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閃擊戰

波蘭閃擊戰

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大進軍。在這場大進軍中,德國裝甲兵創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實踐了他的裝甲兵作戰以及閃電攻擊理論,率領第十九裝甲軍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基本信息

簡介

波蘭閃擊戰1939年10月5日,希特勒在華沙舉行閱兵式
波蘭閃擊戰(1939年9月~1939年10月)1939年9月1日拂曉,德軍發動大批飛機連續轟炸波蘭重要軍事目標;地面部隊從西、南、北三個方向發動全線進攻,數千門大炮向邊境線猛烈轟擊。在德軍的強大攻擊下,波蘭軍隊迅速潰敗。9月28日波蘭首都華沙守軍12萬人投降。10月6日,波軍全軍覆沒,德波戰爭結束。一個擁有3400萬人口,100多萬軍隊的國家,就這樣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滅亡了。

戰爭背景

位於歐洲東部的波蘭,東接蘇聯,西鄰德國,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瀕波羅的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波蘭也因此成為了希特勒眼中覬覦的“肥肉”,必欲占領之而後快。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被迫割讓大片土地,但澤被劃歸波蘭闢為自由市,通往波羅的海的“波蘭走廊”將原本連成一片的德國領土分成了兩塊,位於“走廊”之東的東普魯士成了遠離德國本土的“孤島”。

波蘭閃擊戰德國摩托化步兵在閃擊戰期間通過一條波蘭土路
因此德國人一直對失去但澤和“走廊”地區耿耿於懷。希特勒上台後便發誓要報這一箭之仇,他以極快的速度重整軍備,在短短的幾年間就把德國從《凡爾賽條約》的受辱者變成歐洲最大的軍事強國。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兼併了捷克斯洛伐克,隨即要求波蘭歸還但澤並解決波蘭走廊問題,遭到波蘭拒絕。3月23日,英法正式結成軍事同盟,然後於31日對波蘭的安全給予保證。有了英法的保證,波蘭態度更加堅決。1939年4月3日,希特勒下達了代號為“白色方案”的秘密指令,要求德國三軍部隊於9月1日前完成對波蘭作戰的準備工作。希特勒在指令中強調指出:“一切努力和準備工作,必須集中於發動巨大的突然襲擊”。

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德軍統帥部計畫以快速兵團和強大的空軍,實施突然襲擊,閃電般摧毀波軍防線,占領波蘭西部和南部工業區,繼而長驅直入波蘭腹地,圍殲各個孤立的波蘭軍團,力求在半個月內結束戰爭,然後回師增援可能遭到英法進攻的西線。為此,德軍共集中了62個師,88.6萬人,2800輛坦克,1939架飛機,6000門火炮和迫擊炮,組成了南路和北路兩個集團軍群。南路集團軍群由陸軍一級上將倫德施泰特指揮,下轄布拉斯科維茲上將的第8集團軍、賴歇瑙上將的第10集團軍和利斯特上將的第14集團軍,共8個步兵軍和4個裝甲軍。其任務是首先殲滅西里西亞地區的波軍集團,而後從西南方向迂迴華沙;北路集團軍群由陸軍一級上將包克指揮,下轄屈希勒爾上將的第3集團軍和克魯格上將的第4集團軍,共5個步兵軍和1個裝甲軍。其任務是首先切切斷“波蘭走廊”,徹底圍殲集結在這裡的波軍集團,而後從東普魯士南下,從背面攻擊維斯瓦河上的波軍,並從東北方向迂迴華沙。

1939年9月1日拂曉,德軍集中優勢兵力從西、南、北三個方向對波蘭進行合圍,並首次使用了威力巨大的“閃電戰”作戰思想,在戰爭一開始就以絕對優勢兵力將波軍打的暈頭轉向。

戰爭概述

波蘭閃擊戰落後保守的波蘭軍隊
落後保守的波蘭軍隊幾乎不知道外界軍事的巨大變遷,更不知道德軍所用坦克的強大威力,而是依然故我的停留在騎兵無所不能的時代。在戰場上,波蘭以為德軍坦克的裝甲不過是些用錫板做成的偽裝物。於是波蘭騎兵蜂擁而上,用他們手中的馬刀長矛向德軍坦克發起猛攻。

