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浪潮

原本是沒有嚴格界定的新聞性用語,指1958與1959年間一批法國新導演所拍攝的格調清新,頻頻獲獎的首部作品。後則被廣泛運用,概括了法國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電影製作與創作傾向。

基本介紹

這些新導演有很多都是《電影筆記》雜誌的影評人,如高達楚浮夏布侯麥李維特等。

相關內容

他們崇尚個人獨創性,表現出對傳統電影的高度自覺,
並用其作品體現「作者論」的風格主張,不論是題材還是技法都與傳統電影大相逕庭。
混合利用傳統電影類型與好萊塢導演風格,來實驗剪接與結構上的新形式。由於重視拍
攝的自由度,往往只憑綱要性的腳本拍攝,喜歡即興與自發的拍攝方式。而其主題上則
帶有存在主義的色彩,如亞倫.雷奈的,《廣島之戀》與高達的《斷了氣》均是這類影
片。新浪潮這個詞自從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與法國結緣後,常被拿來形容其他國家
新興的電影製作活動和電影復興現象。如捷克、匈牙利的新電影,1960年代的波蘭與
1970年代的德國新電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