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世界盃冠軍

歷屆世界盃冠軍

歷屆世界盃冠軍(FIFA World Cup)即國際足聯世界盃,是世界上最高榮譽、最高規格、最高含金量、最高知名度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並稱為全球體育兩大最頂級賽事,甚至是轉播覆蓋率超過奧運會的全球最大體育盛事。1930年首屆世界盃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報名參賽。1934年第二屆開始首次採用預選賽來決定決賽階段參賽隊伍,共有16支國家隊入圍。1982年第十二屆世界盃賽決賽階段參賽隊伍擴至24支球隊。1998年第十六屆世界盃賽決賽階段參賽隊伍擴至32支球隊,然後抽籤分為8組。編為A、B、C、D、E、F、G、H。小組賽採取輪賽制,即每支球隊都與其他三支球隊比賽一場,勝積三分,平積一分,負則積零分。分數高的兩支隊伍可進入16強,若積分相同,則以淨勝球來判定16強。16強產生後則採取單敗淘汰賽制,在4強產生後則不再淘汰,由兩隻優勝隊伍決出冠亞軍,兩隻失敗隊伍決出季殿軍。

基本信息

詳細介紹

歷屆世界盃冠軍歷屆世界盃冠軍
世界盃是每隔四年舉辦一次。
截止至2014年巴西世界盃已經舉辦了20屆了。
世界盃賽程
世界盃賽程分為預選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世界盃預選賽階段分為六大賽區進行,分別是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賽區,每個賽區需要按照本賽區的實際情況制訂預選賽規則,而各個已報名參加世界盃的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代表隊,則需要在所在賽區進行預選賽,爭奪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是32個,決賽階段主辦國可以直接獲得決賽階段名額,除主辦國外,其他名額由國際足聯根據各個預選賽賽區的足球水平進行分配,不同的預選賽賽區會有不同數量的決賽階段名額。
註:國際足聯規定:從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起,衛冕冠軍需要參加其所屬區域內的世界盃預選賽,從而只有東道主可以直接入圍決賽圈32強的比賽。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主辦國必須是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而且會員國地區需要向國際足聯提出申請(可以兩個會員聯合申請承辦),然後通過全體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投票選出。
通過世界盃預選賽獲得決賽階段名額的國家代表隊,加上主辦國的代表隊一共32支球隊將會到主辦國進行決賽階段的比賽爭奪冠軍。決賽階段32支球隊通過抽籤被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4支球隊,進行分組積分賽,各個小組的前兩名共十六支球隊將獲得出線資格,進入複賽;進入複賽後,十六支球隊按照既定的規則確定賽程,不再抽籤,然後進行單場淘汰賽,直至決出冠軍。

歷屆冠軍

屆數 舉辦年份 舉辦地點 冠軍
第一屆 1930年 烏拉圭世界盃 烏拉圭冠軍
第二屆 1934年 義大利世界盃 義大利冠軍
第三屆 1938年 法國世界盃 義大利冠軍
第四屆 1950年 巴西世界盃 烏拉圭冠軍
第五屆 1954年 瑞士世界盃 西德冠軍
第六屆 1958年 瑞典世界盃 巴西冠軍
第七屆 1962年 智利世界盃 巴西冠軍
第八屆 1966年 英格蘭世界盃 英格蘭冠軍
第九屆 1970年 墨西哥世界盃 巴西冠軍
第十屆 1974年 前西德世界盃 西德冠軍
第十一屆 1978年 阿根廷世界盃 阿根廷冠軍
第十二屆 1982年 西班牙世界盃 義大利冠軍
第十三屆 1986年 墨西哥世界盃 阿根廷冠軍
第十四屆 1990年 義大利世界盃 西德冠軍
第十五屆 1994年 美國世界盃 巴西冠軍
第十六屆 1998年 法國世界盃 法國冠軍
第十七屆 2002年 韓日世界盃 巴西冠軍
第十八屆 2006年 德國世界盃 義大利冠軍
第十九屆 2010年 南非世界盃 西班牙冠軍
第二十屆 2014年 巴西世界盃 德國冠軍
第二十一屆 2018年 俄羅斯世界盃 未舉行
第二十二屆 2022年 卡達世界盃 未舉行

