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塑膠

泡沫塑膠

泡沫塑膠是由大量氣體微孔分散於固體塑膠中而形成的一類高分子材料,具有質輕、隔熱、吸音、減震等特性,且介電性能優於基體樹脂,用途很廣。幾乎各種塑膠均可作成泡沫塑膠,發泡成型已成為塑膠加工中一個重要領域。泡沫塑膠中加入CaCO3後能提高其強度、耐熱性, 減小線脹係數、收縮率。泡沫塑膠有硬質、軟質兩種。硬質聚氯乙烯低發泡板材、管材或異型材則用擠出法成型,發泡劑在機筒中分解,物料離開機頭時,壓力降到常壓,溶入氣體即膨脹發泡,如果發泡過程與冷卻定型過程配合得當,就可得到結構泡沫製品。

基本信息

使用分類

微孔間互相連通的稱為開孔型泡沫塑膠,互相封閉的稱為閉孔型泡沫塑膠。泡沫塑膠有硬質、軟質兩種。按美國試驗和材料學會標準,在18~29℃溫度下,在時間為5s內,繞直徑2.5cm的圓棒一周,如不斷裂,測試樣屬於軟質泡沫塑膠;反之則屬硬質泡沫塑膠。泡沫塑膠還可分為低發泡和高發泡兩類。通常將發泡倍率(發泡後比發泡前體積增大的倍數)小於5的稱為低發泡,大於5的稱為高發泡。

一、硬質泡沫塑膠即在室溫下,構成泡沫塑膠的聚合物屬結晶態或無定形態,它們的玻璃化溫度高於常溫,因此,在常溫下泡沫塑膠的質地較硬。

二、軟質泡沫塑膠即構成泡沫塑膠的聚合物的熔點小於常溫或無定形聚合物的玻璃化溫度低於常溫,材料在常溫下質地柔軟。

三、半硬質(或半軟質)泡沫塑膠是介於以上兩類之間的泡沫體。

此外,對聚氨酯泡沫體的分類還有很多,如按照加工方式分類,大致可分為二步法(或稱預聚體法)、半預聚體法、一步法和噴塗法。按泡沫密度方式可分為高、中、低和超低密度泡沫體以及密度懸殊很大的自結皮泡沫體或稱為整皮泡沫體。後者是一特殊 的泡沫形式,它不像前幾種泡沫體具有一致的密度,只是在泡沫體內部生成較正常的泡沫體,而在表面部分不產生氣泡或很少產生氣泡,在泡沫體外表面形成密度較內部泡沫高得多的緻密的表皮層,從表皮到芯部中心存在一個密度下降梯度十分明顯的變化。在聚氨酯軟質泡沫體中,它是適應汽車方向盤和扶手以及腳踏車、機車鞍座的套用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半硬質模塑泡沫製品。

隨著聚氨酯軟質泡沫塑膠的原材料、加工工藝技術的進步和製品的商業專業化的需要,出現了按產品功能為主的分類,如軟泡、高回彈軟泡、熱模塑軟泡、冷模塑軟泡、超柔軟泡沫、抗靜電軟泡、親油性軟泡、親水性軟泡、吸能性軟泡等,這些都是隨市場細化、專業化需要發展起來的泡沫新品種,發展較快,分類也十分繁雜。對聚氨酯軟質泡沫體的分類仍以加工方式,即預聚體法、半預聚體法和一步法的傳統分類為宜。對聚氨酯軟質泡沫體以加工方式分類,即預聚體法、半預聚體法和一步法的分類,這也是另一種日常分類。

製備方法

發泡方法

發泡發泡

無論採用什麼方法發泡,其基本過程都是:

①在液態或熔態塑膠中引入氣體,產生微孔;

②使微孔增長到一定體積;

