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北瀕長江,南傍鄱陽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之美稱。占地面積500平方公里。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曾這樣讚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江西廬山地質公園內發育有地壘式斷塊山與第四紀冰川遺蹟,以及第四紀冰川地層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層剖面。截止2010年在廬山共發現一百餘處重要冰川地質遺蹟,完整地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岩體、搬運岩石、沉積泥礫的全過程,是中國東部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特徵的歷史記錄。與歐洲阿爾卑斯地區及北美地區第四紀冰川活動特徵有許多相似之處,具有全球對比意義,對研究全球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發展史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是2004年中國第一批八處國家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的公園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北瀕長江,南傍鄱陽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之美稱。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曾這樣讚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廬山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

早在1982年,廬山就被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6年12月,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2月,廬山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5年1月9日,“國際地質公園和社會經濟發展促進會廬山辦事處”、“亞洲地質公園網路辦事處”等兩大機構落戶廬山。是世界上唯一同時擁有“世界文化景觀”和“世界地質公園”榮譽稱號的世界級名山。

廬山地質公園位於江西九江市,總占地面積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蹟類型為地質地貌、地質剖面。

地質公園內發育有地壘式斷塊山與第四紀冰川遺蹟,以及第四紀冰川地層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層剖面。迄今為止,在廬山共發現一百餘處重要冰川地質遺蹟,完整地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岩體、搬運岩石、沉積泥礫的全過程,是中國東部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特徵的歷史記錄。與歐洲阿爾卑斯地區及北美地區第四紀冰川活動特徵有許多相似之處,具有全球對比意義,對研究全球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發展史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以伸展構造為主體,伴隨廬山出現的斷塊山構造和變質核雜岩構造,組成了廬山地學景觀的又一特徵。受新構造運動作用,廬山孤山屹立,大構造巍峨壯觀,小構造千姿百態。廬山變質核雜岩構造十分出眾,與世界標型變質核雜岩具有對比性,廬山南麓出露有25—18億年前的早元古代“星子群”變質雜岩地層,載入了《中國地層典》。

地貌

位置境域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廬山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牯嶺鎮,總占地面積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蹟類型為地質地貌、地質剖面。

地質

以伸展構造為主體,伴隨廬山出現的斷塊山構造和變質核雜岩構造,組成了廬山地學景觀的又一特徵。受新構造運動作用,廬山孤山屹立,大構造巍峨壯觀,小構造千姿百態。廬山變質核雜岩構造十分出眾,與世界標型變質核雜岩具有對比性,廬山南麓出露有25—18億年前的早元古代“星子群”變質雜岩地層,載入了《中國地層典》。

地貌

廬山地質公園及周邊地區的地質地貌類型,包括:侵蝕構造地貌、構造侵蝕剝蝕地貌、岩溶侵蝕構造地貌、冰川地貌、流水侵蝕堆積地貌五種類型。
地質公園內,地貌形態組合特徵,由上而下依次為:中山—低丘—崗地—平原,因是斷塊山,所以缺少低山-丘陵單元。地貌成因類型以冰蝕地貌為主體,而且最具特色,其次是構造地貌及流水地貌。其總體特徵是冰蝕地貌、構造地貌、流水地貌互相疊加而成的多成因複合地貌景觀。

氣候

廬山位於北亞熱帶季風溫濕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達1833.5毫米,霧日達190.6天。廬山的年平均氣溫為11.5°C,最高可達32°C,最低為-16.8°C。具海洋性氣候特徵。

歷史文化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廬山既是中國山水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又是以陶淵明為創始人的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歷史上曾有1500多位知名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文人墨客來到廬山考察旅遊,留下了4000多首著名的詩篇及近千篇(幅)學術論文、遊記、畫卷,集中體現了廬山是中國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和歷史縮影。