奪冠次數排行

截止到第20屆,奪冠次數排行榜。
排序 球隊 奪冠次數 亞軍次數
1 巴西 5 2 
2 德國 4 4
3 義大利 4 2
4 阿根廷 2 3
5 烏拉圭 2 0 
6 英格蘭 1 0
7 法國 1 1 
8 西班牙 1 0
9 荷蘭  0 3
10 匈牙利 0 2
10 捷克斯洛伐克 0 2
12 瑞典
0 1

經典回顧

歷屆世界盃冠軍歷屆世界盃冠軍
1930烏拉圭
奪得首屆世界盃的烏拉圭隊合影。為慶祝獨立100周年,烏拉圭在首都蒙得維的亞特別修建了紀念體育場,這塊主場也成為了烏拉圭人的屠場。1比0勝秘魯、4比0橫掃羅馬尼亞、半決賽6比1擊潰南斯拉夫,烏拉圭一路挺進了決賽。與他們會師的是另一支世界級的勁旅阿根廷隊,決賽中阿根廷在上半時踢得更好,以2比1領先半場,但在下半時,烏拉圭人在主場觀眾的聲浪中連進3球,以4比2贏得了決賽,並成就了連奪奧運金牌和稱雄世界盃的霸業。
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總比賽場次為18場,總進球70個,場均進球3.88個,總觀眾人數434500人場均24100人。阿根廷人斯塔比勒GuillermoStabile以8球的成績成為最佳射手。圖為1930年7月30日,蒙得維的亞,烏拉圭球員佩德羅·塞亞PedroCea、埃克托·斯卡洛尼HectorScarone和埃克托·卡斯楚HectorCastro慶祝4-2擊敗阿根廷奪得首屆世界盃冠軍。
1934義大利