波蘭的騎兵部隊十分勇敢,他們狂風般席捲而來,馬蹄聲、喊殺聲響成一片。但是,德軍坦克部隊的槍炮威力遠遠超過騎兵。騎兵們一排一排地倒下去,幾乎沒有能接近坦克的。波蘭人的確是英勇的,前面的倒下去,後面的又補上來,坦克里的德國人覺得這已不是戰場,而是靶場甚至屠場。看到波蘭人沒有打算投降的,甚至沒有後退的,德國人很開心地一個接一個、一排接一排地去殺。

在德軍的強大攻擊下,波蘭軍隊迅速潰敗。9月28日,波蘭首都華沙守軍12萬人投降。10月6日,波軍全軍覆沒,德波戰爭結束。一個擁有3400萬人口、100多萬軍隊的國家,就這樣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裡破滅了。隨後,英法等國對德宣戰,正式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

戰爭過程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攫取了德國政權,這是波蘭民族大禍臨頭的第一個不祥徵兆。而此時的波蘭,國家命運掌握在一群目光短淺、毫無遠見的“上校”們的手中。他們頭腦僵化,冥頑不靈,使波蘭在錯綜複雜的歐洲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當德國吞併奧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時,鼠目寸光的波蘭政府竟趁火打劫,企圖趁機參與瓜分,殊不知德國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等到德國正式提出收回但澤(格但斯克)時,這些“上校”們方才如夢初醒,而此時占領捷克的德軍已從北、西、南三方面將波蘭包圍了起來。

為消滅英、法在中歐的主要盟國波蘭,解除進攻西歐的後顧之憂,提高自己的戰略地位,增加軍事經濟來源和建立進攻前蘇聯的戰略基地,1939年3月21日,德國向波蘭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割讓但澤(格但斯克),並賦予其在“波蘭走廊”建築公路、鐵路的權利。對於這些無理要求,波蘭予以拒絕。3月23日,英、法正式結成軍事同盟,然後於31日承諾對波蘭的安全給予保證。這使波蘭態度更加堅決。4月3日,德軍統帥部頒發《關於武裝力量一致準備戰爭的訓令》

波蘭閃擊戰沃爾特·澤格第502重坦克殲擊營
戰爭之初,德軍指揮部為襲擊波蘭,預先隱蔽地展開了軍隊部署。在波美拉尼亞和東普魯士集結了由21個師編成的“北方”集團軍群,轄第三(司令屈希勒爾上將)和第四集團軍(司令克盧格,轄古德里安第十九裝甲軍),司令官是博克上將。在德國西里西亞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展開了由33個師編成的“南方”集團軍群,轄第十四(司令李斯特上將)、第十(司令沃爾特·馮·賴歇瑙上將)和第八集團軍(司令布拉斯科維茲上將),司令官是倫德施泰特上將。這兩個集群分別由第一航空隊(司令官是凱塞林將軍)和第四航空隊(司令官是勒爾將軍)配合。德軍投入44個師(其中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摩托化師)、1939架飛機、2800輛坦克,總兵力88.6萬人。若將對付波蘭的預備隊考慮進去,則總共集中了62個師,160萬人。

波蘭政府在德軍進攻的威脅下與英、法結盟後,波軍統帥部也制定了代號為“西方計畫”的對德作戰計畫,但在人數和裝備方面波軍較之德軍大為遜色。波蘭為反抗侵略僅能夠出動39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3個山地步兵旅、2個裝甲摩托化旅、近80個民防營、220輛輕型坦克和65O輛超輕型坦克、4300門火炮和迫擊炮、407架作戰飛機。波蘭海軍編有16艘戰鬥艦艇和輔助船隻,共約100萬人,最高司令為斯米格威·羅茲元帥。