蘊含中西的廬山建築文化馳名中外。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世界上20多個國家在廬山牯嶺建別墅近千棟。清涼秀美的廬山二十世紀初就被稱為“萬國公園”、“世界村”。廬山的歷史遺蹟與人文景觀,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連的文化景觀。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高山流水形成了眾多的激流和瀑布,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宋代詩人蘇軾曾發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廬山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每年7月-9月平均氣溫16.9度,良好的氣候條件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在十九世紀末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長久以來,人們在這裡創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公元前126年,司馬遷“南登廬山”,並將“廬山”載入《史記》。東晉陶淵明謝靈運等一批文化名人,在廬山進行了大量的文學藝術創作活動,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後,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等1500多名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相繼登臨廬山生活、遊覽,寫下4000餘首讚頌廬山的詩詞歌賦。

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東林寺,首創觀像念佛的淨土法門。代表了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除此之外,廬山藏傳佛教、道教的寺廟和道觀多所,有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教堂多座。是一座集6教為一身的宗教名山。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的廬山白鹿洞書院更代表了理學家家朱熹的興復和中國近世七百年的理學大趨勢。朱熹稱讚這裡是個“無市井之喧,有山泉之勝”的好地方。

上世紀三十年代,地質學家李四光在廬山首先發現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從而創立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廬山出現了美、英、俄、法、日等20多個國家風格的別墅近千幢。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廬山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夏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三次登上廬山,主持召開了世人矚目的三次重要會議。

聯合國專家在廬山成功申報世界遺產時,評價廬山:廬山的歷史遺蹟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

聯合國地科聯專家在廬山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時對廬山給於了高度的評價:奇秀廬山,飛峙江湖,蒼潤高逸、俊偉詭特。典型的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遺蹟,珍貴的變質核怵岩構造、壯觀的複合地貌綜合了極高的地學價值。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學術研究作用。廬山地質公園是地質遺址和歷史、文化、植物、名勝的完美結合。

1996年,廬山成功申報了世界文化景觀,2001年04月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2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評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景區景點

