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質

我國土壤的成土母質類型

總的來說;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多是各種岩石在原地風化形成的風化殼,並以紅色風化殼分布最廣。崑崙山、秦嶺、山東丘陵一線以北地區,主要的成土母質是黃土狀沉積物及沙質風積物,在各大江河中下游平原,成土母質主要是河流沖積物。平原湖泊地區的成土母質主要是湖積物。高山、高原地區,除了各種岩石的就地風化物以外,還有冰磧物和冰水沉積物。

簡介

成土母質是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母質因素在土壤形成上具有極重要的作用。因為,一方面它是構成土壤礦物質部分的基本材料,另一方面又是植物礦質養分元素的來源。所以,母質是土壤形成過程的直接參加者。母質對土壤形成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它的礦物組成和化學組成上。它能直接影響土壤的礦物組成和土壤顆粒組成,並在很大程度上支配著土壤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土壤生產力的高低。例如,花崗岩、砂岩等的風化物含石英多,質地粗,透水性好,除花崗岩鉀含量較高外,一般都缺乏礦質養分。玄武岩、頁岩等的風化物,粗的石英顆粒含量少,細的物質含量多,且富含鐵、鎂的基性礦物,透水性餃差,礦質養分含量較豐富。含碳酸鈣或其他鹽基豐富的成土母質,在土壤中能中和酸性的物質就比較多,土壤的化學反應不易趨於酸性。我國南方石灰岩地區形成的黑色石灰土和棕色石灰土等,其性質與當地的紅壤或黃壤顯著不同。這充分說明成土母質對土壤形成及其母質有著密切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