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虛無主義

民族虛無主義

詳細介紹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F.H.雅科比在《給費希特的信》中首先使用。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F.尼采把否定歷史傳統和道德原則的現象稱之為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無視民族特點﹐抹煞民族差別﹐否定民族文化傳統和歷史遺產﹐甚至認為“民族”是虛構的概念﹐根本否認民族的存在﹐實質上是大民族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見沙文主義)的一種表現。大民族主義是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一種,是強大民族的地主、資產階級在與其他民族的關係上表現出來的民族主義。大民族的統治階級打著維護“民族利益”的旗號,把本民族利益(實際上是統治階級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宣揚“本民族優越”論,實行民族利己主義。他們在國內推行民族壓迫政策,壓迫、剝削、歧視少數民族,謀求和維護民族特權,挑撥民族關係,製造民族隔閡、民族糾紛,鎮壓各少數民族人民反抗民族壓迫的鬥爭;在國外,推行民族擴張主義,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鎮壓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運動。 當然,不只資本主義國家存在著大國沙文主義,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如蘇聯,也可能存在這種思想。蘇聯在冷戰時期對東歐諸國施行的措施便是大國沙文主義的表現。

正文信息

民族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在民族問題上的表現。虛無主義一詞系德文Nihilismus的意譯,源出拉丁文nihil(虛無)。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F.H.雅科比在《給費希特的信》中首先使用。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F.尼采把否定歷史傳統和道德原則的現象稱之為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無視民族特點,抹煞民族差別,否定民族文化傳統和歷史遺產,甚至認為“民族”是虛構的概念,根本否認民族的存在,實質上是大民族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見沙文主義)的一種表現。歷史上一些封建專制國家的反動統治階級矢口否認其他民族的存在。K.馬克思曾嘲笑19世紀法國蒲魯東主義者宣布“民族性為無稽之談”、“一切民族特徵和民族本身都是陳腐偏見”的論點。在帝國主義時代,資產階級認為民族和民族主權的概念已經過時,把被壓迫民族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看作是“地方極權主義”,鼓吹“個性的自由”應當建立在超民族的、世界主義的基礎之上,欺騙和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脫離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同帝國主義實行政治、經濟“合作”。資產階級還常常利用民族虛無主義來為壓迫本國民族和侵略他國民族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