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世界地質公園

世界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出,此計畫在2000年之後開始推行,目標是選出超過5百個值得保存的地質景觀加強保護。至2010年,中國已有24處地質公園進入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名錄。

基本信息

第一批名單

•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河南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湖南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

•黑龍江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

•河南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至2014年,中國已有31處地質公園進入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本期我們先來介紹第一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8家中國地質公園。

•2004年中國第一批八處國家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雲南)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廣東)

•張家界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湖南)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黃山世界地質公園。

•一、安徽黃山地質公園,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是以中生代花崗岩地貌為特徵的地質公園。黃山被世人譽為“人間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

•二、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東臨鄱陽湖。199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世界文化景觀”。2004年成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網路成員之一。廬山,以典型的中國大陸東部山地第四紀冰川遺蹟、地壘式斷塊山構造和變質核雜岩構造遺蹟所構成的多成因複合地貌景觀著稱。有獨特斷塊山、變質核雜岩伸展構造、多成因複合地貌景觀,以及出露齊全的元古宙地層。

•三、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太行山南麓,河南省焦作市北部,面積約556平方千米,是一處以裂谷構造、水動力作用和地質地貌景觀為主,以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為輔,集科學價值與美學價值於一身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是中國特殊植被的北界和最高緯度的獼猴保護區。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風,夏熱多雨,秋高氣爽,冬寒少雪。

•四、石林世界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占地總面積400平方千米,海拔1500米—1900米之間,素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的美譽,石林地質公園擁有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華,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以石成林,形態各異,有仿佛擎天石柱,似乎神聖揮劍直指蒼穹;有透迤群山的一叢叢峰林,好似正在舞動的一條亘龍;有參差的峰巒,又如仙人在蓬萊仙島聚會,各種風景盡收眼底,美不勝收。是首批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與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桂林山水齊名,成為中國四大旅遊勝地之一。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蹟類型為岩溶地質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岩溶地質公園。石林形態類型主要有劍狀、塔狀、蘑菇狀及不規則柱狀等。這裡連片出現的石柱群,遠望如樹林,人們望物生意稱之為“石林”,石林術語即源於此地,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

•五、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廣東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範圍180平方千米。世界上由紅色陸相砂礫岩構成的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均被稱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這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構成丹霞地貌的物質基礎是形成於距今約7至9千萬年前的晚白堊世的紅色河湖相砂礫岩。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地質公園所在地區受地球構造運動的影響,產生許多斷層和節理,同時也使整個丹霞盆地變為剝蝕地區。在距今約2300萬年開始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得本區迅速抬升。在漫長的歲月中,間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區的地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地球內、外力共同作用,將丹霞山區塑造成680座山石錯落有致,形象萬千。

•六、張家界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後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總面積500平方公里。

•武陵源地區在區域構造體系中,處於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在地質歷史時期內,大致經歷了武陵一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武陵—雪峰運動奠定了武陵源地區基底構造。印支運動塑造了武陵源地區的基本構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構造運動是形成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最基本的內在因素之一。

•構成砂岩峰林地貌的地層主要由遠古生界中、上泥盆統雲台觀組和黃家墩組構成,地層顯示濱海相碎屑岩類特點。岩石質純、層厚,底狀平緩,垂直節理髮育,岩石出露於向斜輪廓,反映出砂岩峰林地貌景觀形成的特殊地質構造環境和基本條件。而外力地質活動作用的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坍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風化作用,則是塑造武陵源地貌景觀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

•七、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風景區位於黑龍江省北部、黑河市南部。地處小興安嶺山地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總面積為1060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35.8萬畝、林地32.1萬畝、草原5.73萬畝,濕地15萬畝。[1]

•截止2013年,五大連池風景區內有植物143科428屬1044種,其中有珍稀瀕危植物47種,如石竹、鈍葉瓦松、紅皮雲杉、野生大豆等。[2] 野生動物有55科121種,其中珍稀動物有麋鹿、黑熊、丹頂鶴、水獺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

•五大連池火山群是由遠古、中期和近期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地質地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上少見的類型齊全的火山地質地貌景觀。主要地質遺蹟有:14座孤峰狀火山、11座盾形火山和8座岩渣錐火山。

•八、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位於河南省登封市,總面積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蹟類型為地質(含構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構造上處於華北古陸南緣,在公園範圍內,連續完整地出露35億年以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地層層序清楚,構造形跡典型,被地質界稱為“五代同堂”,實際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歷史石頭書。

•嵩山主峰地區的玉寨山、峻極峰、五指嶺、尖山等,多為石英岩組成,加之構造運動所致,使諸峰在400m標高上拔地而起,立壁千仞,險峻清秀,奇峰異谷遍布全區,形成獨特的地形、地貌。

第二批名單

•浙江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

•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

•內蒙古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

•四川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第三批名單

•黑龍江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

•山東泰山世界地質公園

•河南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

•河南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河北房山世界地質公園

•廣東、海南雷瓊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世界地質公園

第四批名單

•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自貢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第五批名單

•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陝西)

•阿拉善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

第六批名單

•廣西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廣西)(2010)

•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福建)

第七批名單

•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第八批名單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香港)

第九批名單

•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北京)

•湖北神農架地質公園(湖北)

第十批名單

•崑崙山地質公園

•大理蒼山地質公園

第十一批名單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甘肅省)

•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貴州省)

第十二批名單

巴黎當地時間2018年4月17日10點51分(台北時間16點51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4全會批准四川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和湖北黃岡大別山地質公園成為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