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

汀江

汀(tīng)江發源於武夷山南段東南一側的寧化縣治平鄉境內木馬山北坡,流經長汀、武平、上杭、永定4縣,在永定縣峰市鎮出境進入廣東省,至大埔縣三河壩與梅江匯合後稱韓江。汀江支流眾多,流域大於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桃瀾溪(又名小瀾溪)、舊縣河、黃潭河、永定河、金豐溪等6條。因流經福建省長汀縣得名。2010年7月15日深夜從此間權威部門獲悉,因紫金山銅礦濕法廠“7·3”廢水滲漏事故而受到污染的汀江水質11日已恢復達標。

基本信息

簡介

汀江汀江

汀江全長有220多公里,源於武夷山南麓的賴家山,長汀縣龍門鎮的山澗峽谷中,流經上杭縣、永定縣,最後在廣東省三河壩與梅江匯合成韓江注入南海。

歷史沿革

據史載,汀江流域最早是一片瘴氣瀰漫,莽莽蒼蒼的南蠻荒蕪之地,古時屬閩越。大約到了東晉時期,聚居在中原地帶的客家先民,歷經五次大規模的南遷,就形成了客家民聚居的地帶。於是,汀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客家人的搖藍”,再加上汀江兩岸土壤肥沃,氣候宜人,使汀江流域成為客家人生息繁衍的樂土。

汀江兩岸的山峰奇特,汀江的全程有一半途經上杭縣,把上杭城區環繞三圈,形成三褶洄瀾。著名愛國詩人丘逢甲曾對上杭城區汀水地形、地貌作高度評價:“東南山豁大河通,汀水南來更向東;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畫夕陽中。”

汀江,不僅為客家人灌溉農田提供了方便,也因河道的疏通、航運條件的改善,刺激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使汀江成為維繫戇閩粵邊區的經濟的命脈。

汀江流域,土地肥沃,特產豐富。但地理的偏僻,信息的閉塞,使汀州處於半封閉狀態。如食鹽,在汀江通航之前是由福州起運,路迢速穿原林要一年的時間才能運抵長汀,鹽價昂貴,百姓怨聲。宋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長汀縣令宋慈組織汀江兩岸百姓開闢汀江航道,經過幾年後的奮鬥,得以成功,海鹽改由潮州起運,經韓江、梅江、汀江直抵汀州,解決了長期困擾汀州客家人的大難題。汀江的航道帶來了繁榮。戇南,甚至中原各地的土特產源源不斷湧入汀州、上杭二城,裝船運往廣東,而廣東貨物則溯江而上,運到汀州上岸,再轉往江西各地,“上河三千,下河八百”,是汀州成為贛閩粵邊最大的貨物集散地和經濟貿易中心的特殊景觀。

南宋末年、汀州人口膨脹,汀邑客家人迫於內擾外患,一部分外出謀生,就是有汀江,使客家人能向廣東梅州的大埔縣,梅縣區,惠州、揭西縣等地流遷;播遷海外五大洲。

名稱由來

汀江,為福建四大水系之一。因它的流向從北向南,按八卦方位,稱為丁水,丁水加上水成為汀,而得汀江。

幹流

汀江汀江

汀江水系流域面積908.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0.5%,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溪河有8條,分屬桃溪河、汀江兩幹流。

1、桃溪河幹流
永平溪:源於當風嶺北麓龍尾窯,經田背、崗背、杭背流入帽村河,流域面積50.7平方公里,河道長10.2公里,落差200米,比降19.6%。

孔廈溪:源於梁野山北麓羅斗坑,經梁山、孔廈、塔里、亭頭入桃溪河。流域面積90平方公里,河道長25.1公里,落差480米,比降19.1%。

帽村河:源於昭信、唐屋的龍歸磜、王龍山、南嶺,經昭信、唐屋,於雷打石匯勾坑、恬下之水,東趨帽村匯板寮南下小溪及永平溪之水,經中湍、蘭家地,再匯新田、田雁之流,流經亭頭匯孔廈溪,經新磜、磜下注入桃溪河。流域面積299.4平方公里,河道長40.1公里,落差440米,比降11%。

湘店河:源於武平最北端的龍歸□,經湘洋、堯山、三河、白竹陂、泉坑背入桃溪河。流域面積54.2平方公里,河道長18.4公里,落差280米,比降15.2%。另外,湘店還有七星溪,源於石子嶺下,流經上七里、下七里、店下入桃溪河,全長只有9公里。

桃溪河:源於大禾賢坑的桐子坑,經賢坑北趨帽布,折東北流與坪坑嶺腳下,梅子壩南流之水匯合,經大沛、大禾東流,又匯下湖、大磜之水經湘村、魯溪,再匯源於凹坑,入洋畲、湘坑之溪流,經桃溪總匯武北諸溪流,流經小瀾,在河口注汀江入上杭境。桃溪河是縣內第二大河。縣內流域面積665.2平方公里,落差53.5米,比降9.9%。

