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1863年起義

波蘭1863年起義

波蘭近代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反對俄國民族壓迫和反對封建的民族大起義。從1860年起,華沙連續發生反對沙俄殖民統治的愛國示威遊行。

起義背景

1861年 2月25日和4月8日,民眾示威遊行連續遭到沙俄軍警的鎮壓,發生了大規模的流血事件。1861年秋, Z.巴德列夫斯基、雅羅斯拉夫·東布羅夫斯基、S.博布羅夫斯基等革命民主主義者組織了“紅黨”,成立了領導起義的“中央民族委員會”。他們決定把民族革命和農民革命、波蘭起義同全俄革命結合起來,並與俄國的革命者建立了密切的聯繫,1862年8月,沙俄當局逮捕了東布羅夫斯基。

起義經過

1863年1月15日,又實行強制性徵兵,凡被懷疑策划起義的青年都被列入徵兵名單。紅黨領導人於是決定在 1月22日起義。

中央民族委員會成為臨時民族政府,頒布起義宣言和解放農奴的法令,宣布土地永遠歸耕者所有,號召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各族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推翻沙俄反動統治。參加起義的有工人、手工業者、小資產階級和農民。當晚,起義者在波蘭王國全境襲擊10萬名沙俄占領軍。由於敵我力量懸殊,起義軍轉入農村,發動農民,開展游擊戰,起義很快擴大到立陶宛和西白俄羅斯、西烏克蘭。3~7月,裝備簡陋、人數只有2萬的起義軍,進行了 500多次戰鬥,給俄軍以沉重打擊,迫使沙皇政府不斷向波蘭增兵。

1863年 7月,俄軍增至34萬,幾乎占俄國陸軍的一半。紅黨領導人在敵人的優勢兵力面前不怕犧牲,浴血奮戰,巴德列夫斯基等人先後捐軀。起義軍喪失了有生力量。

紅黨率領起義軍在前線作戰時,由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組成的“白黨”篡奪了起義領導權。1863年,建立了M.M.蘭蓋維奇的白黨獨裁政權,拒不執行解放農奴的法令,實行分裂和叛賣政策。1863年10月,R.特勞古特從反動分子手中奪取了領導權,繼續領導起義。但為時已晚,大勢已去。

起義結果

1864年3月2日,沙皇政府頒布在波蘭王國解放農奴的敕令。4月11日,特勞古特和他的4名戰友被俘,8月5日,壯烈犧牲。1864年秋,起義被鎮壓。在起義中,數百名俄國革命者同波蘭革命者並肩戰鬥,獻出了寶貴生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