1934年6月10日,羅馬,義大利隊在決賽中通過加時賽2比1擊敗捷克斯洛伐克後奪冠。雖然當時很多人認為是墨索里尼的操縱才讓義大利人奪冠,但實際上,球隊當時的實力已經配得上冠軍。
這屆世界盃總比賽場次為17場總進球70個,場均進球4.12個,總觀眾人數358000人,場均21000人。義大利奪冠,捷克斯洛伐克球員內耶德里OldrichNejedly5球成為最佳射手。雙方90分鐘戰成1比1平,奧爾西RaimondoOrsi在全場比賽結束前9分鐘才扳平了比分。加時賽第6分鐘,梅阿查助攻斯奇亞維奧AngeloSchiavio打進制勝球。
1938法國
1938年6月19日,義大利在決賽中4比2擊敗匈牙利,成功衛冕世界盃,主教練波佐舉杯者功不可沒。
這屆世界盃總比賽場次為18場,總進球84個,場均進球4.67個,總觀眾人數376000人,場均20900人。義大利隊再次奪冠,巴西球員萊昂尼達斯Leonidas以8球的成績成為最佳射手。圖為1938年6月19日,匈牙利門將薩博AntalSzabo防守義大利前鋒費拉里GiovanniFerrari的射門。義大利在決賽中4比2擊敗匈牙利,成功衛冕世界盃。
1950巴西
1950年7月16日,里約熱內盧馬拉卡納大球場,國際足聯主席雷米特白髮者為烏拉圭隊頒發冠軍獎盃。由於東道主巴西隊輸掉了比賽,整個巴西國內頓時陷入難以想像的悲痛當中,巴西足協官員甚至忘了為冠軍頒獎,雷米特只好親自走下球場尋找烏拉圭隊長巴雷拉(5號球員),完成了頒獎儀式。
這屆世界盃總比賽場次為22場總進球88個,場均進球4個,總觀眾人數1091230人,場均49600人。首屆冠軍烏拉圭隊再次奪冠,巴西球員阿德米爾(Ademir)以9球的成績成為最佳射手。圖為1950年7月9日,里約熱內盧,瑞典門將卡勒·斯文松在巴西名將阿德米爾腳下撲球。東道主巴西隊在決賽輪7比1狂勝瑞典隊,阿德米爾一人包辦4球。
1954瑞士
這屆世界盃總比賽場次為26場總進球140個,場均進球5.38個,總觀眾人數843000人,場均32400人。西德隊首次奪得冠軍,匈牙利名將科奇什以11球的成績成為最佳射手。圖為西德足球名宿弗里茨·瓦爾特和奧特馬爾·瓦爾特的肖像,兄弟二人均為前鋒,他們作為首發球員在決戰中擊敗匈牙利,是伯爾尼奇蹟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1958瑞典
第六屆世界盃有55個國家參加預選賽,創造了新的紀錄,西班牙等隊無緣決賽圈,但最令人意外的還是兩屆世界盃得主烏拉圭和義大利的出局,巴西隊首次奪冠。圖為1958年6月28日,哥德堡,三四名決賽法國隊6比3擊敗西德隊,法國球星方丹獨中四元。在本屆大賽中,法國前鋒方丹在6場比賽中攻入13球,成為了世界盃歷史上單屆進球最多的人。
圖為1958年6月29日,斯德哥爾摩,貝利和隊友瓦瓦慶祝進球。這場決賽坐滿了51800名觀眾,巴西隊的決賽對手是東道主瑞典隊,最終5比2擊敗對手首次奪冠。瓦瓦和貝利均是梅開二度,另一個進球由扎加洛完成。關於1958年世界盃,有兩個鏡頭已成為永恆。其一是貝利在決賽中挑過一名瑞典後衛,凌空勁射得分;另一個就是奪冠後,他伏在隊友迪迪的肩膀上動情哭泣。決賽那天,貝利只有17歲零239天,這也創造了世界盃決賽參賽以及進球隊員的最年輕紀錄,一代球王就此誕生!
1962智利
1962年6月17日,聖地亞哥,巴西隊在決賽中3比1擊敗捷克斯洛伐克奪冠。下排左二為加林查,左三是迪迪,左四為瓦瓦,下排右二是扎加洛;上排左三為門將吉爾馬爾。
1962年世界盃在南美洲的智利舉行,巴西的頭號明星是29歲的加林查,一個綽號“小鳥”、雙腿天生有殘疾的人。在淘汰賽3比1擊敗英格蘭、4比2勝智利的比賽中,加林查各進2球。在本屆比賽中,貝利因傷只踢了兩場小組賽,剩餘時間都在場下觀戰。世界盃結束後,巴西隊堅持進攻的打法征服了許多歐洲教練……本屆世界盃,總比賽場次為32場,總進球89個,場均進球2.78個,總觀眾人數893138人,場均27900人。巴西隊在決賽中擊敗捷克斯洛伐克成功衛冕,包括瓦瓦、加林查在內的六人打進4球,其中匈牙利人阿爾伯特FlorianAlbert只用了三場比賽就完成了這一進球數字。