2、汀江幹流
中堡河:源於章豐大凹,經林坊,在金竹山下匯梧地、互助之水,流經中堡,又匯坑頭、社背、梁山隔東趨之小溪流,經遠富、芳洋、青涇、金獅磜,注汀江入上杭。流域面積124.3平方公里,河道長31.3公里,落差510米,比降16.3%。

豐田河:源於牛畲里,經袁畲、上畲、四維,至竹山背匯中堡烏石之水,流經豐田,至上杭界潭溪注入汀江。流域面積53.8平方公里,河道長20.3公里,落差690米,比降34%。此外還有三峙溪,源於太平山,經袁田、雷公井、五里涇、三峙,至上杭寨背溪注入汀江。

陳埔溪:又名黃沙溪,源於梁野山麓,經東文、六甲、陳埔至上杭寨背嚴涇口,注汀江入上杭。流域面積65平方公里,河道長17.1公里,落差563米,比降32.9%。

支流 

汀江汀江

濯田河為縣境內汀江最大支流。源於古城鄉元口村,曲流南進,於四都鄉坪埔,急拐東流入濯田,於水口村坪嶺匯入汀江幹流。集水面積862平方公里,河長63公里,河道坡降7.2‰,大小支溪160條,其中河長大於5公里的支流13條,小於5公里的小溪147條。河溪水流急,曲率大,面蝕強,水中含沙量較高,混流時現,水力資源3.396萬千瓦。

南山河縣內汀江的第二大支流。源出南山鄉丐答山北,曲流急進,入中復盆地,拐流向西,經南山、河田馬坑、桐壩,於三洲鄉義家莊匯入汀江幹流。集水面積283平方公里,河長42公里,河道坡降10.8‰,大小支溪107條。其中河長大於5公里的支流6條,小於5公里的小溪101條。上游谷深河窄;下遊河寬流緩,濁流常見,水力資源0.946萬千瓦。

塗坊河發源於南山鄉下坑,往西流,在溪源與南支流匯合,經塗坊宣成,於濯田鄉美溪村匯入汀江幹流。集水面積150平方公里,河長40公里,河道坡降8.1‰,大小支溪158條,其中河長大於5公里的支流34條,小於5公里的小溪124條,屬山地彎曲性河流,碧流如帶。水力資源0.56萬千瓦。

劉坊河發源於南山鄉排前庵,激流西北,經大坪、石門、劉坊,於水口村匯入汀江幹流。集水面積113平方公里,河長30公里,河道坡降9.5‰。大小支溪40條,其中河長大於5公里的支流5條,小於5公里的小溪35條。時見混水濁流。水力資源0.171萬千瓦。

南流河(劉源河)從河田鎮園丁山南流出,越逕背,穿劉源,過蘆竹,在上街村五通嶺下匯入汀江幹流。集水面積108平方公里,河長22公里,河道坡降11.2‰。大小支溪30條,其中河長大於5公里的支流5條,小於5公里的支流25條。流域內山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水力資源0.116萬千瓦。

鐵長河發源於鐵長鄉謝地村,激流向南,穿張地,過鐵長,繞翠峰,於大埔村匯入汀江幹流,集水面積87.9平方公里,河長24公里,河道坡降10.9‰。大小支溪24條,其中河長大於5公里的支流5條;小於5公里的小溪14條。水力資源0.388萬千瓦。

七里河發源於大同鄉的湫水,經新峰、合江口、七里,於羅坊匯入汀江幹流。集水面積68.5平方公里,河長17公里,河道坡降18.9‰。大小支流16條,其中河長大於5公里的支流4條,小於5公里的小溪12條。谷深流急,山青水秀,水力資源0.358萬千瓦。

鄭坊河發源於大同鄉鎮平村,經七古、鄭坊,於紅衛村倒角哩匯入汀江幹流,集水面積66.9平方公里,河道坡降5.1‰,大小支流20條,其中大於5公里的支流2條,小於5公里的小溪18條。水力資源0.273萬千瓦。

