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瀨水庫

大白瀨水庫--位於晉江西溪下游,壩址擬選白瀨鄉洋上(即現有的小白瀨水庫壩址下游不遠處),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035平方公里,河道長度59.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6.06%。擬建大白瀨水庫庫容6億立方米,總庫容8億立方米,工程總投資匡算100億元。

高峽出平湖。未來某一年,在安溪縣白瀨鄉與劍斗鎮的土地上, 或許一個碧波萬頃的大白瀨水庫將出現在青山綠水間,用當地人的話說,大白瀨水庫,其實就是我們泉州版的“三峽水庫”。(有關報導詳見2月24日《東南早報》a05《投資100億 建口“大水缸”》)?
前天,安溪縣邀請省市兩級水利專家到白瀨鄉、劍斗鎮進行實地考察勘測,並於昨天召開大白瀨水庫前期籌建工作專家諮詢會。記者就大白瀨水庫的未來藍圖以及對當地的影響展開了採訪。來源: 泉州網-東南早報
大白瀨水庫 具備天時地利
“解決本地水資源短缺問題,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從外地調水,二是開發本地資源,三是海水淡化。”省水利廳原廳長黃柏榮認為,作為整個晉江流域重要水資源之一,面積達3101平方千米的西溪,迄今尚無大中型蓄水工程,至今沒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泉州市水資源的嚴重浪費。
黃柏榮認為,北水南調工程雖然也是為了解決泉州水資源短缺問題,但與開發大白瀨相比,開發本地資源建設大白瀨水庫具有“天時地利”條件,更凸顯本地優勢,且長久。
“在北水南調項目籌建過程中,我們一直在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境內能不能自己建水庫?”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副院長何文興曾負責北水南調工程相關工作,他認為,根據“先境內後境外、先治污後通水、先節水後供水”的用水原則,大白瀨水庫具備了良好的條件。
大白瀨壩初步選址白瀨鄉洋上。3月22日,記者隨同省市兩級專家實地考察壩址所選地:這是一個臨近現有小白瀨水庫大壩的地方,左側是王帽山,右側是園潭仔,所選壩址就在兩座山峰間最狹窄的地方。
“這裡兩側山峰都是石頭,地質條件很好。”勘測過現場後,專家們紛紛表示,壩址所選位置正如一個壺口,而壩址以內,是無限大的腹地,因此,這裡非常適合建成大水庫。
而建設水庫的一大難題在於移民。據悉,大白瀨水庫項目工程建設,涉及白瀨、劍斗部分村落。省水利廳原廳長陳國■和專家們建議,安溪縣需按照國家移民標準,需充分從村民的實際需要出發,同時,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小城鎮試點工程建設,制定一個移民安置方案。
樞紐項目 供水防洪灌溉
省水利廳原總工吳家林建議,工程項目的名稱定為“安溪(大)白瀨水利樞紐”。吳家林認為,大白瀨水庫的建設不僅僅是一個水庫,它應該是一個綜合利用的項目,“樞紐”二字相比“水庫”而言,內涵更為廣闊。
“大白瀨項目工程建成後,供水是它的第一功能,防洪、灌溉等是其次。但也非常重要。”吳家林介紹,過去,晉江水資源的利用率極低,不到30%,而西溪流域水量充沛,大白瀨若能建成,這些水資源將得到有效利用,今後,晉江水資源的利用率至少可達40%以上。
此外,目前安溪和南安兩地的防洪標準均為20年一遇,大白瀨水庫若建成,安溪、南安兩地防洪標準將可提高到50年一遇,泉州市區的防洪標準亦可相應提高。
擬規劃正常庫容6億立方米
泉州是一個缺水的大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約100億立方米,以占全省8%的水資源量養育了占全省20%的人口,支撐占全省27%的地區生產總值,水資源成為泉州第一戰略資源。
據悉,目前整個晉江流域僅在東溪建有一座大型水庫,即山美水庫。而流域面積更大的西溪在幹流迄今尚無大中型蓄水工程,造成泉州市有限的水資源嚴重浪費。因此,專家認為,建設大白瀨水庫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據規劃,大白瀨水庫項目位於晉江西溪下游,壩址擬選白瀨鄉洋上(即現有的小白瀨水庫壩址下游不遠處),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035平方公里,河道長度59.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6.06%。擬建大白瀨水庫庫容6億立方米,總庫容8億立方米,工程總投資匡算100億元。
移民工作與小城鎮試點改革結合
據規劃,對比閩江南水北調工程,大白瀨水庫的建設具有統一協調效率高、工程施工容易、建設速度快、避免長期負擔水費代價高昂等特點,同時可避免因跨流域調水引發的水資源、下游補償、施工建設征地等糾紛。
根據規劃,大白瀨水庫項目建設涉及安溪縣劍斗鎮、白瀨鄉的民眾移民搬遷安置,涉及移民人數約3.89萬人。
