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阿魏丸

沉香阿魏丸,中醫藥方,用於胃心痛,腹脅虛脹,胸膈不利,痰逆不思食,嘔吐酸水。

基本信息

方劑1

【別名】石一、九號坎象方
【處方】五靈脂1兩,廣皮1兩,青皮7錢,天仙子7錢,薑黃7錢,蓬術7錢,三棱7錢,枳殼6錢,白豆仁5錢,烏藥5錢,木香2錢,沉香2錢,阿魏1錢。
【製法】水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痧氣壅,血阻,昏迷不醒,偏身沉重,不能轉側。
【用法用量】石一(《痧書》卷下)、九號坎象方(《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
【摘錄】《痧脹玉衡》卷下

方劑2

【處方】沉香(銼)、木香、丁香、蓽澄茄茴香子(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乾薑(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檳榔(銼)、阿魏(醋和面裹煨熟,去面,研)各等分。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研丹砂為衣。
【功能主治】胃心痛,腹脅虛脹,胸膈不利,痰逆不思食,嘔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炒生薑鹽湯或溫酒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五十五

方劑3

【處方】沉香3分,木香3分,芎半兩,當歸(銼,焙)半兩,蓬莪術(炮)半兩,陳橘皮(去白,焙)半兩,延胡索半兩,檳榔(銼)半兩,吳茱萸(醋浸1宿,炒)半兩,益智仁半兩,桂(去粗皮)半兩,白朮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乾薑(炮)半兩,草豆蔻(去皮)半兩,阿魏1兩半(瓷器中醋浸1宿,生絹濾去砂,入面煮糊)。
【製法】上藥搗羅十五味為細末,用阿魏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丹砂為衣。
【功能主治】脾胃冷熱氣不和,食毒,脾胃中宿積。
【用法用量】每服5-7丸,以生薑、橘皮湯送下;血氣,以溫酒醋湯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方劑4

【處方】沉香(銼)半兩,阿魏(研)半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半兩,檳榔(銼)半兩,蓬莪術(炮,銼)半兩,青橘皮(去白,米醋炙)1分,吳茱萸(醋炒)1分,青木香1分,茴香子(炒)1分,硇砂3兩(細研,湯泡,紙濾取清,入銀石器內煎成霜,研入藥)。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臟風虛勞氣,奔沖悶亂。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炒生薑鹽湯送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五十二

中藥方劑之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沉香附子湯
沉香不二丸
沉香三味散
沉香萬應丸
沉附膏
沉香附子丸
沉茄止疝散
沉苓丸
沉蘇飲子
沉蘇湯
沉水膏
沉檀香茶餅
沉檀快膈丸
沉香阿魏丸
沉香化氣丹
沉香金粟散
沉香勻氣散
沉香利膈丸
沉香分消丸
沉香內補丸
沉香鬱金散
沉香養脾湯
沉香養脾散
沉香養脾丸
沉香養氣丸
沉香保生丸
沉香交泰丸
沉香烏藥煎
沉香烏藥丸
沉香大補丸
沉香大腹皮湯
沉香通氣丸
沉香大腹散
沉香透膈湯
沉香聖餅子
沉香固元散
沉香透膈丸
沉香四寶丹
沉香四倍丸
沉香和血丸
沉香和中丸
沉香蒺藜丸
沉香化痰丸
沉香枳殼散
沉香末子
沉香蓽澄茄湯
沉香既濟丸
沉香斷紅丸
沉香磨脾湯
沉香快脾丸
沉香茯苓丸
沉香歸附散
沉香開隔散
沉香延齡散
沉香蓯蓉煎丸
沉香舒郁丹
沉香至珍丸
沉香定痛丸
沉香安神丸
沉香如意丸
沉香天麻煎
沉香至寶丸
沉香石斛湯
沉香石斛丸
沉香百補丸
沉香百消丸
沉香琥珀散
沉香膏
沉香理氣湯
沉香豬肚丸
沉香牡丹丸
沉香煮散
沉香煎丸
沉香煎
沉香爛積丸
沉香羌活湯
沉香羊肉丹
沉香消積丸
沉香續斷丸
沉香海金砂丸
沉香活血丸
沉香紫蔻丸
沉香永壽丸
沉香水煮散
沉香檳榔湯
沉香紫菀丸
沉香桃膠散
沉香紫桂丸
沉香降氣丹
沉香神曲煎
沉香陳曲丸
沉香丸
沉附湯
沉香溫胃丸
沉香消痞丸
沉香磁石丸
沉香大腹皮散
沉香大丸
沉香四磨湯
沉香半夏湯
沉香曲
沉香散
沉香檳榔丸
沉香廣聖散
沉香導氣散
沉香桂附丸
沉香天麻湯
沉香琥珀丸
沉香溫脾湯
沉香湯
沉香磨脾散
沉香蓽澄茄散
沉香快氣丸
沉香導氣丸
沉香降氣丸
沉香化氣丸
沉香化滯丸
沉香內消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