景點

觀音橋景區
觀音橋景區座落在廬山南麓的國家森林公園之中,東面有廬山第一奇峰五老峰,西面有廬山主峰漢陽峰,北面有神奇的太乙峰,南面有煙波浩渺的鄱陽湖。景區集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自然風景區於一體。整個景區隱藏在原始叢林之中。
號稱“江南第一古橋”的千年國寶--觀音橋,橋長19.4米,橋寬4.8米建於公元1014年,它以雄偉的氣勢橫跨在廬山的大峽谷----棲賢大峽谷之中,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代著名茶聖陸羽品定的“天下第六泉”;明朝第一畫家唐伯虎曾在這裡畫出了著名“三峽襉橋圖”(今觀音橋);1961年周恩來總理來到觀音橋與放牛娃小周桂花,留下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國民黨首腦蔣介石夫婦讚嘆觀音橋風水,並在此建立了行宮,現行宮內的展覽館,展示了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圖片資料;行宮前有蔣宋夫婦親手栽培的“夫妻樹”;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巨幅石刻—“墨子篇”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地面石刻之一。別稱“三峽澗”的棲賢大峽谷是產生於幾百萬年前由地質運動形成的第四紀冰川遺蹟、大峽谷里的清泉激流沖成了二十四潭;如玉淵潭、浴仙潭、金井潭等。
觀音橋景區也是佛教聖地,橋的西面有專門供仰觀音菩薩的慈航寺,橋的北面有千年古剎棲賢寺,是廬山佛教的五大叢林之一。
鐵船峰
鐵船峰俗稱“桅桿石”,與龍首崖隔澗相望。一天在建康(今南京市)邀請許遜等人,席間讓人釋夢。言昨晚夢一木破,問是否吉祥。許遜等人知其用心,便釋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輕舉妄動“。王敦聽後不悅,暗起殺心。許遜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來,幸好許遜學有法術,呼來二龍挾船開飛,並告誡眾人緊閉雙目,不得窺視。當船飛臨廬山紫霄峰上空時,雲霧迷漫,船底擦著樹梢沙沙作響,舟人奇而竊視,二龍突然離去,船隨即墜於紫霄峰下的石門洞旁,而成為鐵船峰。
1992年在鐵船峰頂建有靜觀亭及近人石刻等。
天橋冰溢口
天橋冰溢口位於西谷U形谷與錦秀谷冰川U形谷之間。西谷中的冰流從天橋冰溢口流入錦秀谷中。冰後期流水再將冰溢口侵蝕威一個天生石橋,天橋於630年前垮塌。
石門澗冰坎
石門澗,長約3000米,寬200餘米,谷地呈槽狀,亦是冰川谷。在其出口處,由基岩及其上覆的冰積物組成一橫亘於谷中的門檻,形成冰坎地形。石門澗,水系發育豐沛,有急湍奔瀉的石門澗瀑布。
鼻山尾(鞋山)
聳立在鄱陽湖中的孤島,高約90米,由石灰岩構成,東高西低,四周懸崖絕壁。山如鞋行,仿佛是"鄱陽仙子"失落在湖中的一隻青緞繡花鞋,又宛如仰臥湖面上人的鼻子。地質上把這種特殊的冰川地貌,稱為鼻山尾。
蘆林湖
蘆林湖位於海拔1040米的東谷蘆林盆地,故又稱東湖。四周群山環抱,蒼松翠柏,景致優美。此處原是蘆草叢生、野獸出沒的蘆林谷地,介於玉屏、星洲兩峰之間。1954年在二峰間築壩蓄水,次年建成。大壩高32米,長120米,寬12米,全湖面積約9萬平方米,蓄水120萬立方米。內則分別用作汲水塔和溢洪道。蘆林湖所蓄之水為廬山牯嶺鎮1.3萬居民的主要水源。
從黃龍寺沿石階曲徑上行約20分鐘,便到蘆林大橋。
從蘆林大橋北行不遠,就到廬山中央小盆地,這裡有宮殿式建築廬山博物館,有設備現代化的廬山大廈以及人民劇場等。
五老峰