由於將領指揮能力低下,在戰役開始前,波蘭武裝力量的動員和部署尚未完成。其指揮部在防禦地區展開了24個步兵師、8個騎兵旅、1個裝甲摩托化旅、3個山地步兵旅和56個民防營。直至戰爭初期波軍仍在繼續部署。波軍總司令部計畫實施戰略防禦,阻止敵人,為英法聯軍進攻準備贏得時間,進而根據形勢採取行動。其軍隊主力沿德波邊境展開。在北邊駐守防線的是普謝德齊米爾斯基·克魯科維奇將軍所屬“莫德林”集團軍的2個步兵師、2個騎兵旅和“維希庫夫”戰役集群的3個步兵師以及“納雷夫”戰役集群的2個步兵師和2個騎兵旅。在“波蘭走廊”是“波莫瑞”集團軍的5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司令官是博爾特諾夫斯基將軍。在波茲南省西部是“波茲南”集團軍的5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司令官是庫特謝巴將軍。魯梅爾將軍指揮的“羅茲”集團軍的4個步兵師、2個騎兵旅,則擔任羅茲和華沙方向的掩護。在琴斯托霍瓦、卡托維采、克拉科夫地域集結了“克拉科夫”集團軍的7個步兵師、1個裝甲摩托化旅、1個山地步兵旅、1個騎兵旅,司令官是希林格將軍。保衛南部邊界的是“喀爾巴阡”集團軍的2個步兵師、2個山地步兵旅和1個裝甲摩托化旅,司令官是法布里奇將軍。“普魯士”集團軍(8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司令官是多姆布-貝爾納茨基將軍)為第二梯隊,配置在凱爾采、托馬舒夫-馬佐維茨基、拉多姆地域。

與此同時,德國為避免兩線作戰,於8月23日與前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達成了共同瓜分波蘭的秘密協定,波蘭的統治者們在春秋大夢之中已經注定了敗亡的命運。

1939年8月31日夜晚,希特勒密令一群身著波蘭軍裝的德軍黨衛隊人員闖進德國邊境城市格萊維茨的廣播大樓,在播音器前開了幾槍後,用波蘭語廣播了一篇事先準備好的講話稿,聲稱“波蘭對德開戰的時候到了”。接著又槍斃了一些身著波蘭軍服的刑事犯,製造了一個德國軍隊被迫自衛反擊的“現場”。演完了這幕賊喊捉賊的過場戲後,希特勒便在廣播裡聲稱:“德國已遭波蘭的入侵,德軍已開始自衛反擊,從現在起,我們將以炸彈回敬炸彈。”此時的希特勒已經徹底露出了他的猙獰面目,也就是從這個時刻開始,讓億萬人血流成河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拉開了帷幕!

波蘭閃擊戰派普“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第1裝甲團團長
1939年9月1日凌晨4:45分,從德國本土起飛的轟炸機群呼嘯著向波蘭境內飛去,攻擊目標集中在波蘭的部隊、軍火庫、機場、鐵路、公路和橋樑。僅僅幾分鐘波蘭人便第一次痛苦地品嘗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空中轟炸。與此同時,德波邊境上萬炮齊發,炮彈如暴雨般傾瀉到波軍陣地上。大約一小時後,德軍地面部隊從北、西、西南三面發起了全線進攻。同時,停泊在但澤港外偽裝友好訪問的德國戰艦“霍爾斯坦”號也突然向波軍基地開炮。波軍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線飛機還沒來得及起飛就被炸毀在機場。無數火炮、汽車及其他輜重來不及撤退便被摧毀,交通樞紐和指揮中心遭到破壞,部隊陷入一片混亂。德軍趁勢以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為先導,快速地從幾個主要地段撕破了波軍防線。當天上午10時,希特勒興奮地向國會宣布:“帝國軍隊已攻入波蘭,德國進入戰爭狀態。”他還宣稱,“從現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國的一名軍人,我又穿上這身對我來說最為神聖、最為寶貴的軍服。在最後的勝利到來之前,我決不脫下這身軍服,要不就以身殉國。”希特勒的演說激起了議員們一陣陣狂熱的歡呼,法西斯德國從此滑入了無邊的戰爭深淵