昨日,記者從安溪縣了解到,根據指導思想,大白瀨水庫建設項目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將與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的湖頭新城、龍門南翼新城的城鎮規劃結合起來,與劍斗鎮(老礦區)和白瀨鄉地質災害多發區民眾的搬遷工作結合起來,實現生態移民。
大白瀨水庫暢想 開發水上水下旅遊
按照規劃,大白瀨水庫建成後,部分村莊、公路處於淹沒範圍內。
據了解,大白瀨水庫一旦建成,安溪縣白瀨鄉、劍斗鎮兩地的部分村莊將處於淹沒區內,當地一些村民將移民他處。
早報記者特地走訪了當地部分村民及劍斗鎮負責人,聽到了他們對未來的期盼與展望。
村民:期待水庫帶動旅遊
一條鄉村公路從白瀨鄉政府所在地蜿蜒十幾公里,進入該鄉上格村。茶園滿山坡,林木滿山頭,怪石滿山野,便是上格村的真實寫照。
在上格村,村民們泡茶聊天,談論的話題始終離不開“大白瀨水庫”。50多歲的蘇聰明說,7歲那年,他就聽祖輩講: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相中了晉江西溪上游富饒的水資源,駐軍白瀨,意圖實施經濟掠奪……祖輩的敘說,讓蘇聰明對家門口日夜流逝的溪流,充滿了嚮往。
上格村位於白瀨鄉海拔450米,大白瀨水庫建成後,將使得原本山高路遠的上格村一下子在家門口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造湖”。山林、茶園,加上原本所擁有的天然洞、奇石、古松等當地的王帽山風光,上格村的旅遊資源優勢一下凸顯出來。“和村里所有人一樣,我期待著有生之年能親眼看著水庫建起來。”蘇聰明滿懷期待。有人對他說,水庫一旦開建,他可能要離開這裡。“這樣也好啊,遷到城裡,我就去找一家工廠當門衛,一個月領幾百塊錢養老。”
雲溪村主任:早建早安排 村民希望成市民
“我們希望大水庫規劃建設早日定下來,這樣村里也好因時制宜地安排工作。”劍斗鎮雲溪村委會主任鄭東說,當地村民都希望大水庫儘快建成,也改善改善目前的工作生活狀況。鄭東說,雲溪村是一個生態保存完好的茶村,除了茶園,還有大片的山林。村民的主要收入來自茶葉,人均收入上萬元。
自從建設大白瀨水庫的訊息傳出後,村民對水庫進展都很關心。水庫的進展將影響著村裡的工作安排。比如,上周,村里召集村民代表開了一個會議,就村幼稚園建設進行了討論。13個村民代表中11人希望緩一緩。畢竟,水庫建成,村莊被淹,耗資200萬元的幼稚園也就沒有必要建設了。
鄭東說,雲溪村雖然物產豐饒,風景優美,但畢竟是山區茶村,條件有限,如果建水庫,村民移民到城關,將從農民轉換成市民,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面都將得到極大改善。當然,如果能將村裡的山林保存下來,繼續留給村民更好。
茶商:支持建水庫 希望安置合理
記者在安溪劍斗鎮區走訪了解到,一些村民、茶商表示,他們已知道建設大白瀨水庫這回事。“建水庫是大好事,我們都支持。當然,我們也關心我們的移民安置情況,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妥善解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陳有利是劍斗鎮東陽村村民。他在劍斗鎮區的公路邊開了一家茶店,生意不錯。提起大白瀨水庫,他說,建水庫是很好的一件事,大家都知道了。對於他們茶商來說,移民不是大問題,他們到哪裡都可以做生意。如果搬遷到一個條件更好的地方,他們的生意也將有更廣闊的空間。
劍斗鎮:開發水上水下旅遊
一旦建設大白瀨水庫,安溪劍斗鎮受影響最大,按照規劃,需要遷移的村民達3萬人,16個行政村有8個村村民需移民他處。劍斗鎮黨委書記楊龍文在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移民問題將得到妥善安置,並且,針對大水庫的建成,他們也有規劃:利用水庫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
楊龍文說,一旦水庫建成後,現有的劍斗鎮區和部分茶園將被淹沒,劍斗鎮將出現一個碧波萬頃的大湖泊。
據介紹,大白瀨水庫一旦建成,劍斗鎮受淹的耕地將達8000多畝、林地9000多畝(包括茶園),需遷移村民3萬人(劍斗還有在外人口上萬人)。
楊龍文說,村民期待建水庫,因為這是一件利民的好事;而且劍斗地區地質災害比較嚴重,村民們也都希望借水庫建設的機會,遷移他處生活;村民們還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移民後,大家可能享受到更好的文化教育、醫療衛生服務等。
除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楊龍文認為,大水庫建成後,劍斗鎮的茶葉品質也將得到提升。
而更遠的構想是——“在大白瀨水庫投入建設前,我們開始規划水下‘獅城’,待大白瀨水庫建成後,輔以配套設施建設,水下旅遊則不再是夢!”楊龍文說,大白瀨水庫若建成,劍斗鎮將有8個村被淹,鎮區也在其中。“屆時,水面距離鎮區現所在地還有十幾米的水域空間。這部分空間如能充分利用,作為水下旅遊資源,定能吸引不少遊客。”此外,鎮裡圳下村有天然溫泉,將溫泉引到海拔高的地方,建個房子,開門即是碧波萬頃的湖泊,屋後是茶園,青山綠水間,還有天然溫泉……

