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弗特海

波弗特海

波弗特海(英語:Beaufort Sea,法語:mer de Beaufort)位於班克斯島以西,加拿大西北和美國阿拉斯加州以北,北接北冰洋,西接楚科奇海,總面積約48萬平方千米。是以英國水道學家法蘭西斯·波弗特的名字命名。波弗特海平均深度1004米,最大深度4682米,島嶼稀少,有“無島海”之稱。20世紀60年代在波弗特海近海大陸架發現了豐富的油氣資源,集中分布在阿拉斯加北岸普拉德霍灣和馬更些三角洲附近海底。前者已被開發,為美國最大的油田。

位置

波弗特海波弗特海

波弗特海是北冰洋邊緣海。位於加拿大北極群島中的班克斯島以西,加拿大西北和美國阿拉斯加州以北。海域呈三角形。西北界為阿拉斯加巴羅角與派屈克王子島的連線,東界為班克斯島和派屈克王子島

概況

海域面積47.6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004米,最大深度4682米,海水容積47.8萬立方公里。海域北部開闊,島嶼稀少,僅馬更些河三角洲上有一些沙洲和小島,有“無島海”之稱。沿岸大陸架寬約100~150公里,為北冰洋邊緣海域大陸架最狹窄的地段。大陸架上有3條海底谷穿過,其中最大的是位於阿拉斯加北端巴羅角附近的阿拉斯加海底谷,寬達45公里。在200米等深線以北,大陸坡上有眾多的水下河谷切割,大陸坡度增至10°~20°,向加拿大海盆迅速過渡。

氣候

地處高緯(北緯70°以北),氣候嚴寒,海域幾乎終年封凍。僅8~9月沿岸出現狹窄的無冰海面,可以通航。馬更些灣和阿蒙森灣因有來自較低緯度的馬更些河等大河注入,無冰海面可寬達100多公里。水體明顯分為4層:表層北冰洋水最冷,水溫-1.4~-1.8℃,鹽度28~32‰;淺層水較暖,來自太平洋,由白令海峽流入,表層水和淺層水均厚約100米;深層水最暖,來自大西洋,水溫0~1℃,鹽度34.9~35.5‰,厚約700米;900米以下為底層水,水溫-0.4~-0.8℃,鹽度34.9‰。表層水和淺層水的流向與北冰洋總的環流一致,由東向西,呈順時針方向。由於海域開闊,海水流速緩慢,平均日速1.6~3.2公里。

考察開發

1789 年,英國探險家亞歷山大·馬更些沿馬更些河到達河口,為第一個發現波弗特海的歐洲人。1806年,英國海軍水文地理學家弗蘭西斯· 波弗特在此估測船隻在海上航行時所遇到的不同風速,設計了著名的蒲福風級。此後,各國探險家陸續來此考察。20世紀50年代起,採用破冰機和“鸚鵡螺號”原子潛水艇等對海域廣泛進行勘探和研究。60年代在近海大陸架發現了豐富的油、氣資源,集中分布在阿拉斯加北岸普拉德霍灣和馬更些三角洲附近海底。前者已開發,現為美國最大油田。沿海地區以漁業和狩獵業為主的經濟活動,正隨著油、氣資源的開發而發展。

影響歐洲氣候

2012年,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國家海洋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自2002年以來,北冰洋西部波弗特海水面上升大約15厘米,淡水量增加至少8000立方千米,相當於北冰洋區域淡水總量的10%。波弗特海淡水主要來自徑流和冰雪融水。報告認為,這些冰水混合物外溢將減緩為歐洲帶去溫暖海水的墨西哥灣暖流運動,使得歐洲氣溫下降。

按研究人員的說法,波弗特海淡水增加關聯波弗特流渦運動。波弗特流渦位於加拿大西北部沿岸以北的波弗特海內,按順時針方向運動,形成停滯區,屬北冰洋表層環流的一部分。有氣候模型顯示,海風使得波弗特海中部水位高於周邊。研究人員推斷,全球溫度上升可能打亂波弗特流渦原有“節奏”,導致水面上升。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凱薩琳·賈爾斯說:“結果表明,風向逆轉將導致這些淡水進入北冰洋其他水域,甚至大西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