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它根連鄱湖,峰尖觸天,海拔1358米。
五老峰陡峭挺拔,其東南面絕壁千仞,陡不可攀,而西北坡地勢較緩,遊人可循小道爬坡登山。唐朝大詩人李白曾在這裡留下一首千古絕唱: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仙人洞
仙人洞是震旦紀砂岩中的一個潛蝕洞。砂岩層面平緩,傾的劈理面,有一組陡且有一條小斷層,流水沿斷層及裂面潛蝕崩塌成洞。洞寬約4米、深12米,是道教活動聖地。
景觀
西谷冰川U形谷
廬山上保存較好的冰川U形谷主要有:王家坡U谷、大校場U谷、東谷U谷、西谷U谷、七里沖U谷、石門澗U谷、長壠澗U谷等。[1]
王家坡U谷:位於廬山NE,大月山刃脊與小天池-大寨山刃脊之間。U谷長達4000米以上,寬約700米,谷底源頭高程約為800~1000米,前緣高程約為200米。橫斷面呈U字形,縱斷面略呈階梯狀,上段相對較窄,下段相對加寬。U形谷內偏NW側的谷側有小型V形谷疊加。谷底有一個中磧壠,其中有冰磧物殘存。U形谷內,最近又發現有較為典型的冰川條痕石。冰川條痕石的漂礫直徑大於5米,略成五角形,由堅硬緻密的石英砂岩構成,其上共發現有5條冰川條痕。冰川條痕長約5~19厘米、寬約0.7~1.5厘米,深達0.5~3厘米,條痕窄而深,痕壁光滑,條痕長軸方向大體一致但又有所不同,總體方向與U形谷長軸方向一致。[1]
大校場U谷:位於女兒城刃脊與長埂刃脊之間,谷底源頭高程約為1350m,谷口高程約1100米,長約3000米,寬約170米,殘存深度僅為30~50米。U谷末端接蘆林冰窖,有冰川堆磧物,底部發現有冰川作用擠壓和碾磨而成的岩粉。1986年國際第四紀聯合會秘書長施魯克特博士(蘇黎士理工學院教授),在此也曾發現有炮彈狀和熨斗狀的礫石及冰川條痕石,他認為與阿爾卑斯地區的冰川沉積的特徵是完全一致的。
石門澗U谷:位於黃龍寺冰窖的下端,儘管該U谷受後期流水破壞較為嚴重,但仍能辨認出冰川U谷的基本特徵。谷底介於800~400米之間,U谷長約1200米,縱斷面呈較為典型的階梯狀,冰階、冰盆相間排列。在石門澗瀑布的百丈梯處是一個冰階,之下是一個冰盆遺蹟,釣魚台石門銜日處曾是一個冰階及冰坎遺蹟,之下的文竹精舍又是一個冰盆遺蹟,冰盆中心尚有冰磧泥礫堆磧成的底磧小丘,再向下就是著名的石門澗冰坎。冰坎長約320米,寬約80米。冰坎中部的馬鞍形凹地應是冰坎的風口,冰坎的SW端現代河谷處應是冰坎的水口遺蹟。冰坎外是一個冰階,再向下就是學窪盤谷。
冰窖
廬山上的第四紀冰窖遺蹟保存較好的有:蘆林冰窖、黃龍寺冰窖、三逸鄉冰窖、窯窪冰窖。構成冰窖的岩石均為南華紀含礫砂岩。
蘆林冰窖:即蘆林湖盆所在地,恰位於大校場U谷的下方。冰窖長約1300米、寬約750米,底部高程約1000米,略向NW傾斜。在改造成人工湖之前的公元初期,還尚是一個高山天然湖泊,並發現有冰磧紋泥,在蘆林大橋處,尚有冰坎遺蹟殘存。
三逸鄉冰窖:即現今的廬山植物園所在地。冰窖長約720米,寬約410米,深約150米,冰窖底的高程約為1000米。出口處向NE微傾,在望鄱亭之下尚有冰坎殘留遺蹟。
西谷冰桌
冰桌又稱為冰台,是指在U形谷中或山麓地帶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礫橫置於其它冰川漂礫之上的現象。西谷冰川U形谷中的冰桌,下部的巨大漂礫長8.9米、寬6.1米、高4.5米;上部的巨大漂礫長5.6米、寬4.5米、高2.9米。
岩溶洞穴
