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碑

永寧碑

1412年(永樂十年)冬,欽差大臣亦失哈再次巡視奴爾乾地區,邢樞從行,將攜帶的大批衣物與糧食,賞賜給當地及海外苦夷(庫頁島)居民。於次年秋,在奴爾乾西、滿涇站左之山上建造永寧寺,寺旁建永寧碑,邢樞“撰文雋碑,使知忠義”。

1368年(明洪武元年),明朝推翻元政權後,即開始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統治和治理。至1388年後,除居住在黑龍江下游少數民族與明政府還沒有聯繫外。東北大部地區已被明朝統一。
為了解決黑龍江地區的完全統一問題,明朝政府於1403年(永樂元年)派邢樞偕知縣張斌等人,代表中央政府到達奴兒乾地區,對居住在黑龍江下游的吉烈迷等部落進行招撫。次年,邢樞等回朝復命,明廷即決定在該地區設立奴兒乾都衛。明朝在黑龍江下游地區建立衛所始於此。1412年(永樂十年)冬,欽差大臣亦失哈再次巡視奴爾乾地區,邢樞從行,將攜帶的大批衣物與糧食,賞賜給當地及海外苦夷(庫頁島)居民。於次年秋,在奴爾乾西、滿涇站左之山上建造永寧寺,寺旁建永寧碑,邢樞“撰文雋碑,使知忠義”。
邢樞曾三次出使奴兒乾,為祖國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