由於德軍戰前準備異常充分,所以德波之戰對於勝券在握的德國法西斯來說幾乎沒有任何難度。由古德里安將軍指揮的德軍坦克師和摩托化師,迅速擊垮了波軍在邊境地區的抵抗,從幾個方面切入波蘭腹地,德國空軍對波蘭的行政中心、交通樞紐、部隊營房、軍事指揮中心、空軍機場進行了摧毀性的轟炸,完全奪得波蘭上空的制空權。地面上,由古德里安首創的現代化裝甲部隊大顯淫威,在波蘭平原上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9月3日上午9時,英國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在上午11時之前,提供停戰的保證,否則英國將向德國宣戰。戰後據希特勒的譯員希米德回憶,當希特勒接到英國的最後通牒時,他沉默靜坐不動。而戈林則回過頭來對他說:“假使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那么上帝應該饒恕我們。”正午時,法國也向德國發出類似的最後通牒,其期限為下午5時。德國對英法兩國的最後通牒,均置之不理。於是,英法兩國相繼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當晚,希特勒將他的辦公地點從柏林的總理府移到了“亞美尼亞”號火車專列上,乘車去前線視察,並在火車上處理東線和西線的戰事,此時的戰爭已如脫韁野馬一去不回!

波蘭的將領們一向鄙視防禦,所以不肯花氣力去構築工事,他們寧願依賴反擊,因此儘管缺乏機械,但他們仍然深信自己的軍隊能夠有效地執行反攻任務。這種想法對德軍入侵的成功有很大的幫助。機械化的入侵者毫無困難地就可以找到奇兵突進的前路,而波蘭人的反擊也大都很輕鬆地被擊破,因為深入的德軍不斷地威脅他們的後方,使他們感到腹背受敵而無法立足。從戰後各國軍事家的分析來看,波蘭如果做好充足的防禦準備,則德軍閃擊戰即使奏效也要付出相當的代價,然而事後軍師救不了應試主帥,在這場被視為二戰導火索的戰爭考核中,愚蠢的波蘭上校們把自己和自己的國家帶入了苦難的深淵。

波蘭閃擊戰德國對英法兩國的最後通牒,均置之不理。於是,英法兩國相繼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9月1日。就在波蘭將領睡夢沉沉的同時,傍晚,德軍迅速突破了波軍防線,並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蘭腹地突進。倫德斯泰特的南路集團軍群以賴歇瑙的第十集團軍為中路主力,以李斯特的第十四集團軍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維茲的第八集團軍掩護下,從西面和西南面向維斯瓦河中游挺進;博克的北路集團軍群以克盧格的第四集團軍為主力,向東直插“波蘭走廊”,另以屈希勒爾的第三集團軍從東普魯士向南直撲華沙及華沙後方的布格河。

9月5日,北方集團軍群中的克盧格第四軍團協同屈希勒爾的第三軍團,切斷了“波蘭走廊”,波軍的“波莫瑞”集團軍被包圍。隸屬第四軍團的古德里安第十九裝甲軍再次成為主攻的矛頭,他指揮他的裝甲軍從邊境躍出,渡過布拉希河、維斯托拉河,在殲滅了波軍“波莫瑞”集團軍後,強渡那累夫河,沿布格河東岸推進,向波蘭首都華沙後方攻擊前進。南方集團軍群也在寬大的正面戰場上作深遠突破。所屬賴歇瑙第十軍團的霍斯第十五摩托化軍和霍普納第十六裝甲軍,在波蘭“羅茲”集團軍和“克拉科夫”集團軍的接合部實施快速突破,迅速將其擊潰,深入追擊。9月8日傍晚,該軍第四裝甲師以驚人的速度抵達華沙郊外。接著,機械化裝甲部隊又搶在潰退的波軍前面抵達維斯托拉河,然後向北鏇轉,沿該河建立一道封鎖線,進行反正面作戰,希特勒來到第十九裝甲軍視察,古德里安在向希特勒談論這次作戰的主要經驗時說:“波蘭人的勇敢和堅強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驚的。但在這次戰役中我們的損失之所以會這樣小,完全是因為我們的坦克發揮了高度威力的緣故。”古德里安對於坦克集群的結論,給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參戰兵力