規劃建設:延續半世紀的期待?

“大白瀨水庫項目建設並不是今年才提出來的。”縣政府副縣長王金章在接受採訪時說。他談到,早在上世紀我縣就把開發建設大白瀨水庫工程列入議事日程,曾分別於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次就白瀨水庫建設進行了初步規劃設計。
1995年,我縣第三次啟動對白瀨水庫建設的規劃,委託電力部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對白瀨水電站進行設計,設計完成《福建安溪白瀨水電站初步設計報告》。
2011年,中央“1號檔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出台後,為大白瀨水庫的進一步規劃建設,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為更好對接中央1號檔案,落實省委、省政府對加快重大水利項目建設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省、市、縣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大白瀨水庫項目前期工作。
元月12日,縣委、縣政府召集相關部門前往白瀨開展庫區實地初步調查,調查組冒著嚴寒,頂著大風還一路登上王帽山,俯瞰白瀨水庫。
元月18日,市發改委、市水利局及部分專家召開大白瀨水庫及建設方案初定方案會議,擬定正常水位以下庫容為6億立方米方案,水庫水位為272米。
元月28日,省發改委、省水利廳以閩發改農業﹝2011﹞59號文把大白瀨水庫前期工作列入2011年重大大中型蓄水工程項目……
近半個月時間,項目建設的各項前期工作火速開展起來。也就在2月17日,縣委、縣政府以安委﹝2011﹞9號、10號文迅速成立了大白瀨水庫前期籌建工作領導小組及大白瀨水庫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我們積極貫徹落實上級的指示精神,組織人員馬上投入前期準備工作。”大白瀨水庫前期籌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縣水利局局長李木成說,下一階段,將抓緊時間專題向省水利廳領導及相關處室匯報安溪大白瀨水庫前期工作開展情況,爭取在項目立項、資金方面給予支持,並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時間節點,聘請有資質單位開展晉江西溪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審查,以最快的速度進行項目建議書編制。
與此同時,通過各方呼籲,建議將安溪大白瀨水庫儘快列入我市“十二五”建設項目,上報爭取省、國家立項支持,加快推進水庫前期工作。

現實需要:數億庫容解水困?

“從泉州大局出發,建設大白瀨水庫有利於破解制約泉州經濟發展的水資源瓶頸。”王金章說,水資源已成為泉州第一戰略性資源。泉州以占全省8%的水資源養育了占全省20%的人口,支撐了全省27%的地區生產總值。全市人均水資源量僅占全省人均的40.3%,根據水資源需水預測,到2020年,泉州將嚴重缺水。
泉州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泉州現有大大小小水庫總庫容量為15億立方米,無法完全滿足日益增加的用水需求。泉州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豐水期一般集中在每年4月至10月,水資源相對較多,而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為枯水期。
“大水庫一年就等於給安溪、大泉州,乃至金門蓄了滿滿二大缸水。”小白瀨水電站負責人劉少東一語道破了大水庫的作用。西溪上游現有的小水庫蓄水量低,調節能力不足,所以目前整個西溪流域在飲水功能的作用上並沒有發揮出來。大白瀨水庫的建設將發揮“枯水期放水,豐水期蓄水”的作用,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泉州雖是沿海城市,但由於降雨呈現秋冬少雨,春夏多雨的特點,所以泉州地區是季節性缺水,淡水資源的調節能力顯得尤其重要。據劉少東介紹,西溪上游受雨面積1035平方公里,年水徑流量達11.1億立方米,大水庫建成後,最大庫容達8億立方米,日常庫容5~6億立方米,一舉成為泉州最大的水庫。這對於缺少淡水資源的泉州將是最為強勁的補充。

