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瀨水庫

泉州白瀨水庫

根據規劃,大白瀨水庫一旦建成,其總庫容將達到8億立方米,一舉成為泉州最大的水庫。 根據規劃,大白瀨水庫一旦開工建設,主要涉及安溪縣白瀨、劍斗兩個鄉鎮。 大白瀨水庫的建設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高峽出平湖: 正常水位272米
根據規劃,大白瀨水庫一旦建成,其總庫容將達到8億立方米,一舉成為泉州最大的水庫。
王金章介紹,從技術角度論證,建設大白瀨水庫切實可行。目前,安溪縣已啟動大白瀨水庫初步規劃,規劃壩址以上集雨面積103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5.2立方米/秒,徑流總量11.1億立方米,規划水庫正常蓄水位為272米,大壩高110多米,相應庫容為6億立方米,調節庫容5.6億立方米,調節特性為多年調節水庫。
規劃中的大白瀨水庫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據介紹,目前,泉州最大的水庫是山美水庫,其集雨面積為1023平方公里,壩高75.50米,壩頂高程為105米,其總庫容為6.5億立方米,相應庫容4.72億立方米。大白瀨水庫一旦建成,其數據將全面超越山美水庫,一躍成為泉州最大的水庫。據了解,大白瀨水庫壩址初步定在目前的小白瀨水庫壩址附近。?
大白瀨水庫 具備天時地利
“解決本地水資源短缺問題,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從外地調水,二是開發本地資源,三是海水淡化。”省水利廳原廳長黃柏榮認為,作為整個晉江流域重要水資源之一,面積達3101平方千米的西溪,迄今尚無大中型蓄水工程,至今沒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泉州市水資源的嚴重浪費。
黃柏榮認為,北水南調工程雖然也是為了解決泉州水資源短缺問題,但與開發大白瀨相比,開發本地資源建設大白瀨水庫具有“天時地利”條件,更凸顯本地優勢,且長久。
“在北水南調項目籌建過程中,我們一直在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境內能不能自己建水庫?”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副院長何文興曾負責北水南調工程相關工作,他認為,根據“先境內後境外、先治污後通水、先節水後供水”的用水原則,大白瀨水庫具備了良好的條件。
大白瀨壩初步選址白瀨鄉洋上。3月22日,記者隨同省市兩級專家實地考察壩址所選地:這是一個臨近現有小白瀨水庫大壩的地方,左側是王帽山,右側是園潭仔,所選壩址就在兩座山峰間最狹窄的地方。
“這裡兩側山峰都是石頭,地質條件很好。”勘測過現場後,專家們紛紛表示,壩址所選位置正如一個壺口,而壩址以內,是無限大的腹地,因此,這裡非常適合建成大水庫。
而建設水庫的一大難題在於移民。據悉,大白瀨水庫項目工程建設,涉及白瀨、劍斗部分村落。省水利廳原廳長陳國■和專家們建議,安溪縣需按照國家移民標準,需充分從村民的實際需要出發,同時,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小城鎮試點工程建設,制定一個移民安置方案。
樞紐項目 供水防洪灌溉
省水利廳原總工吳家林建議,工程項目的名稱定為“安溪(大)白瀨水利樞紐”。吳家林認為,大白瀨水庫的建設不僅僅是一個水庫,它應該是一個綜合利用的項目,“樞紐”二字相比“水庫”而言,內涵更為廣闊。
“大白瀨項目工程建成後,供水是它的第一功能,防洪、灌溉等是其次。但也非常重要。”吳家林介紹,過去,晉江水資源的利用率極低,不到30%,而西溪流域水量充沛,大白瀨若能建成,這些水資源將得到有效利用,今後,晉江水資源的利用率至少可達40%以上。
此外,目前安溪和南安兩地的防洪標準均為20年一遇,大白瀨水庫若建成,安溪、南安兩地防洪標準將可提高到50年一遇,泉州市區的防洪標準亦可相應提高。
擬規劃正常庫容6億立方米
泉州是一個缺水的大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約100億立方米,以占全省8%的水資源量養育了占全省20%的人口,支撐占全省27%的地區生產總值,水資源成為泉州第一戰略資源。
據悉,目前整個晉江流域僅在東溪建有一座大型水庫,即山美水庫。而流域面積更大的西溪在幹流迄今尚無大中型蓄水工程,造成泉州市有限的水資源嚴重浪費。因此,專家認為,建設大白瀨水庫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據規劃,大白瀨水庫項目位於晉江西溪下游,壩址擬選白瀨鄉洋上(即現有的小白瀨水庫壩址下游不遠處),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035平方公里,河道長度59.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6.06%。擬建大白瀨水庫庫容6億立方米,總庫容8億立方米,工程總投資匡算100億元。
移民工作與小城鎮試點改革結合
據規劃,對比閩江南水北調工程,大白瀨水庫的建設具有統一協調效率高、工程施工容易、建設速度快、避免長期負擔水費代價高昂等特點,同時可避免因跨流域調水引發的水資源、下游補償、施工建設征地等糾紛。
根據規劃,大白瀨水庫項目建設涉及安溪縣劍斗鎮、白瀨鄉的民眾移民搬遷安置,涉及移民人數約3.89萬人。
