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古經

波斯古經是瑣羅亞斯德教(祆教)的經典,最早版本是在公元前4世紀阿契美尼德王朝末期編寫成的,教義概括為神學上的一元論和哲學上的二元論。

波斯古經,又稱為《阿維斯陀》,意為“智慧、經典、諭令”,波斯語稱為Avesta,是瑣羅亞斯德教(祆教)的經典。教義概括為神學上的一元論和哲學上的二元論。認為宇宙初期有善惡兩種神,善神為阿胡拉·瑪茲達,意思為智慧之主,光明,生命,創造,善行,美德,秩序,真理的化身。惡神為安格拉曼鈕,是黑暗,死亡,破壞,謊言,惡行的化身。最後善神擊敗惡神,成為世界唯一存在的主宰。
波斯古經除了記述伊朗的宗教神話、讚歌、禮儀、戒律外,還包括其民族起源、歷史、民間傳說、英雄史詩等內容。波斯宗教中對天使、魔鬼的描述,以及其末世觀念和末日審判等之說,無疑都對當時的猶太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後更為基督教所繼承。
它的最早版本是在公元前4世紀阿契美尼德王朝末期編寫成的,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征伐波斯時曾遭焚毀,僅存一卷。公元3~7世紀薩珊王朝時又重新進行了蒐集、整理和編纂,用東波斯語的古阿維斯陀文寫成,共21卷。它是研究伊朗和古代中亞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