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是指與母乳餵養有關的特發性黃疸,臨床主要特徵是新生兒母乳餵養後不久即出現黃疸,但無其他全身症狀,足月兒多見。母乳餵養的嬰兒在生後4~7天出現黃疸,2~4周達高峰(血清膽紅素可超過256.6~342.0μmol/L),一般狀況良好無溶血或貧血表現黃疸一般持續3~4周,第2個月逐漸消退,少數可延至10周才退盡黃疸期間若停餵母乳3~4天,黃疸明顯減輕,膽紅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餵養,黃疸不一定再出現,即使出現亦不會達原有程度。隨著母乳餵養率的提高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達20%~30%。也已成為住院新生兒高膽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本病預後良好,嚴重者才需治療,但為了順利推廣母乳餵養也應引起重視。

基本信息

病因

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近來多認為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循環增加有關。一般認為,新生兒小腸內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經過檢測確認),活性高。這種主要來源於母乳的酶,可催化結合膽紅素變成未結合膽紅素,此過程在新生兒小腸內進行,加上小兒腸蠕動相對慢,使大量應排泄的膽紅素被這種酶解離成未結合膽紅素,吸收增加,即出現母乳性黃疸。
原因主要是母乳不足,開奶晚,胎糞排出延遲之故。主要是由於母乳中富含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水解結合膽紅素為非結合膽紅素通過活躍的腸肝循環形成。由於母乳中含有較多脂肪酶及β葡萄糖醛醯苷酶前者使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增多,從而抑制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後者能分解膽紅素葡萄糖醛酸酯的酯鍵,使結合膽紅素又轉化為非結合膽紅素而易在小腸被重吸收,從而增加了腸--肝循環,結果血中非結合膽紅素增加而出現黃疸。生後母乳餵養無其他原因而出現高膽紅素血症者,膽紅素常可達256.5~342μmol/L(15~20mg/dl)新生兒一般情況良好,吃奶佳,生長發育正常。黃疸可持續3周~3個月。

分類

母乳性黃疸一般可分為早髮型及遲髮型兩種類型。早髮型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出現時間及達到高峰值的時間相似,即在出生後的2~3天出現,並於第4~6天最明顯,然後在兩周內消退。然而,從臨床實踐來看,母乳性黃疸的最高值要超過生理性黃疸。遲髮型者出現的時間較晚,常緊接生理性黃疸之後發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後加重,也就是說母乳性黃疸常在寶寶出生後7-14天出現。

症狀表現

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的臨床表現為:黃疸一般在出生後4-5天出現,逐漸加重,升高的膽紅素可持續10天左右,然後黃疸漸漸減輕,3~12周恢復正常水平。此間,哺乳、呼吸、發育等均正常,大便色可黃也可淡白。血清膽紅素大於205.2微摩爾/升,有的可以高達513微摩爾/升。

母乳性黃疸一般可分為早髮型及遲髮型兩種類型。早髮型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出現時間及達到高峰值的時間相似,即在出生後的2-3天出現,並於第4-6天最明顯,然後在兩周內消退。然而,從臨床實踐來看,母乳性黃疸的最高值要超過生理性黃疸。遲髮型者出現的時間較晚,常緊接生理性黃疸之後發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後加重,也就是說母乳性黃疸常在寶寶出生後7-14天出現。

診斷

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
1、母乳所致黃疸一般在生後4~5天出現皮膚、黏膜黃染,無其他異常,黃疸逐漸加重,生後10~15天中未結合 膽紅素可達171~513umol/l(10~30mg/dl)。如繼續哺乳,升高的膽紅素可持續4~10天,然後緩慢下降,3~12周恢復正常水平,黃疸完全消退。若停止哺乳,於48小時內血清膽紅素可明顯下降。

2、新生兒在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減退後又加重,停止母乳餵養後48小時,膽紅素下降50%,則可確定診斷。

3、如再恢復母乳餵養,膽紅素又升高17~51umol/l(1~3mg/dl),但不會達到原來的高水平。

4、在肝功能正常條件下需要與溶血、感染引起的黃疸相鑑別。

新生兒黃疸可分為早髮型及遲髮型兩種類型:早髮型一般在出生後的兩三天內出現,並在一個星期內達到“頂峰”,半個月後基本可以消退,也即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出現的時間及達到的峰值都較相似。遲髮型常在出生後一個星期甚至是半個月後才出現,甚至常接著生理性黃疸之後發生,有的是在生理性黃疸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重。而且,母乳性黃疸比一般生理性黃疸的持續時間比較長,有的長達2~3個月。

治療

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
暫停母乳餵養3天改為人工餵養,奶量以150ml/kg.d計算。暫停母乳期間,套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 分分泌,提供黃疸消退後繼續母乳餵養。同時給予支持療法:注意保暖,增加熱量營養,預防感染;鼓勵乳母多次少量餵奶,增加患兒大便次數。嚴重者給以保肝、酶誘導劑等藥物治療。母乳性黃疸預後良好,停餵母乳後黃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導致膽紅素腦病的報導。為了減少本病的發生,應鼓勵乳母早開奶,多次少量餵奶,增加大便次數,減少腸道對膽紅素的吸收,可降低黃疸發生率。另外,要給予患兒以保暖、增加熱量、預防感染等支持療法,防止加重黃疸。

