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湖鄉

沱湖鄉

沱湖鄉地處五河縣城西北3.5公里的城鄉結合部,東臨104國道,南靠五固公路和澮河水運線,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該鄉現轄5個村,其中3個漁業村,2個農業村,境內擁有6萬畝沱湖大水面,另有2.5萬畝灘涂窪地,不但是皖北最大的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而且曾因年產10萬隻沱湖綠頭野鴨而名揚海內外。沱湖的綠頭野鴨個小、肉香,曾由縣外貿統一組織遠銷東南亞及歐美等地。

基本信息

(圖)沱湖鄉沱湖鄉

沱湖鄉地處五河縣城西北3.5公里的城鄉結合部,東臨104國道,南靠五固公路和澮河水運線,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該鄉現轄5個村,其中3個漁業村,2個農業村,境內擁有6萬畝沱湖大水面,另有2.5萬畝灘涂窪地,不但是皖北最大的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而且曾因年產10萬隻沱湖綠頭野鴨而名揚海內外。沱湖的綠頭野鴨個小、肉香,曾由縣外貿統一組織遠銷東南亞及歐美等地。

簡介

(圖)沱湖鄉沱湖鄉

沱湖鄉是皖北最大的水產品生產基地之一,沱湖湖岸彎曲,淤泥深厚,水質清新、無污染(水質優於Ⅱ類接近I類水的標準),湖底水草豐茂,浮遊動植物種類較多,供餌力強,天然的水資源環境為優質的魚蝦蟹的生長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魚蟹蝦從苗種供應到上市商品的生產,各種生產設施完備,全鄉有魚苗場一處,大水面2萬多畝、圍欄網3萬畝,網箱 500多畝,連片精養種、成魚塘1000多畝,稻田養殖1300畝,其水產品年產量為10000多噸(名特優水產品占30%左右),產值6000多萬元,漁業產值占全鄉農業產值的40%左右。其四季分明、季風氣候顯著,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光熱水資源較為豐富。

水產養殖

(圖)沱湖鄉沱湖鄉-養殖

沱湖鄉有魚苗場一處,大水面2萬多畝、圍欄網3萬畝,網箱500多畝,連片精養種、成魚塘1000多畝,稻田養殖1300畝,其水產品年產量為10000多噸(名特優水產品占30%左右),產值6000多萬元,漁業產值占全鄉農業產值的40%左右。沱湖漁業資源豐富,已採集的魚類標本有39種,分屬7目14科,有蝦類8種、蟹類2種、龜鱉類2種。魚類大多數以定居性為主,少部分為洄游、半洄游和溪流性魚類,隨後又引進推廣了羅氏沼蝦、淡水白鯧、吳郭魚、史氏鱘等一系列名特優新品種,不斷調整充實全鄉的水產品養殖結構。沱湖主要的上市魚類產品有青、草、鰱、鱅等四大家魚,野生烏鱧(黑魚)、鱖魚、鯿鯧等名特優魚類,及絨螯蟹、大青蝦、紅螯螯蝦、中華鱉等名特優水產品,尤其以絨螯蟹、大青蝦為龍頭的主打產品,其年常產分別穩定在蟹20萬斤、蝦10斤以上,名特優魚類中的烏鱧鱖魚其年常產均在5萬斤以上。沱湖蝦、蟹以其原始的自然生長環境,特有的品質、風味,暢銷周邊市場。為保護沱湖產地的優質品,使沱湖走向市場、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沱湖、支持沱湖,沱湖的大宗水產品現均已申請註冊“沱湖牌”,並被省政府命名為名牌系列產品,購水產品認準“沱湖牌”已成為周邊消費者對水產品消費檔次的普遍追求。

沱湖水產品簡介

(圖)沱湖鄉沱湖鄉-打漁

沱湖青蝦:青蝦,學名日本沼蝦,它是一種廣溫性動物,能忍耐不低於0℃的水溫,主要生活在湖泊、水庫、池塘、江河等淡水水體中。。

沱湖螃蟹:螃蟹,學名中華絨螯蟹。河蟹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是傳統的食療方劑。

沱湖鱖魚:鱖魚屬鱸形目,魚旨科魚類,又名桂花魚,季花魚。是典型的肉食性兇猛魚類,它肉質細嫩、厚實,肉中少刺,營養豐富,每100克魚肉中含蛋白質18.5克,脂肪3.5克,鈣、磷、鐵等礦物質含量較高。

(圖)沱湖鄉沱湖鄉-養殖業

河豚:河豚魚為底層肉食性淡水魚類,主食貝類、甲殼類和小魚,具有脹腹保護、鑽沙、閉眼、咬尾、嘔吐等特異生理反映及習性。

溝鯰:溝鯰,學名斑點叉尾魚回,原產於美洲,我國於1984年首次由湖北水科所引進,該魚耐低溫、適應範圍廣、較耐低氧、抗病能力強。

黃魚:黃魚回是一種溫水性淡水魚類,該魚食性雜、底棲耐低氧,適溫範圍在0-38℃,生長攝食溫度為5-36℃,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1-29℃,對周圍生態環境變遷適應性較強,貪食、生長快,當年可達個體500克左右的商品魚。