作戰國家:德國VS波蘭
德軍投入44個師,其中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摩托化師,1939架飛機,2800輛坦克,總兵力88.6萬人。
波蘭擁有7個集團軍、4個戰役集群、870輛坦克和裝甲車、400餘架飛架,共30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2個摩托化旅總兵力100萬人。

戰爭結果

波蘭閃擊戰古德里安在向希特勒談論這次作戰的主要經驗時說:“波蘭人的勇敢和堅強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驚的。但在這次戰役中損失之所以會這樣小,完全是因為坦克發揮了高度威力的緣故。”
二戰結束以後,古德里安在其回憶錄中這樣描述道:“到9月3日,我們對敵人已經形成了合圍之勢——當前的敵軍都被包圍在希維茲以北和格勞頓茲以西的森林地區裡面。波蘭的騎兵,因為不懂得坦克的性能,結果遭到了極大損失。有一個波蘭炮兵團正向維斯托拉方向行動,途中為我們的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殲滅,只有兩門炮有過發射的機會。波蘭的步兵也死傷慘重。他們一部分工兵部隊在撤退中被捕,其餘全被殲滅。”至9月4日,波軍“波莫瑞”集團軍的3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旅全部被殲滅,而古德里安指揮的4個師一共只死亡150人,傷700人。

波軍死66300人,傷133700人,被德軍俘虜69.4萬人,被蘇軍俘虜21.7萬人(含投降數),10萬人逃至鄰國。波蘭居民遭到了巨大的犧牲。僅華沙就死近25萬人,數萬無辜公民受傷。
德軍的損失:死10600人,傷30300人,失蹤3400人。

戰爭評論

波蘭閃擊戰波蘭閃擊戰
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大進軍。在這場大進軍中,德國裝甲兵創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實踐了他的裝甲兵作戰以及閃電攻擊理論,率領第十九裝甲軍取得了完全的勝利。第十九裝甲軍隸屬北路集團軍群第四集團軍,轄有1個裝甲師、2個摩托化師和1個步兵師。它既是第四集團軍的中路,又是集團軍的攻擊前鋒。開戰後,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蘭邊境防線,9月1日晚渡過布拉希河,9月3日推進至維斯瓦河一線,完成了對“波蘭走廊”地區波軍“波莫瑞”集團軍的合圍。在圍殲波軍的作戰中,被圍的波軍顯然還不了解坦克的性能,以為坦克的裝甲不過是些用錫板做成的偽裝物,是用來嚇唬人的。於是波蘭騎兵蜂擁而上,用他們手中的馬刀和長矛向德軍的坦克發起猛攻。德軍見狀大吃一驚,但很快就清醒過來,毫不留情地用坦克炮和機槍向波軍掃射,用厚重的履帶碾壓波軍。波蘭騎士想像中的戰場決鬥化成了一場實力懸殊的屠殺,唐吉訶德的笑話被愚蠢地再現。

國防現代化的重要性在此次戰爭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戰馬的血肉之軀與坦克的鋼鐵之身的碰撞,是一種落後與先進、愚昧與文明的失衡撞擊。這一血淋淋的歷史教訓,再次昭示了“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的睿智。

二戰雖然已經遠離,和平與發展亦已成為當今的主題,但是動盪甚至戰爭的因素一直存在著。從2001年爆發的阿富汗戰爭,到2003年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都表現出了世界和平的脆弱。憶古思今,以史為鑑,任何一個國家要保證自己的尊嚴,占據戰爭來臨時的主動,就必須不遺餘力的緊跟時代潮流,提高自身的國防實力。

戰爭影響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但即使在這個時候,英法依然採用綏靖政策,沒有及時宣戰。最後,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戰爭中,德軍首次成功地實施“閃擊戰”,顯示了坦克兵團在航空兵協同下實施大縱深快速突擊的威力,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