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縣工業園

目前,工業園區內企業達112家,建成95家,17家在建,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53家。 園區作為永新工業經濟的增長極,正在成為財政增收和安置就業的重要渠道,對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總結論:永新縣工業園區的建設對改善城市的總體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吸引投資項目都起到重大作用。

永新縣工業園區坐落在埠前鎮小屋嶺,距縣城7公里,離厚溪火車站2公里,浙贛線分文鐵路和圳永公路貫穿其中,距贛粵高速公路70公里、井岡山機場80公里,環境優越,交通便利。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6.22平方公里,由上海盧灣區規劃設計院按照“高標準、高起點”的要求規劃設計;同時,完成了園區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和水土流失治理報告,有力保障了園區建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工業園區定位於以高新技術為主導,以工業發展為中心,以引進內外資開發為主要模式,科工貿結合、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生態園林型開放式現代工業園區。
永新縣工業園區於2001年10月份破土動工,按照“依託園區辦工業,構築平台進項目”的發展思路,經過近5年時間的努力,已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5億元,園區開發面積2.1平方公里,建成了“六縱三橫”道路網路、10萬餘平方米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辦公樓(宿舍樓)、一座日產5000噸自來水水廠、3.5萬伏變電站。水、電、通訊、排水排污、硬化、亮化、綠化等配套設施全部接到廠區門口,做到“項目建到哪裡,配套設施接到哪裡”,基本實現“六通一平”。昔日的荒山坡正在崛起一座現代化新型工業城。
按照“工業園區化,產業族群化”的發展思路,依據“清理調整、填滿企業、整合產業資源、規劃功能布局”的原則,根據企業性質在園區規劃範圍內進行分類安置,逐步形成“高新產業區”、“輕工業區”、“重工業區”、“再生紙業區”等生產功能區。目前,工業園區內企業達112家,建成95家,17家在建,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53家。2005年,園區實現工業產值81422萬元,工業增加值27349元,稅金3020萬元,出口創匯300萬美元,創造就業崗位9000個,分別比上年增長53.6%、100%、62.4%、108%、31.2%,並獲全市工業園區建設一等獎。園區作為永新工業經濟的增長極,正在成為財政增收和安置就業的重要渠道,對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做法有:
1、園區內部挖潛整改,激活企業活力。一是土地挖潛,就是要下大力氣用大力度盤活不良用地,用政策、法律解決那些土地利用不充分、開發不足、投資強度不夠、圈而不用的用地。二是產業挖潛,就是採取“騰籠換鳥”的辦法,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將不高不新的產業調整為高新產業,使半死不活的企業起死回生。三是企業挖潛,即對目前的好企業、弱小而有前途的企業制定政策扶持其做大做強。總之,通過各種途徑變“死鳥”為“活鳥”,換“病鳥”為“好鳥”,換“家雀”為“鳳凰”。
2、堅持以人為本,做好征地工作。我們按照以人為本,讓利於民的要求,在征地拆遷工作中,確保“三到位”(征地手續齊全、補償協定到位、補償及時到位),執行“三不準”,堅持“三公開”。近五年來,園區共征地3000多畝,未發生過一次到市區集訪及群體性事件。
3、優選入園項目,突出“大高低少聯”。大,即大力度招商、大規模工業投入,採取以商招商、產業招商、駐點招商、服務招商、招工招商等方式大力度招商。高,即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低,降低能耗,降低成本,實現資源配置最最佳化。少,即延伸產業鏈,減少污染物排放,構建循環經濟新模式。嚴把環保關,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拒絕了一批污染重的企業入園。聯,即項目入園要與縣城區老企業改造提升聯合起來。鼓勵企業將新的基建項目、技改項目、高新科技項目、出口創匯項目集中到工業園區建設,鼓勵城區的工業企業以土地置換方式搬遷到工業園區。
4、節約土地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土地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面對人多地少的現狀,園區對項目實行按需供地、節約用地,充分發揮土地最大效益。企業用地嚴格按“三三四”標準建設(即道路30%,廠房30%,綠化美化40%)。在入園企業中,對項目未落實的收回土地重新安排,對不按期啟動建設或多占少用的進行了用地調整,促進了園區土地合理利用和節約利用。
5、努力搞好服務,營造良好的園區環境。圍繞親商安商,熱忱為企業做好服務,以誠信安商、以服務親商,嚴格兌現已出台的各項優惠政策,簡化辦事程式;制定了項目領導掛點、部門服務等工作制度。成立了縣發展環境投訴中心,不斷提高服務工作水平,從而營造了親商、安商的良好投資環境,確保園區各項管理許可權落實到位。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永新園區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搶抓機遇,趨利避害,努力實現“一年一個新變化,三年邁上新台階,五年實現新跨越”目標,把園區打造成"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發展平台。舉全縣之力加快工業園區的建設,努力把工業園區建設成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雅、集工業、商貿、休閒為一體的工業行產基地,真正把園區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的帶動區、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的實驗區、城市發展的新區、招商引資的“聚寶盆”。
工業園區環境影響評價:永新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委託江西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通過省環保局批覆。總結論:永新縣工業園區的建設對改善城市的總體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吸引投資項目都起到重大作用。其經濟、社會效益明顯,其開發帶來的不利環境影響和一定的生態破壞是難免的,通過採取有效的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以及環境治理基礎配套工程的建設,可以減緩不利影響。區域開發帶來的有利影響是長期的和巨大的,且利大於弊。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永新縣工業園區的建設是可行的。
工業園區基礎設施的提供:園區供水主管離企業邊不超過30米,從主管至企業內部的供水管道由企業承擔;園區供電主線(1萬伏高壓及380伏低壓)離企業邊不超過30米,從主線至企業內部的供電線路由企業承擔;通訊(電話、寬頻、有線電視、郵政業務)進企業;排水排污溝布設至離企業不超過6米;水泥道路離企業不超過6米;土地經過機械平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