區域內已發現的主要岩溶洞穴有6處。彭澤的龍宮洞與廬山的猴洞為一類,系由5.6億年前的寒武紀泥質條帶石灰岩被溶蝕而成。已開發的龍宮洞規模巨大,鐘乳石內涵豐富多彩,洞長2.7公里,是一條別具特色的地下藝術長廊。猴洞正在開發,洞長近千米,其旅遊價值遠不如龍宮洞。九江縣已開發的獅子洞與龍洞及瑞昌新發現的橫港洞為一類,系由2.5億年前的早二疊紀厚層石灰岩被後期地下水溶蝕而成。獅子洞分三層,鐘乳石較發育,構成了40多個主要景點。龍洞位於湖口大橋西端,尚未開發。橫港洞規模巨大,有一定的開發遠景。九江縣已開發的湧泉洞,由中下三疊紀白雲質石灰岩被地下水溶解而成,洞體有三層,石筍、石柱、石幔、石簾樣樣齊全,構成了32個主要景點。
砂岩潛蝕洞府
此類洞府幾乎都位於廬山地區的震旦紀砂岩之中。厚層砂岩的層面常構成洞頂與底。洞壁大多由兩組X形剪下節理面構成。由於地下水的潛蝕作用在幾組剪下面的交匯處或小斷裂帶上使這種長石石英凝灰質砂岩遭到潛蝕而形成規模較小的洞體。例如仙人洞、鬼洞、木瓜洞,均屬此類。鬼洞的洞壁及洞頂還有許多水晶晶簇及單晶。
岩塊堆疊型洞府
此類洞府大多分布在廬山的懸崖陡壁之下,由崩塌的巨大岩塊堆疊而成。例如:凌霄洞、神仙洞、觀音洞、羲之洞、紫煙洞、五老洞、暗龍洞、龍雲洞等。此類洞府大多處於海拔400-800m的峭崖之下,自然環境十分優美,且常有古廟遺址及古樹名木藏於竹林之中,旅遊品位也較高。
溫泉
在廬山、雲山、九宮山、九嶺山腳下均發現有斷層型溫泉,唯以地質公園內黃龍山下的“星子溫泉”醫療價值最高。
星子溫泉早在宋代就已開發,曾稱為黃龍靈湯院。經考察研究,該溫泉中含有30多種微量元素,是一個典型的硫化氫氡泉,有著較高的醫療價值,與法國的“凡兒德百”溫泉、英國的“拜斯”溫泉屬同一類型,水質可與西安的華清池媲美。平均水溫62℃,每天可開採水量1063噸。星子溫泉療養院四周環境優美,早已是一個風景點。
上升泉
地質公園內有不少上升泉,大多是沿斷層帶分布的上升泉,例如:報春泉、甘露泉、養顏泉、桃花泉、清心泉,水質均較好,即有欣賞價值又有飲用價值。有些上升泉日流量達2200噸以上,且水質較好,例如海會的金竹泉,牧馬場的雲會泉及賽陽的冷泉。有些泉水雖流量不大,但水質甚好,例如觀音橋頭的招隱泉(天下第六泉)、五老峰下的白龍泉、齊聖泉、仙人洞中的一滴泉。東林寺及秀峰的聰明泉,名望較高,但水質不好。
古井
九江市內的浪井深14.7米,井水與長江水相溝通,長江漲水,井中起浪,系公元前201年灌嬰開鑿。
人工湖
永修與武寧縣間巨大的柘林湖水庫,面積約308公里,與浙江安徽間的千島湖十分相似,湖內的大小島嶼900多個,已初步開發成為水上旅遊區。此外,廬山頂上的蘆林湖、如琴湖,也是兩個重要的風景點。廬山下的石牛山水庫、南城水庫、觀音堂水庫、荊林水庫,規模也較大,對廬山的風景也起到了一定的襯托點綴作用。
連河湖
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是贛江的連河湖,湖底有贛江主河道,是一個典型的過水型湖泊。約在2050年前,由於梅家洲的出水對贛江入長江產生了頂托作用,再加上地殼的下沉,使贛江下段積水成湖,湖中尚有兩個西漢的古縣城遺蹟。星子縣之北的鄱陽湖曾是古“彭蠡澤”的一個組成部分。星子縣之南的鄱陽湖舊稱為落星湖,傳說湖區曾是一個隕石坑,老爺廟水下“魔鬼三角區”,有人認為與湖底高磁性的隕石有關。
這個面積達5500公里的連河湖,在冬季湖水面積僅500公里左右,形成了全國最大的濕地,每年冬季有236種38萬多隻候鳥到濕地過冬,全世界最為珍稀的白鶴98%來此地過冬。所以,鄱陽湖在夏季是理想的水上遊樂園,冬季是觀賞候鳥的旅遊勝地。
瀑泉碧潭
區域內有旅遊價值的大瀑布幾乎集中於廬山四周的懸崖地帶,尤以廬山東側更為發育。“匡廬瀑布,山川絕勝”名符其實,僅著名的瀑布就有20多條,集“形體美、空靈美、幻象美、動態美、聲韻美”為一體。廬山瀑布與雁盪龍湫、黃山石筍並稱“天下三奇”。廬山的瀑泉碧潭在空間形態結構上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上端有一個石門狀裂點,中間是瀑布主體,瀑下有一碧潭。
