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素娥洗盡繁妝

宋詞,詠梨花。作者樓扶,字叔茂,號梅麓,鄒(今浙江寧波)人。詞人採用擬人化的手法細緻地描摹了梨花幽潔、清雅以及其仙風道骨的姿質。

作品原文

素娥洗盡繁妝,夜深步月鞦韆地。輕腮暈玉,柔肌籠粉,緇塵斂避。霽雪留香,曉雲同夢,昭陽宮閉。悵仙園路杳,曲欄人寂,疏雨濕,盈盈淚。 未放游蜂葉底,怕春歸,不禁狂吹。象床困倚,冰魂微醒,鶯聲喚起。愁對黃昏,恨催寒食,滿襟離思。想千紅過盡,一枝獨冷,把梅花比。

作品鑑賞

這首詞詠梨花。詞人採用擬人化的手法細緻地描摹了梨花幽潔、清雅以及其仙風道骨的姿質,並通過對

娘娥、宮中美人、仙子、閨中思婦等意象的刻畫,賦予梨花以生命和感情,使其更顯千嬌百媚,纏綿多姿,瀰漫著濃郁的詩情。本詞為和韻之作。清真,即周邦彥。周邦彥號清真居士。

“素娥洗盡繁妝,夜深步月鞦韆地。輕腮暈玉,柔肌籠粉,蛐塵斂避。”素娥:即月中媳娥。緇塵:即灰塵。緇,黑色。開頭幾句把梨花想像為月中嫦娥下凡,極力表現梨花的素雅瑩潔。大意是:沽白的梨花正在盛開,

仿佛是洗盡繁妝、淡掃蛾眉的娘娥飛離月宮。但見她在夜深時分姍姍穿行於灑滿月光的園亭之中,面龐如玉般

瑩潤,兩腮泛著淡淡的紅暈;柔滑的肌膚上敷著淡淡的香粉,纖塵不染,分外光彩照人。這一部分完全採用擬

人化的手怯來寫,但又緊扣梨花的特徵,讓人仿佛看到花的瑩沽,聞到粉的芳香,想像合理,意境迷人。

“弄雪留香,曉雲同夢,昭陽宮閉。”曉雲同夢:反用工昌齡(梅)詩中“落落寞寞路不分,夢中喚作梨花雲”以及蘇軸(西江月·梅花)詞中“高情己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之句意。昭陽:即昭陽宮,漢成帝所築的宮殿,為昭儀趙合德居所。這三句又把梨花想像為漢宮佳人,極寫其幽雅。大意是:遠望去,梨花像是晴空下的積雪,卻又比雪多出一段幽香;像片片白雲,也像一位幽居深宮,正做著清夢的宮中佳麗。

“悵仙園路沓,曲欄人寂,疏雨濕,盈盈淚。”這三句又把梨花想像為仙宮仙子,讓人不禁聯想到那“玉容寂

寞淚闌乾,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長恨歌》的楊太真,意境非常動人。大意是:梨花上疏雨輕沾,宛如那幽居蓬萊宮中正獨自含淚卻立的太真仙子。仙園通向人間的道路幽暗迷噗,雕樑畫棟靜穆肅立,四周悄無人聲

“未放游蜂葉底,怕春歸,不禁狂吹。”此二句表詞人的借花之意,大意是:不敢讓游蜂盤旋圍繞於葉底花下,怕的是春天即將離去,花朵哪禁得住風吹雨打,必將紛紛凋零敗落。

“象床困倚,冰魂微醒,駕聲喚起。愁對黃昏,恨催寒合,滿襟離思。”此幾句又把梨花想像為一位滿含閨怨

的傷春佳人,哀怨纏綿,令人動容。大意是:她睏乏地倚靠在象牙床上,又被黃營兒的啼聲從清夢中喚醒。日漸黃昏,她百無聊賴地對著這寒合將至時的風景,幽愁暗恨悄生,還有滿懷的離別相思。此幾句意境悽美,寄託

著詞人對梨花的深深憐借之情。

“想千紅過盡,一枝獨冷,把梅花比。”末三句寫百花零之後,此花一枝獨存,可與孤傲的梅花媲美。按二

十四番花信風的劃分,梨花開在春分前後,再以後即是桐花、麥花、柳花,都無怯與之相比,故有此說。言語中,充滿著對梨花的讚頌之意。

全詞詠梨花而全用虛筆,通過一系列的意象來表現梨花的花品和其中蘊含的詩情,極富藝術性,是一首與眾不同的佳作。

作者簡介

樓扶,字叔茂,號梅麓,鄒(今浙江寧波)人。與鄉賢陳允平為詩友。端平年問(1234—1236)為沿江制置司千官。淳曰年問(1241—1252)知泰州軍事。約卒於宋理宗寶曰以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