復旦大學醫學院升華教研室、分子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牛延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放射科技師長
魏佑震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教授
韓寶惠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欽傳上海市東方醫院副院長
彭志海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
張振洞菏澤黃河骨科醫院董事長、院長
朱漢泉山東利爾康消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丁桂榮第四軍醫大學放射醫學教研室副主任
韓文玲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趙家軍山東省立醫院副院長
魏光偉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宿燕崗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米慶勝美國亨利福特醫療集團免疫學研究中心主任、皮膚病學研究中心主任
呂志民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 D. Anderson癌症中心副教授

山東高校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