位置重要

汀江發源於寧化縣境內木馬山北坡,流經長汀、武平、上杭、永定及廣東大埔5縣。在大埔三河壩與梅江、梅潭河匯合後稱韓江。全長328公里,在福建省境內285公里,上杭境內112公里。宋嘉定六年(1213年)汀州知事趙崇模奏請漳鹽改潮鹽,整治汀江航道,潮鹽經峰市轉汀江航運至上杭。宋端平三年(1236年)長汀知縣宋慈整治汀江,炸石辟七灘,汀江上游可通至回龍。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汀州知府陳洪範召石匠炸開回龍灘,汀江上下游貫通。汀江幹流可通航里程219公里,長汀至上杭官莊段109.5公里,木船運載重量順流3噸,逆流2.5噸;官莊至上杭至峰市段也是109.5公里,運載重量4—5噸;峰市以下河段兩岸懸崖峭壁,河面僅寬數十米,河中巨礁密布,水急灘險,船不能行,必須將貨物在峰市起岸,靠人力肩挑5公里至廣東大埔市,再裝船直下潮汕。汀江主要支流有:濯田河桃溪河、舊縣河、黃潭河、永定河5條,可通里程總計223.5公里,運載量一般順流2~3噸,逆流1--2噸。汀江乾支流可通航里程442.5公里。另外,還有不少支流可漂放木排竹筏或單枝竹木。可以說,汀江水運遍及汀州府各縣的鄉鄉村村。

汀江進入上杭境內後,河面寬闊,水量充沛,兩岸多河谷山間盆地,被人譽為汀江的“黃金水段”。民間有句俗語:“上河三千,下河八百”,指的就是上杭縣城以上為上河,有船數千艘,縣城以下為下河,有船數百艘。可見汀江在上杭回龍至峰市之間航運之盛。上杭段有大小碼頭36處,其中吞吐量較大的碼頭有5處:回龍、石下、東門潭頭、南門、南蛇渡。回龍碼頭是上杭、長汀上下貨物的中轉站,有商行、客棧等;石下碼頭是武平中堡等地物資和運出土紙的中轉站,有客棧和中轉商行;東門潭頭是長汀經上杭運往廣東的大米黃豆、竹、木材、土紙和廣東運至長汀、瑞金的食鹽、日用商品的中轉站,日吞吐量達70--90噸;南門碼頭是汀江上下游航運貨物中轉與集散樞紐地,日貨物吞吐量60噸以上;南蛇渡碼頭是汀江下游地區貨物往來中轉的要岸。汀江航運給上杭帶來繁榮,縣城有糧行、紙行、藥材行、京果行及木材行等各種過駁轉口商行300多家。有的是本地人,有的是汀州各縣人或潮汕商人,在業務上,他們與長汀、武平、永定、連城、峰市及潮汕各商號都有掛鈎聯繫,甚至有像今天的“連鎖店”似的“聯駁行”。繁忙的汀江航運也給清政府帶來豐厚的收入,清順治五年核定上杭河稅正額為白銀3022兩。雍正五年除河稅正額之外,溢出河稅銀5931兩為盈餘。

自宋代開創汀江與韓江聯運,直至20世紀50年代的800年間,汀江水運十分繁榮,長盛不衰。江西贛南平原和汀江流域盛產的糧食、竹木、紙品及其他土特產品源源匯集到長汀、上杭兩縣城,通過汀江、韓江水運至潮汕地區,再轉口銷往國內外。而海鹽、布匹、煤油、日用百貨等又從潮汕等地經韓江、汀江運銷汀江流域及贛南各地。據《漳州府志》載,由汀州登舟沿汀江南下,經上杭、永定,而後舍舟沿山道至南靖船場,再沿西溪(即九龍江西溪)登舟經山城抵漳郡;宋元時,閩西汀州屬地土特產品出口,有相當部分由該線水陸兼程運漳州再轉銷國內外。由此可見,汀江是閩粵交通的大動脈,是閩粵贛客家地區人民賴以生存和繁衍的“水上運輸線”,是海上絲路的重要延伸和組成部分。

資源豐富

汀江流域主要指過去“汀州府”所管轄的閩西幾個縣。它位於閩粵贛三省結合部,與贛南平原、漳州平原、潮汕平原相毗鄰。境內嶺谷相間,丘陵、河谷盆地交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森林豐茂,資源豐富。

唐末大量南遷進入汀江流域成為客家先民,帶來了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促進了農業、採礦業、手工業的發展。元代,由於統治者實行民族歧視政策,大肆屠殺各族人民,致使汀江流域人口銳減,田園荒蕪,生產萎縮,經濟衰退。明初,朱元璋獎勵墾殖,因而人口和田畝不斷增加。到了仁宗、宣宗時,由於政局穩定,社會安定,經濟有較快的恢復和發展。宣宗五年(1430年)六月,長汀縣學教諭陳敬宗上書朝廷:“汀州府所積糧可有一百餘年之用,汀州衛所積有十餘年之用,而每歲又收鹽糧愈多,蓄積愈多”。