患兒日齡10天,足月順產,純母乳餵養。患兒生後第2天出現黃疸,並逐漸加重,不發熱,無嘔吐腹瀉。當天因吃奶稍有減少,去當地醫院求治,測血清總膽紅素434μmol/L,未結合膽紅素428μmol/L,已達《新生兒黃疸干預推薦方案》中的換血標準,由於當地醫院條件受限,給予白蛋白輸注,醫生囑轉院做換血治療

為了規範新生兒黃疸的治療,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特制訂了《新生兒黃疸干預推薦方案》,該方案中對出生超過72小時的足月新生兒黃疸的干預推薦標準為:血清總膽紅素水平≥257μmol/L(≥15mg/dl)時考慮光療;≥291μmol/L(≥17mg/dl)時光療;≥376μmol/L(≥22mg/dl)時光療失敗換血;≥428μmol/L(≥25mg/dl)時換血加光療。對於母乳性黃疸而言,有些醫生也按照此標準來執行。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一般說來,對於早髮型母乳性黃疸要鼓勵頻繁餵奶,避免添加糖水。晚髮型母乳性黃疸因很少引起核黃疸,如果血清膽紅素257μmol/L時可暫停母乳3天;>342μmol/L時則加光療,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漿治療。患兒就診時不管黃疸多么重,血清膽紅素濃度有多高,也不必換血治療,因為黃疸完全可以通過光療和停餵母乳加以控制。

預防

母乳性黃疸母乳餵養
孕母期間注意飲食衛生,忌和辛熱之品,不可濫用藥物。如孕母有黃疸病史可口服黃疸茵陣沖劑。自確診的服至分娩,服藥時間以兩個月以上為宜。嬰兒出生後,宜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或黃疸逐漸加深或退而復現等情況,以便及時破損感染。

有研究認為增加新生兒早早期乳汁攝入量,可使新生兒體內熱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進腸蠕動,使胎糞儘早排淨。減少膽紅素腸肝循環,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從而降低了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患病率。並可使新生兒及時獲得營養豐富的初乳。對健康新生兒的母乳黃疸要嚴密監測和加強隨訪尤對生後2~3d即出院回家的母乳黃疸新生兒需建立必要的隨訪以便早干預防止腦損害。

正常足月新生兒,在出生 3天出現黃疸, 4- 6天達到高峰,7- 10天消退,膽紅素不超過12mg/dl,早產兒可 以持續 2- 3周,這是生理性黃疸;至於因為溶血、阻塞或肝細胞損傷而出現的病理性黃疸,出現時間早,黃疸程度重,持續時間長達一月以上 ,稱為病理性黃疸。

近年來發現有一種介乎生理與病理之間的新生兒黃疸,其持續時間比生理性黃疸長,黃疸程度比生理性黃疸重,發生在完全母乳餵養的新生兒。這種新生兒哭聲響亮,吃奶好、反應好、大便顏色與母乳餵養兒相同,除了黃疸程度稍深外,沒有任何病態。

母乳性黃疸分為早發性和遲發性 (真性母乳性黃疸 )兩型。一般在生後4- 5天出現,逐漸加重,血中未結合膽紅素可達 10- 30mg/dl,升高的膽紅素水平可持續 2- 3周,然後緩慢下降,3- 12周逐漸恢復正常水平。

發生母乳性黃疸的原因至今還未完全明確,文獻報告可能是患兒的母親初乳中含有2α- 20β孕二醇,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使膽紅素不能與這種酶相結合,使小腸對膽紅素回吸收增加,因而出現明顯示黃疸。

母乳性黃疸血中未結合膽經素遠較生理性黃疸為高,雖僅有極少數可能引起輕微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或引起較重的“核黃疸”,但由於其黃疸持續時間長,對小兒的生長發育不利,幫而不能因為本病預後好而掉以輕心,無論膽紅素升高程度如何,均應採取干預措施積極處理,特別是以預防為主,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預後

母乳性黃疸人參
母乳性黃疸預後良好 ,一般不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多數能自行恢復。

(一)預防 :(1)孕期絕對禁止服用含有激素的滋補品及食品或飲料等。 (2)慎重服用中藥人參類製劑及食品

(二)治療 :(1)停止餵哺母乳 2- 3天,用配方奶代替。假如膽紅素在停乳後下降 50%,即可確診,若 2- 3天后再次哺乳 ,血清膽紅素水平可上升至 1- 3mg/dl,但不會再達到上述高水平。(2)少量多次餵母乳可使黃疸減輕。(3)服用維生素C及B1、B6,保護肝臟。(4)維生素B12注射液 0. 1- 0. 2毫升,在足三里穴注射,隔日1次連用 2- 3次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