廬山多懸崖,植被發育,雨量充沛,溪流成群,瀑布也就特別發育。例如紅山窪一溝之中在800米溪流內竟有7條瀑布。規模最大的是三疊泉大瀑布,落差達150米。秀峰的黃岩瀑布,也早因李白的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而名揚天下。康王谷的谷簾泉瀑布水質最好,唐代的茶博士陸羽命名為天下第一泉。剪刀峽瀑布旁的岩石也呈剪刀狀褶曲(尖棱褶曲),烏龍瀑布旁的岩石構成一條天然的石龍狀扭曲,旅遊品位均甚高。
複合地貌
廬山的地貌景觀較為特殊,是一種多成因複合地貌景觀,依次由斷塊山構造地貌景觀、冰蝕地貌景觀、流水地貌景觀疊加而成。
晚白堊紀在古鄱陽湖形成的同時,形成了廬山斷塊山的雛形,至古近紀、新近紀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才形成了雄偉峻峭的廬山斷塊山。
300萬年之後的第四紀大冰期來臨之時,廬山曾產生過4次冰期,此種海洋性山麓冰川的刨蝕作用特彆強烈,在高大的斷塊山基礎上,形成了一系列冰蝕地貌景觀,刃脊、冰斗、冰窖、U谷、角峰等。
1萬年以來的冰後期,由於廬山雨量充沛,水系發育,在流水強烈侵蝕作用下,對斷塊山構造地貌及冰蝕地貌進行著強烈改造,形成了一系列獨特的流水地貌景觀,斷層崖,冰川刃脊變成了險峻的奇峰巉岩,U谷形成新的峰谷與峽谷,懸崖峭壁林立,異常雄偉壯觀,為大量瀑布形成奠定了基礎。
構造剝蝕與堆積地貌
廬山西部外緣的株嶺一帶的地貌,幾乎都是背斜處形成窪地、向斜處卻成為高山峻岭。堅硬的泥盆紀砂礫岩構成山嶺主峰,與湘西的張家界較為相似,但遠沒有張家界奇峭陡峻,所以其旅遊價值也遠不如張家界。
沿鄱陽湖濱及長江南岸有一系列晚更新世的沙山,例如:松門山、沙嶺山、老爺廟、梅家洲等地的沙山,是古贛江晚更新世的河床沉積物,後又經乾旱期的狂風吹揚到江岸的低丘山坡上堆積而成沙山,沙層厚達20米以上,形成了湖濱地帶特有的沙漠旅遊景觀,以沙嶺山、老爺廟兩地最為典型。
地質博物館
在蘆林湖畔,有一棟中西合璧的別墅式建築。那是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因房號是1號,故亦稱“蘆林一號”。別墅系1961年興建,單層平頂,中有內院,總面積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館館址。在廬山博物館內專門布設了第四紀冰川陳列室,收集陳列了大量的有關實物標本和圖片、文獻資料。1988年和1996年先後兩次改版,充實新內容。多年來,為來山地質科學家、大中專院校師生和廣大遊客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科研、教學與了解地學知識的場所。廬山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開園後,為向中外遊客全面介紹地質公園的地質景觀、地質科學史和其他景觀,進行地質科學和環保知識的教育,傳播地球科學知識,廬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在原“第四紀冰川陳列室”基礎上建立廬山地質博物館,進一步充實展覽內容,增加了“廬山地區地質歷史展”、“廬山複合地貌景觀陳列室”和“廬山國家(世界)地質公園多媒體光碟演示”等。廬山地質博物館現陳列有4個展室,其中《廬山地質演化史》展室52.7平方米,展線18.6米,《變質核雜岩與斷塊山的形成》和《複合地貌景觀》兩間展室,面積都是30.36平方米,展線前者是15.7米,後者為12.8米,《廬山第四紀冰川遺蹟》展室50.49平方米,展線24.56米。“廬山地質博物館”展標、“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展標及中英文前言都在《廬山地質演化史》展室外走廊牆壁上。

