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沖穴

氣沖穴

氣沖穴,足陽明胃經穴。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所屬學科:中醫藥學(一級學科);針灸學(二級學科);腧穴(三級學科)。定義:足陽明胃經穴。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在恥骨結節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內斜肌、腹橫肌下部;有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外壁為腹壁下動、靜脈;布有髂腹股溝神經。

基本信息

定位

曲骨旁開2寸。

解剖

氣沖穴氣沖穴
在恥骨結節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內斜肌、腹橫肌下部;有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外壁為腹壁下動、靜脈;布有髂腹股溝神經。

主治

腸鳴腹痛,疝氣月經不調,不孕,陽萎,陰腫,功能性子宮出血。

氣沖穴,位於大腿根里側,此穴下有一根跳動的動脈,即腹股溝動脈處。在按摩時,先按揉氣沖穴,然後按揉跳動的動脈處,一松一按,交替進行,對促進腿部血液循環、溫暖手足有益。

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配伍

氣海治腸鳴腹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註

沖脈所起。

醫學入門》云:“天樞下八寸動脈。禁針,灸五壯。主腹中大熱攻心,腹脹,臍下堅,癲疝,陰腫陰痿,莖中痛,兩丸牽痛不可仰臥,及石水腹滿,熱淋不得尿,婦人月水不通,無子,氣亂絞痛,胞衣不出。已上不容至此,俱腹部三行。

氣血特徵

氣沖穴氣沖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地部經水由歸來穴傳來後氣化為天部之氣,天部之氣大部分循胃經上行,小部分循胃經下行。

功能作用:將沖脈之氣滲灌胃經

治法:寒則補之,熱則瀉之,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