③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固定微孔結構。

按照引入氣體的方式,發泡方法有機械法、物理法和化學法。

機械法:藉助強烈攪拌,把大量空氣或其他氣體引入液態塑膠中。工業上主要用此法生產脲醛泡沫塑膠,可用作隔熱保溫材料或影劇中布景材料(如人造雪花)。

物理法:常將低沸點烴類或鹵代烴類溶入塑膠中,受熱時塑膠軟化,同時溶入的液體揮發膨脹發泡。如聚苯乙烯泡沫塑膠,可在苯乙烯懸浮聚合時,先把戊烷溶入單體中,或在加熱加壓下把已聚合成珠狀的聚苯乙烯樹脂用戊烷處理,製得所謂可發泡性聚苯乙烯珠粒。將此珠粒在熱水或蒸汽中預發泡,再置於模具中通入蒸汽,使預發泡顆粒二次膨脹並互相熔結,冷卻後即得到與模具型腔形狀相同的製品(見圖)。它們廣泛用作保溫和包裝中防震材料。也可採用擠出成型法,此時,既可使用可發泡珠粒,將其一次發泡擠出成片材;也可使用普通聚苯乙烯粒料,在擠出機適當部位加入鹵代烴,使之與塑膠熔體混合均勻,當物料離開機頭時即膨脹發泡。擠出法常用於製片材或板材,片材經真空吸塑成型可製成食品包裝盒和托盤等。聚乙烯也可用類似方法製得擠出發泡製品。引入氣體的物理方法還有溶出法、中空微球法等。溶出法是將可溶性物質如食鹽、澱粉等和樹脂混合,成型為製品後,再將製品放在水中反覆處理,把可溶性物質溶出,即得到開孔型泡沫製品,多用作過濾材料。中空微球法是將熔化溫度很高的空心玻璃微珠與塑膠熔體相混,在玻璃微珠不致破碎的成型條件下,可製得特殊的閉孔型泡沫塑膠。

化學法:可分為兩類:① 採用化學發泡劑,它們在受熱時分解放出氣體。常用的化學發泡劑,如偶氮二甲醯胺、偶氮二異丁腈、N,N′-二亞硝基五亞甲基四胺、碳酸氫鈉等。許多熱塑性塑膠均可用此法作成泡沫塑膠。例如聚氯乙烯泡沫鞋,就是把樹脂、增塑劑、發泡劑和其他添加劑製成的配合料,放入注射成型機中,發泡劑在機筒中分解,物料在模具中發泡而成。泡沫人造革則是將發泡劑混入聚氯乙烯糊中,塗刮或壓延在織物上,連續通過隧道式加熱爐,物料塑化熔融、發泡劑分解發泡、經冷卻和表面整飾,即得泡沫人造革。硬質聚氯乙烯低發泡板材、管材或異型材則用擠出法成型,發泡劑在機筒中分解,物料離開機頭時,壓力降到常壓,溶入氣體即膨脹發泡,如果發泡過程與冷卻定型過程配合得當,就可得到結構泡沫製品。② 利用聚合過程中的副產氣體,典型例子是聚氨酯泡沫塑膠,當異氰酸酯和聚酯或聚醚進行縮聚反應時,部分異氰酸酯會與水、羥基或羧基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只要氣體放出速度和縮聚反應速度調節得當,即可制是泡孔十分均勻的高發泡製品。聚氨酯泡沫塑膠有兩種類型,軟質開孔型形似海綿,廣泛用作各種座椅、沙發的座墊以及吸音、過濾材料等;硬質閉孔型則是理想的保溫、絕緣、減震和漂浮材料。

改性

1.纖維增強泡沫塑膠

一般用短纖維增強泡沫塑膠。具體方法是將短纖維均勻分散於準備發泡的聚合物體系或反應體系中。發泡後纖維便均勻分布於泡壁上, 起到增強、增剛和提高耐熱性的作用。通常認為界面越好、纖維越長,性能就越好,增強效果越理想。

1.1 玻璃纖維增強

最常用來增強泡沫塑膠的短纖維是短玻璃纖維( SGF)。為了獲得良好的增強效果,首先要對SGF 進行表面處理。將SGF加入到樹脂中,SGF之間就會有交錯的樹脂分子鏈連線,相當於將樹脂交聯。在受到彎曲、拉伸、壓縮等載荷作用時, 樹脂在SGF之間傳遞應力, 使SGF與樹脂共同承載,提高了泡沫塑膠的強度。

1.2 尼龍纖維增強

尼龍纖維可用於PUR泡沫塑膠的增強。這是因為尼龍分子鏈的極性強, 與PUR 之間有良好的分子間作用力,另外尼龍主鏈上的- NH- 能與PUR上的-C=O 形成氫鍵,進一步增大分子間的作用力。因此尼龍纖維改性PUR 泡沫塑膠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2.無機粒子增強泡沫塑膠

在泡沫塑膠中加入無機粒子主要是為了改變其性能,降低成本。由於無機粒子與樹脂之間存在界面,當界面粘附力足夠大時,無機粒子對泡沫塑膠能起到增強的作用; 除此之外, 由於無機粒子在泡沫塑膠中往往能起到成核劑的作用,使硬質泡沫塑膠的泡孔更加細密均勻, 從而提高泡沫塑膠的性能。