資源情況

植物資源

廬山山地自然環境的複雜性,提供了保存植物的古老類型和引種新的植物種類的有利的環境。因此,廬山有著豐富的植物種質資源和瀕臨滅絕的物種。廬山有野生植物2155種。首次在廬山發現或以廬山(牯嶺)命名的主要植物有40種。廬山植物園內引種已60餘年的金松,為世界著名的三大庭園樹種之一;歸宗寺的五爪樟,相傳為書聖王羲之手植,因而亦被稱為“羲之樟”。[12]

動物資源

廬山有著豐富的野生動物和珍稀動物。鳥類171種。廬山之麓的鄱陽湖還有世界著名的候鳥保護區。珍稀動物金錢豹分布於山麓山頂。廬山昆蟲有2000餘種。首次在廬山發現或以廬山(牯嶺)命名的昆蟲有33種。鄱陽湖魚類有139種。代表動物有大鯢(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棘胸蛙、蠑螈等。保護區內發現當代世界最大的鶴群,白鶴、白頭鶴等達4000多隻。[12]

水資源

廬山地質公園由於雨量豐沛,植被發育,山上的地表潛水及岩石裂隙水,斷層帶承壓水均十分豐富,共有20條主要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山下鄱陽湖或長江。各條河流的水量均很充沛,長年不斷,且水質較好。地質公園內的谷山湖、青山湖、落星湖均屬於鄱陽湖的組成部分,水量大,無污染。水資源極其豐富,正是廬山地質公園的一大特徵。

開發建設

1982年,廬山就被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6年12月,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4年2月,廬山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2005年1月9日,“國際地質公園和社會經濟發展促進會廬山辦事處”、“亞洲地質公園網路辦事處”等兩大機構落戶廬山。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是世界上唯一同時擁有“世界文化景觀”和“世界地質公園”榮譽稱號的世界級名山。

保護髮展

保護管理

廬山自古便受到歷代帝王和官方保護:公元404年東晉太尉桓玄下令沙汰沙門,“唯廬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簡之列”;明成祖降旨在廬山禁山;清朝政府在牯嶺設警察署。民國政府1911年在廬山設林業機構,1926年成立廬山管理局。
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設立了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和廬山自然保護區,廬山進入科學保護、有序開發新時期。廬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制訂了一系列保護規劃,對159個重要的地質遺蹟景觀進行分類並實行分級管理。

科普科研

2005年廬山完成了世界地質公園資料庫建設。網站通過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北京地質遺產辦公室官方網站進行發布。2006年廬山世界地質公園與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合作,開展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2011年7月中國地質科學院科研基地在廬山掛牌,將長期在廬山進行有關科研教學活動。
自2004年以來,每年暑期都舉辦一期青少年地學夏令營活動,普及地學知識。2011年,舉辦了“兩岸三地大學生科技文化夏令營”。早在1978年,廬山博物館內就專門布設了“第四紀冰川陳列室”,而後在其基礎上改建成廬山地質博物館。2012年新建廬山地質博物館。

科研價值

世界各國和國內許多學科的專家學者都曾先後來廬山從事第四紀冰川地質學、地殼發展史、地殼運動性質、古地理環境變遷、生物多樣性的保存、植物分類學、植物化學、藥物學、候鳥、自然保護、高山花卉、雲霧微觀物理、山地氣候與健康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廬山植物園每年有20~30所大專院校的學生來實習;並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評為“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被同濟醫科大學定為教育基地,被華中農業大學生物專業點定為教學實習基地。