清初,政府實行嚴厲的遷界禁海政策,汀江流域的經濟受到嚴重破壞,清政權穩定後,統治者採取一系列有利於人民休養生息政策,從乾隆年間開始,人民大量開荒墾地,興修水利,栽茶種桐。由於農業生產得到發展,林業、礦冶業、手工業和商業也得到發展,汀江流域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成為潮汕地區海上貿易的重要物資產地和市場。汀江流域森林資源豐富,木材產地有長汀河田、濯田,連城賴源、莒溪,武平桃溪、大禾,上杭古田、步雲、蛟洋、溪口、太拔,永定金豐、合溪等200多個鄉村。汀江流域向潮汕地區運銷木材至遲在南宋或更早些。明代中葉,海禁解除後,對外貿易迅速發展,造船用材日益增多,汀江流域木材源源不斷沿汀江經韓江行銷潮汕、佛山和上海等地。清末,上杭出口外銷木材年產值達數萬元(銀圓),年銷毛竹約14~16萬根。長汀年外運木材約1 3萬株。又如紙業,汀江流域竹木並茂,小溪密布,紙業生產得天獨厚。據有關史料記載,唐時,用楮、藤造紙的技術就傳到了南方。

汀江流域的造紙業在唐代制麻、楮紙技術的基礎上,宋代發展到以竹造紙。汀產玉扣紙、毛邊紙,連城宣紙等歷來遠銷東南亞各國,蜚聲中外。早在明末清初就有潮州出口紙商到上杭販紙。土紙大多作迷信用品,東南亞一帶佛教信仰盛行,古有“紙灰化作蝴蝶飛”詩句,上杭產“雙合紙”燃燒後能在空中如蝴蝶飛舞,信仰者認為對神佛的許願已得到應驗,所以上杭土紙在海外市場享有盛譽,產量居閩西各縣之首。鴉片戰爭後,“閩屬上杭、汀州、連城、永定及韓江流域製造之紙,每年運來汕頭,向通商口岸及台灣香港南洋、暹邏、安南出口者,年產值三、四百萬兩之巨”②此外,汀江流域出產的茶葉、菸葉(條絲煙)、靛青、薯莨、水果、烏梅、藥材以及造船必需的桐油等土特產品和文化用品,也源源不斷的經汀江、韓江進入潮汕地區而銷往東南亞各國。

汀江流域為海上貿易提供物資的同時,一些洋貨如:煤油(洋油)、火柴(洋火)、鐵釘(洋藍釘)、布(洋布)、海味、藥品(西藥)、胡椒、香料等,也逐漸從韓江進入汀江流域廣闊的城鄉市場。

鴉片戰爭後,汀江流域每年對外貿易的總金額當在白銀數百萬兩以上。對外貿易處於出超地位,大量的“光洋”、“鷹洋”流人中國,對解決當時我國的“銀荒”,滿足國內市場對銀幣的需求,活躍商業資本活動,起了積極作用。

相關事件

中國最大黃金生產企業廢水滲漏 汀江被污染中國最大黃金生產企業廢水滲漏 汀江被污染

因紫金山銅礦濕法廠“7·3”廢水滲漏事故而受到污染的汀江水質2010年7月11日已恢復達標。從7月8日下午起汀江流域上杭段水質已恢復到三類水質標準。7月8日15時,汀江上杭境內金山電站、東門大橋、李家坪大橋、大沽灘大橋的銅離子含量在0.09—0.22mg/L之間,pH值在6.1--6.8之間,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Ⅲ類標準。
發現廢水流入汀江幹流
2010年7月3日15時50分左右,紫金山金銅礦濕法廠崗位人員發現污水池待中和處理的污水水位異常下降,且有廢水流入汀江幹流。

經過努力,7月4日14時30分,滲漏廢水不再外流入汀江。

漁民漁民

污染賠償處理

受到紫金礦業泄漏事件影響,上杭縣下都鄉、中都鄉、峰市鄉和永定縣的洪山鄉,沿江村莊都受到影響,魚類大量死亡。 事情發生後,受影響最重的上杭縣和永定縣政府部門組織漁民打撈死魚,並對他們進行了賠償,但是上杭縣的賠償方案並沒有得到當地漁民的認同。
漁民:我們這邊是這樣,不管是你死魚還是活魚、爛魚也好、剩下骨頭,只要你是魚,水抽乾,稱多少就是多少,不管你是高檔魚還是低檔魚,都是6元錢每斤。我養了2萬斤中華倒刺䰾,批發價12元每斤,最好魚是鮭魚,批發價35塊。 漁民們認為應該按照不同魚的市場價來計算賠償金額。

飲用水安全

由環境保護部有關部門組成的調研組在龍巖永定、上杭實地考察汀江流域水質安全後認為: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滲漏事故發生後,福建、廣東兩省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應急措施處置,取得較好成效,飲用水安全是可以保證的,漁業水質是可控的。

北江水系、韓江水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