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皮影戲

民樂皮影戲

民樂皮影戲,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流行於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為中心的地區,又叫張掖皮影。清初傳入民樂,1956年參加甘肅省演出並獲獎,在甘肅、青海部分地區有一定的名氣。民樂皮影戲吸取了當地民歌、小曲的營養,也融合了寧夏、陝北等地的民歌、民族樂器、說唱、說書等藝術形式,具體鮮明的地方特色。21世紀初開始,得到當地政府著力保護。

歷史淵源

14世紀後期,馮勝占領河西朱元璋大規模移民,皮影也由秦、晉一帶逐漸傳人張掖
..

17世紀中期(明末清初時期),皮影藝術傳入民樂縣,最初由該縣何樂善、展廣榮和劉文學三家皮影戲班在民樂縣周邊地區活動。後來三堡鎮三堡村村民魯金章先後在三家戲班拜師學藝,20世紀初(民國時期)何樂善,展廣榮、劉文學三家皮影戲班相繼失傳,幾經周折,惟有魯金章的皮影戲班一直流傳了下來。

技世傳承

1956年,民樂縣三堡皮影戲參加甘肅省皮影演出並獲獎,20世紀60-70年代停演。在20世紀80年代,三堡皮影戲又逐漸活躍起來,1984年在張掖參加調演深受歡迎,1986年受當代新科技流行文娛形式的衝擊,皮影戲壓箱停演。2009年,民樂縣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由三堡村村民魯金章第三代傳承人魯正國、魯正邦重組皮影戲班,編排節目為民眾演出,使人們重新感受到了傳統民間藝術的內涵和真諦。

藝術特點

皮影戲是一種民間戲劇文化娛樂的活動方式,行裝簡單,用人較少,攜帶方便,表現詼諧。吹、拉、彈、唱整個表演過程共用五至七人。各類皮影人物及演出場景道具有幕布(俗稱燈帳子)、文武樂器,板胡、二胡、鼓、鑼、嗩吶等。演出劇目繁多,有神話故事,也有帝王將相,表現惟妙惟肖、生動活潑,千古盛事、盡在手指,“燈下敷衍千古事,影中情舞鼓樂聲”。
民樂縣通過舞蹈展示皮影戲形象民樂縣通過舞蹈展示皮影戲形象

民樂皮影具有民俗性。皮影成為當地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體,且與當地人民的習俗水乳交融。農村在舉辦廟會祭祀、招徠納福、紅白喜事、生日祝壽等民俗活動中,一盞明燈,兩張方桌,幾塊木板就可搭台表演。一班人員配合默契,演得有聲有色。
民樂皮影具有民眾性。皮影戲由農民演,農民看,所以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其在人物造型、唱腔、情節處理等方面都以農民的質樸生活態度和古代神話傳說為基礎,尤其腔調簡單,唱腔粗獷,氣勢豪放,慷慨悲壯。演出道具簡單,一條毛驢車馱著即可走鄉串戶,五六個人便搭班表演,前台演、唱一人承擔,後台文、武同時兼顧,分工合理,忙而不亂。其劇目大都宣揚精忠報國、勤勞節儉、尊老愛幼、追求積極人生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具有教化民眾的積極作用,是人民民眾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民樂皮影具有融合性。民樂皮影在其發展過程中,既吸收陝西皮影和當地民歌、小曲的營養,也融合了寧夏、陝北等地的民歌、民族樂器、說唱、說書等藝術形式,是音樂、美術、文學、戲曲、說唱等藝術的綜合體。同時,這種成熟起來的藝術又傳播至周邊地區,成為各民族團結、融合和共同發展的象徵。

藝術價值

1、珍貴的民間繪畫和皮影工藝美術價值。皮影是戲劇的簡化和創新,也是剪紙的拓展和變革。選用上等驢皮,經過刮、磨、洗、刻、著色等二十四道工序、3000餘刀手工雕刻而成,色彩明快,線條優美。工藝多採用陽雕陰刻等方法,組成人物、景物圖案,造型小巧,生動逼真。刻工精細、線條明暢,設色艷麗,維妙維肖,藝術價值極高。從其誇張、稚拙的造型中可窺見人們的熱情善良、純樸勤勞和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從其洗鍊的雕刻刀法中可領會到東方民族的古樸、莊嚴和清新粗獷的審美意識。
民樂縣用舞蹈的形式表演和宣傳皮影戲民樂縣用舞蹈的形式表演和宣傳皮影戲

2、寶貴的民間文學價值。民樂皮影的劇目繁多,是典型的口傳民間文學,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更多地體現了藝人、人民民眾自發創作的成份,很多民間故事、笑話、俗語、幽默詞句都被引用到劇詞中,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民間文學素養不斷滲透,使劇本的內容更具有時代特徵。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甘肅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序號:31
遺產編號:Ⅳ—2
遺產名稱:皮影戲
申報單位:張掖市民樂縣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批准文號:甘政發〔2008〕43號
批准時間:2008年6月13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