扣蟹:由河蟹大眼幼體在淡水中培育而成,沱湖每年自身培育扣蟹900萬隻。

沱湖烏鱧:烏鱧,又名黑魚,它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耐低氧、耐溫差、耐飢餓,對水質、水溫等不良環境適應能力強,喜棲息於水草茂盛的靜水或水流緩慢的湖泊、沼澤、池塘等不域中。

甲魚:俗名團魚、王八,是一種用肺呼吸的淡水雜食性變溫動物,它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含量較高。

(圖)沱湖鄉沱湖鄉-曲橋

黃魚桑魚:又名魚央魚,其肉質細嫩味美,沱湖年產野生黃魚桑魚10噸左右。

沱湖野生鯿魚:該魚成魚個體大、味美,營養價值較高,沱湖年產野生鯿魚15噸左右。

沱湖野生泥鰍:沱湖是皖北最大的河跡窪地形淡水湖泊,常年水位1米左右,淤泥深厚,適宜泥鰍生長。。

沱湖千頭魚:千頭魚,又名羅漢魚,產於五河沱湖,為小型魚類,一般體長不超過5公分,生長於沿湖淺水草叢中。

沱湖野生鴨蛋:產於五河沱湖,當地沿湖灘涂廣闊,葦蘆叢生,野鴨成群,野鴨蛋殼綠、個小、黃大。營養豐富,具有滋陰防癌功效。

野生動物產業

(圖)沱湖鄉沱湖鄉-養殖基地

沱湖已採集的野生動物有21目46科99種,其中鳥類13目8科68種。鳥類中留鳥類9種,旅鳥和冬候鳥59種,其中有許多珍稀鳥類,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白鸛大鴇,二級保護動物灰鶴鴛鴦白尾鷂等,在不同季節成群結隊地出現在沱湖中游弋。沱湖是全省重要的媒鴨生產基地,年生產媒鴨10萬多隻,每年秋冬之交,大批的野鴨到沱湖中越冬,經沱湖周邊民眾長期的捕獲飼養,馴化出的綠頭野鴨——媒鴨,更是名聞遐邇。媒鴨以天然的蚌螺蝦為食,其肉質細嫩,野味十足,鴨制食品(如鴨舌、鴨爪等)暢銷沱湖周邊及省內外市場,已成為本地年節假日人們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沱湖媒鴨蛋更是以其個小、皮綠、滋補而獨樹一幟,以高出普通鴨蛋一倍的價格,一度成為市場脫銷貨。 沱湖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沱湖南有江總書記視察地——屈台村,西有台子山石器遺蹟,東有古虹縣遺址,西南有漢五台霸王城等,歷史文化悠久。湖區現有以一艘200多萬元多功能樂園船為核心的集旅遊、垂釣、娛樂、休閒、餐飲、服務於一體的沱湖樂園一處,古色古香的沱湖旅遊碼頭和長城般的綿延百里的沱湖圍湖大堤構成發展旅遊業一定的基礎。

沱湖鄉簡史

(圖)沱湖鄉沱湖鄉-民房

沱湖鄉現有(2002年)5個村,2994戶,12495人。其中3個漁業村,1425戶,5124人,是以漁民、漁業生產為主的鄉鎮。建國前,沱湖鄉漁業生產歷史悠久,但處於自然、無組織狀態。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全縣有漁民208戶,1448人。民國8年(1919年),漁民有小板船60隻,小梢斗80戶,漁具有麻網130隻。民國17年(1928年)全縣有漁民680戶,1675人。當時漁民缺乏組織,捕撈以個體為主,漁具也限於簡單、小型。建國後,本縣漁業生產進入有組織階段。1952年成立水上鄉,按水域劃分為6個捕撈大隊。其中以沱湖為生產基地的沱湖大隊、定居大隊。以香澗湖為生產基地的有澮河大隊、澮光大隊。以天井湖為生產基地的有天井大隊。以淮河為生產基地的有淮河大隊。1992年,為了加大對沱湖的開發力度,把沿湖的莫圩、大李、彭集、黃李、李咀、單莊、圩後、大崗、西壩口、高咀、三周、訾湖、沱光、單灘、新莊、大黃、孫湖、郭湖、阮圩、、蘇圩、南陽等21個農業村劃歸水上鄉,並更名為沱湖鄉,當時全鄉有人口39011人,戶數9625戶,耕地4.2萬畝,其中漁業村6個,總戶數1394戶,5004人。2001年在並村工作中,將全鄉27個村合併為13個,其中6個漁業村合併為3個村。2002年全縣鄉鎮區劃調整,把沿湖的8個農業村分別劃給申集鎮、雙忠廟鎮,沱湖鄉保留澮河、淮河、沱湖3個漁業村和西壩口、大崗2個農業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