公園評價

聯合國專家在廬山成功申報世界遺產時,評價廬山:廬山的歷史遺蹟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15]
聯合國地科聯專家在廬山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時對廬山給於了高度的評價:奇秀廬山,飛峙江湖,蒼潤高逸、俊偉詭特。典型的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遺蹟,珍貴的變質核怵岩構造、壯觀的複合地貌綜合了極高的地學價值。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學術研究作用。廬山地質公園是地質遺址和歷史、文化、植物、名勝的完美結合。

旅遊指南

交通

廬山旅遊交通十分方便,航空、水運、鐵路、公路已形成廬山的立體交通網路。
地質公園的西側為京九鐵路。地質公園中心牯嶺鎮距九江火車站32公里,距廬山火車站36公里。距九江機場35公里,距南昌機場110公里,距九江輪船碼頭僅34公里。九江市至南昌市、武漢市、景德鎮市、合肥市、南京市、上海市均有高速公路直達。[16]

票務

廬山是世界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AAAAA級旅遊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進一步塑造廬山品牌,提升品位,回報社會,廬山管理局決定對來山遊客旅遊實行進山門票優惠。具體規定如下:
一、老年人、兒童及殘疾人
(一)凡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人來廬山旅遊,憑有效證件(身份證、護照)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二)身高1.4米以下(含1.4米)的少年兒童來廬山旅遊,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三)殘疾人來廬山旅遊,憑殘疾證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二、現役軍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消防部隊的現役軍人、殘疾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憑有效證件(軍官證、士官證、士兵證、軍人傷殘證、軍隊離退休證),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三、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的優惠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憑有效證件(代表證或委員證、身份證兩證齊全),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四、對全國先進模範群體的優惠
獲得國家級表彰的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新長征突擊手、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紀檢監察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的先進模範,憑有效證件(榮譽證書、身份證兩證齊全),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五、在校學生和教師
在校大學生來廬山旅遊、實習,憑有效證件(學生證、身份證兩證齊全)在園門登記後,實行7.5折優惠,即淡季(每年12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由135元/人優惠到100元/人,旺季(每年4月1日至11月30日)由180元/人優惠到135元/人。
六、旅遊業內人士
持國家導遊證的導遊人員和旅行社經理資格證者(憑導遊證、資格證和上崗證)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七、新聞媒體從業人員
全國省級以上新聞單位的記者與江西省地市級以上新聞單位的記者來山採訪,憑有效證件(國家新聞出版署核發的記者證或採訪證和身份證兩證齊全),在園門登記後,免收門票。

評價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聯合國專家在廬山成功申報世界遺產時,評價廬山:廬山的歷史遺蹟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

聯合國地科聯專家在廬山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時對廬山給於了高度的評價:奇秀廬山,飛峙江湖,蒼潤高逸、俊偉詭特。典型的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遺蹟,珍貴的變質核怵岩構造、壯觀的複合地貌綜合了極高的地學價值。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學術研究作用。廬山地質公園是地質遺址和歷史、文化、植物、名勝的完美結合。

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依據《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而開展的工作。《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第八條明確指出:對具有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蹟,可建立國家級、省級、縣級地質遺蹟保護區、地質遺蹟保護段、地質遺蹟保護點或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地質公園
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老君山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
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
神龍架國家地質公園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興義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十渡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常山國家地質公園
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臨海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莨山國家地質公園
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黃龍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石花洞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雁盪山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海螺溝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九寨溝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齊雲山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陝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內蒙古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武隆岩溶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
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秦皇島柳江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水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綏陽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內鄉寶天幔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浙江新昌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棗莊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晉江深滬灣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贊皇嶂石岩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湛江湖光岩國家地質公園
安徽祁門牯牛降國家地質公園
青海尖扎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
貴州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
廣東陽春凌宵岩國家地質公園
寧夏西吉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福鼎太姥山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平涼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
江蘇蘇州太湖西山國家地質公園
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福建寧化天鵝洞群國家地質公園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北海潿周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
吉林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
黑龍江伊春花崗岩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群國家地質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