未來展望:高峽出平湖?

“除供水外,從防洪減災考慮,建設大白瀨水庫對晉江西溪下游的防洪安全起保障性作用。”王金章說,目前,整條西溪幹流沒有一座控制性的大中型防洪工程,大白瀨水庫建成後,可以防洪消峰、錯峰,確保晉江西溪下游安全。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水庫功能主要包括了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建水庫也要符合幾方面的要求,包括投資小、移民少,符合地質要求,充足水源保證,還有大壩建設要穩定堅固等。從整個大泉州來看,晉江上游的西溪比較符合條件。
晉江上游分為東溪、西溪。目前,山美水庫已將東溪的水攔蓄起來了,而西溪流域面積和流量都比東溪大,其流域面積占晉江流域的3/5。西溪上游目前還沒有控制性的大水庫,有必要在西溪上游建設一座大型水庫,因此這個地點就選擇在了西溪上游的安溪白瀨鄉。
高峽出平湖。上格村位於白瀨鄉海拔450米,大白瀨水庫建成後,將使得原本山高路遠的上格村一下子在家門口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造湖”,加上原本所擁有的天然洞、奇石、古松等秀麗的王帽山風光,上格村的旅遊資源優勢一下子凸顯出來。“村民們可以搞搞農家樂,可以搞搞生態茶園……”在上格村黨支部書記許玉寶的眼中,一幅美好願景如在眼前。

連結?

小白瀨水庫?

:位於晉江西溪上游,我縣白瀨鄉境內,始建於2000年,2002年竣工,壩址以上流域面積1035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200多萬立方米,調節庫容68萬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93.5米。大壩24小時有人值班。水庫邊的白瀨水電站,為西溪流域內一級水電站。水電站裝有2台1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2萬千瓦,年發電累計4000小時,8000萬多千瓦時,2010年上繳利稅530多萬元。

大白瀨水庫?

:規劃中的壩址初步定在目前的小白瀨水庫壩址附近。規劃壩址以上集雨面積103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5.2立方米/秒,徑流總量11.1億立方米,規划水庫正常蓄水位為272米,大壩高110多米,相應庫容為6億立方米,調節庫容5.6億立方米,調節特性為多年調節水庫。大白瀨水庫投資匡算為100億元。一旦建成,其數據將全面超越山美水庫,一躍成為泉州市最大的水庫。根據規劃,大白瀨水庫一旦開工建設,主要將涉及我縣白瀨、劍斗兩個鄉鎮。

山美水庫?

:位於海峽西岸中部、福建省四大江之一的晉江支流東溪中游南安市境內,是省水利廳管轄庫容最大的水庫,是泉州市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集雨面積1023km2,多年平均來水量14億m3,總庫容6.55億m3。正常蓄水位96.48m高程,相應庫容4.72億m3,具有近多年調節功能。30多年來,山美水庫為泉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一方面為保障泉州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水資源支撐;另一方面承擔防洪調度重要任務,汛期蓄水削峰錯峰,保護下游200多萬人口生命財產安全,被譽為“泉州人民的生命庫”和“泉州的生態調節器”。

千島湖(新安江水庫)?

:位於浙江省淳安縣境內,1959年建造,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製設備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新安江水力發電站攔壩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是國家一級水體,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44處國家級風景區之一,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千島湖景區總面積982平方公里,其中湖區面積573平方公里,因湖內擁有星羅棋布的1078個島嶼而得名。千島湖湖形呈樹枝型,湖中大小島千餘個;庫壩高108m,壩長462m,流域面積10480km2,總庫容178.4億立方米。千島湖旅遊起步於1982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確立了國內湖泊旅遊典範的地位。千島湖成功經驗在於“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並依託環境優勢大力發展休閒度假產業,成功走出了一條把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道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