昨日,記者從安溪縣了解到,根據指導思想,大白瀨水庫建設項目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將與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的湖頭新城龍門南翼新城的城鎮規劃結合起來,與劍斗鎮(老礦區)和白瀨鄉地質災害多發區民眾的搬遷工作結合起來,實現生態移民。
專訪篇
白瀨水庫持續半個世紀的夢想
昨日,王金章接受《東南早報》記者專訪,介紹了有關大白瀨水庫規劃建設的來龍去脈。
早在上世紀,安溪縣就把開發建設大白瀨水庫工程列入議事日程,曾分別於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次就白瀨水庫建設進行了初步規劃設計。
在規劃設計上,白瀨水庫有過大中小三個方案。10多年前,修建了現在這個小型的水庫,目前主要是發電功能。
規劃:曾設計三方案 投資100億元
從泉州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大白瀨水庫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1月12日,安溪縣委縣政府領導召集相關部門按水庫庫容8億立方米、10億立方米、13億立方米三個庫容方案開展庫區實地初步調查。
1月18日,市發改委、市水利局及部分專家召開大白瀨水庫建設方案初定方案會議,擬定總庫容8億立方米,正常水位以下庫容為6億立方米方案,水庫水位為272米,投資匡算為100億元。
1月28日,省發改委、省水利廳把大白瀨水庫前期工作列入2011年重大大中型蓄水工程項目。
範圍:涉及白瀨劍斗兩鄉鎮
大白瀨水庫建成,對下游來說意義十分重大。同樣它也能給當地民眾帶來實在的利益,比如發展白瀨當地的旅遊業等。
根據規劃,大白瀨水庫一旦開工建設,主要涉及安溪縣白瀨、劍斗兩個鄉鎮。
建議:儘快列入市級“十二五”計畫
目前,安溪縣根據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批示精神,充分抓住這一重大機遇,成立了大白瀨水庫項目前期籌建工作領導小組及大白瀨水庫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大白瀨水庫的建設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3月初,將向省水利廳匯報大白瀨水庫前期工作開展情況,爭取在項目立項、資金方面得到支持。制訂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時間節點,還將聘請有資質單位開展晉江西溪流域綜合規劃編修、審查。6月進行項目建議書編制。
大白瀨水庫建設涉及多個部門,前期工作任務繁重,需要中央、省、市立項支持。因此在此次市“兩會”上我們建議,市級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大白瀨水庫建設工作的協調指導,儘快列入市級“十二五”建設計畫,在前期規劃、項目立項、設計審批、移民安置、爭取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快速推進水庫建設。
實地走訪篇
暢想:高峽出平湖
將來某一天,大白瀨水庫可能成為泉州最大的水庫這個訊息一經披露,白瀨鄉,這個被晉江西溪貫穿全境的安溪山區鄉鎮立即成為人們目光聚焦地。
白瀨:養在深閨人未識
白瀨鄉距離泉州90公里左右,距離安溪縣城39公里。從泉州出發,經過安溪縣城和湖頭鎮,就進入白瀨鄉。這裡山高谷深,兩岸懸崖峭壁,植被茂密。
白瀨鄉負責人介紹,該鄉水力資源豐富,建有數個水電站,已投產的水電裝機容量3.84萬千瓦。該鄉旅遊資源優勢突出,有基礎,就待開發。
小水庫:發電效益不錯
距離鄉政府不遠,就是白瀨水電站,水電站上游兩三公里處即小白瀨水庫大壩,並通過大壩北側山體一條3公里左右的隧洞直通下游水電站。大壩24小時有人值班。其職責包括蓄水、汛期泄洪、觀察水位等。
“我們這個大壩是2000年建成的,主要用來發電。”白瀨水電站的劉廠長介紹,該電站裝機容量為2萬千瓦,每天不間斷地發電。在每年4月到9月汛期,發電量高,枯水期相對較少,但每隔10小時就要發電一次。電站效益不錯,2010年上繳利稅500多萬元。對於未來的大白瀨水庫,劉廠長認為,由於還在規劃中,他也不好評說。
村民:期待水庫改善生活
“建設大水庫,為國家作貢獻,我們當然要支持。”坐在自家茶店,寨坂村村民黃連枝說。他的家位於省道307線一側,不遠處就是小白瀨水庫大壩。
村民黃杉建他無法想像這個水庫究竟有多大,直覺告訴他,水庫一旦建成,他所在的村莊將會沒入水底。屆時,他們的房屋,他們的茶園都將不復存在。靠山吃山,這些年,當地村民家家幾乎都有10來畝的茶園,他們通過種植製作鐵觀音致富,日子還過得去。因此,當聽說可能涉及移民,他們也就對水庫建設多了一份關心。“我們希望政府在移民安置時,不僅補償一筆錢,還要考慮到我們的長遠生活,安置條件好,就不怕以後生活沒著落。”黃連枝想得更遠。他說,大白瀨水庫的建設相應會帶動當地產業經濟發展,比如水利水電旅遊等。他構想,村民如果以適當途徑參與其中,就能得一定經濟效益。
上格村位於白瀨水庫北側的山上。村民大多居住在海拔四五百米的山腰,最高峰王帽山海拔680多米,這裡風景奇特、澗水清澈,奇山、奇石、奇樹比比皆是,與山腳白瀨水庫遙相呼應。聽說要建大白瀨水庫,該村一些村民顯得相當興奮。村國小的李老師說,村民對此都很關注,一旦建成大水庫,上格村就在水庫上方,近水樓台先得月,村裡的旅遊資源可以得到充分開發,村民生活相應會得到改善。因此,一些村民對水庫建設充滿了期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