2.1 CaCO3增強

用作泡沫塑膠填料的CaCO3主要有固相粉碎型和沉澱型兩種。前者的粒徑約20 um,後者粒徑為0. 05~ 10 um。泡沫塑膠中加入CaCO3後能提高其強度、耐熱性, 減小線脹係數、收縮率。

2.2 空心玻璃微球增強

空心玻璃微球的直徑為10 ~ 100 um, 其球形表面可以減少樹脂內部的應力集中。在界面良好的條件下, 空心玻璃微球能夠提高硬質泡沫塑膠的壓縮強度和壓縮彈性模量、拉伸強度和拉伸彈性模量、彎曲強度和彎曲彈性模量及耐熱性, 同時還能提高硬質泡沫塑膠的尺寸穩定性、摩擦性能,減少收縮率。與其它用於泡沫塑膠增強的微粒相比,空心玻璃微球因其本身的低密度(僅為0.3 g /cm3左右)而易於製得低密度的增強泡沫塑膠。

2.3 納米粒子增強

國內外對套用納米技術改性聚合物開展了廣泛的研究, 已取得不少技術突破, 並且成功地製備了各種聚合物/納米粒子複合材料,如聚合物/納米CaCO3、聚合物/納米SiO2、聚合物/納米TiO2及聚合物/納米粘土等納米複合材料。與原有的聚合物相比, 其性能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而且加工性能也有了一定的改善。雖然國內用納米粒子增強泡沫塑膠的研究較少, 但是由於納米粒子相對於泡孔壁的小尺寸及其強的表面活性易於生成良好的界面, 單位體積內具有更多的粒子數量而起到成核劑的作用,使泡孔密度更大、泡孔更小,這對於泡沫塑膠的增強有很大的潛力。相信納米粒子增強泡沫塑膠一定會成為今後泡沫塑膠高性能化研究的新熱點。

3.聚合物合金泡沫塑膠

聚合物合金是同時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對兩種或兩種以上聚合物進行共混、共聚而製得的,這兩種或兩種以上聚合物各自形成的網路相互貫穿纏結,不同聚合物之間可能存在共價鍵。聚合物合金髮展很快,採用這種方法能實現聚合物材料的高性能、低成本、高效率、多品種化。聚合物合金的這些優勢在泡沫塑膠中也能得到體現,國內也有人進行聚合物合金泡沫塑膠的研究。

4.微孔泡沫塑膠

以熱塑性塑膠為基體的MCF 稱為熱塑性微孔泡沫塑膠,以熱固性塑膠為基體的M CF稱為熱固性微孔泡沫塑膠。熱塑性MCF研究較多, 其具有優良的衝擊韌性(可達實體塑膠的5 倍以上)、高比剛度( 可達實體塑膠的3 ~ 5倍) 、高疲勞壽命( 可達實體塑膠的5倍以上)、高熱穩定性、低介電常數和熱導率。與未發泡實體塑膠相比, MCF密度小、成本低,能吸收能量,可鈍化裂紋,衝擊強度高, 加之其泡孔極小,允許泡沫塑膠製件很薄(如0.1~ 1.0 mm )。因此,MCF十分適合製造薄壁罩、包裝件、電和熱絕緣件。MCF具有獨特的微孔形態、均勻的氣泡核分布和由之產生的優良力學性能, 很適合於極小尺寸的泡沫塑膠製件,在理論研究和工業套用方面備受關注。近幾年來,隨著性能價格比高、對環境無污染又易於回收利用的工程塑膠廣泛套用於建築、交通、航空航天、包裝、生物工程等領域,研究開發微孔泡沫塑膠成為熱門課題。

產量統計

泡沫塑膠已經日益廣泛地代替木材用於建築和家具等行業中。四季度以來,儘管建築業、家具製造業等下遊行業投資增速逐步回升,但泡沫塑膠庫存有所上升,導致泡沫塑膠產量寬幅震盪。2012年全年,我國泡沫塑膠產量達172.06萬噸,同比增長23.13%,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0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2.25個百分點。其中,單月產量從10月的15.57萬噸上升至11月的16.81萬噸,再下滑至12月的15.32萬噸。

其他資料

1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膠(EPS)板

(1) 自重輕,且具有一定的抗壓、抗拉強度,靠自身強度能支承抹面保護層,不需要拉接件,可避免形成熱橋。

(2) EPS板在密度30~50 kg/m的範圍內,導熱係數值最小;在平均溫度10℃,密度為20kg/m時,導熱係數為0.033~0.036W/(m·K);密度小於15 kg/m時,導熱係數隨密度的減小而急劇增大;密度15~22 kg/m的EPS板適合做外保溫。

(3) 用於外牆和屋面保溫時,一般不會產生明顯的受潮問題。但當EPS板一側長期處於高溫高濕環境,另一側處於低溫環境並且被透水蒸氣性不好的材料封閉時;或當屋面防水層失效後,EPS板可能嚴重受潮,從而導致其保溫性能嚴重降低。

(4)用於冷庫、空調等低溫管道保溫時,必須在EPS板外表面設定隔汽層。

2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膠(XPS)板

(1) 具有特有的微細閉孔蜂窩狀結構,與EPS板相比,具有密度大、壓縮性能高、導熱係數小、吸水率低、水蒸氣滲透係數小等特點。在長期高濕度或浸水環境下,XPS板仍能保持其優良的保溫性能,在各種常用保溫材料中,是目前唯一能在70%相對濕度下兩年後熱阻保留率仍在80%以上的保溫材料。

(2) 由於XPS板長期吸水率低,特別適用於倒置式屋面和空調風管。

(3) 還具有很好的耐凍融性能及較好的抗壓縮蠕變性能。

3硬質聚氨酯泡沫塑膠(PUR)

(1) 使用溫度高,一般可達100℃,添加耐溫輔料後,使用溫度可達120℃。

(2) 聚氨酯中發泡劑會因擴散作用不斷與環境中的空氣進行置換,致使導熱係數隨時間而逐漸增大。為了克服這一缺點,可採用壓型鋼板等不透氣材料做面層將其密封,以限制或減緩這種置換作用。

(3) 現場噴塗聚氨酯泡沫塑膠使用溫度高,壓縮性能高,施工簡便,較EPS板更適於屋面保溫。

(4) 用於管道(尤其是地下直埋管道)和屋面保溫時,應採取可靠的防水、防潮措施。同時應考慮導熱係數會隨時間而增大,儘量採用密封材料作保護層。

(5) 由於使用溫度較高,多用於供暖管道保溫。

(6) 發煙溫度低,遇火時產生大量濃煙與有毒氣體,不宜用作內保溫材料。

(7) 雖然吸水率較低,但作為保溫材料,絕不能兼做防水材料。

4聚乙烯泡沫塑膠(PE)

(1) 幾乎不吸水和幾乎不透水蒸氣,長期在潮濕環境下使用不會受潮,因而導熱係數能夠保持不變(EPS、PUR、PF等無法與之相比),並且為軟質泡沫塑膠,具有很好的柔韌性。

(2) 壓縮性能較差,受壓狀態下使用時存在壓縮蠕變。

(3) 適用於低溫管道和空調風管。

5酚醛泡沫塑膠(PF)

(1) 各項性能和價格與聚氨酯相當,只是壓縮性能較低;但是由於它的耐溫性和防火性能遠遠優於聚氨酯,所以特別適用於高溫管道和對防火要求嚴格的場合。

(2) 耐熱性、阻燃性遠遠優於聚氨酯及其他泡沫塑膠,長期使用溫度可高達200℃,允許間歇溫度高達250℃。

(3) PF氧指數高達50%,煙密度等級(SDR)為4,在空氣中不燃,不熔融滴落。按GB 9978-90進行耐火試驗時,試件無明顯變形,無竄火現象。

6尿素甲醛現澆泡沫塑膠(UF)

(1) 耐老化、耐黴菌,乾燥後對金屬不腐蝕。

(2) 適用於夾心牆體和空心砌塊填充保溫。

(3) 硬化過程中有水分釋放,故其外圍材料應有良好的透水蒸氣性,以使硬化泡沫充分乾燥;如果套用空間長期處於潮濕狀態,或者材料不是用於保溫而是保冷,則應對潮濕問題特別加以考慮。

(4) 在乾燥過程中收縮較大(乾燥收縮率不大於4%),材料中有可能產生裂縫,而且在材料與空間的接觸面處容易產生鬆脫現象。如果不允許有此種現象發生,應事先向材料供應商提出。

(5) 存在甲醛釋放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