1966英格蘭
1966年7月30日,決賽在倫敦溫布利大球場上演,英格蘭隊長博比·摩爾和西德隊長烏韋·席勒在賽前交換隊旗。這是世界盃歷史上匯集了各類要素的一場決戰。傑夫·赫斯特成為決賽歷史上唯一一個上演帽子戲法的人,德國人在即將倒下、英國球迷已唱起《大不列顛統治之歌》時,在第89分鐘奇蹟般的扳成2平。加時賽第101分鐘,赫斯特的射門擊中橫樑後彈在球門線處,主裁判丹斯特無法確定是否進球,蘇聯巡邊員巴克拉莫夫告訴他,球進了,3比2!隨後,赫斯特打進了鎖定勝利的進球,英格蘭4比2贏得了決賽。這場決賽成就了世界盃歷史上最具爭議的進球,40多年後,人們仍在議論它。那個球真的越過門線了嗎?直到今天,這仍是世界盃歷史上的最大懸案。
圖為1966年7月20日,倫敦,英格蘭隊後衛威爾遜右,RayWilson鏟斷法國前鋒貢代PhilippeGondet。這場比賽亨特RogerHunt梅開二度,英格蘭人晉級八強。
這屆世界盃總比賽場次32場總進球89個,場均進球2.78個,總觀眾人數1618091人。本土作戰的英格蘭隊擊敗西德隊,歷史上首次奪得冠軍。葡萄牙名將尤西比奧6場比賽打進9球成為最佳射手。圖為1966年7月30日,決賽在倫敦溫布利大球場上演,英格蘭擊敗西德首次奪得冠軍。博比·摩爾舉杯者被隊友高高舉起,他被視為英格蘭歷史上最具才華的中場球星之一。
1970墨西哥
1970年6月21日,墨西哥城,巴西前鋒雅伊爾津霍在與義大利後衛法切蒂左的拼搶中倒地。
圖為1970年6月21日,墨西哥城,貝利上與隊友雅伊爾津霍慶祝奪冠。這場世界盃決賽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決賽之一,貝利的頭球打破僵局,博寧塞尼亞扳平比分,蓋爾松再次幫助巴西把比分超出,雅伊爾津霍將比分改寫為3比1,他也成為了世界盃歷史上唯一一個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人,阿爾貝托最後的抽射將比分定格為4比1,巴西12年來第三次奪冠,得以永久保留雷米特杯!
1974西德
1974年7月7日,慕尼黑,西德隊門將澤普·邁爾SeppMaier沒收克魯伊夫的射門。在這場決賽中,西德隊2比1逆轉荷蘭隊奪冠,內斯肯斯開場1分鐘打進點球,布賴特納第25分鐘點球扳平比分,蓋德·穆勒在第43分鐘打進鎖定勝局的一球。
該屆世界盃總比賽場次38場,總進球97個,場均進球2.55個,總觀眾人數1816252人。西德隊2比1擊敗荷蘭隊,世界盃歷史上的大力神杯第一次被捧起。波蘭隊前鋒拉托7球成為最佳射手。圖為1974年世界盃,西德奪冠,隊長貝肯鮑爾手捧金杯,門將麥爾獻上深深的一吻。
1974年標誌著世界盃歷史新紀元的開啟。其一、雷米特杯被巴西永久保留,一尊新的獎盃大力神杯成為爭奪對象;其二、國際足聯迎來了新的主席,巴西人阿維蘭熱在世界盃開賽前當選,他成為了第一個非歐洲籍的主席;其三、賽制改變,加入了第二階段循環賽的部分,8支第一階段出線隊分成2個小組角逐,各自的第一名進入冠軍決賽,這一賽制一直沿用到1982年。
1978阿根廷
1978年7月2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肯佩斯左打破僵局,超過秘魯人庫比拉斯的5球成為最佳射手。阿根廷與荷蘭的決賽上半時第38分鐘,肯佩斯左腳鏟射首開紀錄。但在終場結束前10分鐘,荷蘭隊替補南寧加DickNanninga沖頂破門,將比賽拖入了加時賽。此後,肯佩斯標誌性的突破摧毀了荷蘭防線,他象把利刃插入荷蘭肋部,兩名後衛下鏟都沒有攔住他,儘管門將倒地阻擋了一下,肯佩斯還是將球打進。第115分鐘,貝爾托尼鎖定比分。阿根廷首次捧起大力神杯,荷蘭人連續兩屆獲得亞軍。
1982西班牙
1982年6月29日,馬德里,巴西主裁判科埃略警告犯規的英格蘭球員威爾金斯,他對西德隊球員布賴特納犯規。雙方在這場第二循環小組賽首戰互交白卷,伯納烏球場湧進了75000名觀眾。
本屆世界盃,總比賽場次為52場,總進球146個,場均進球2.81個,總觀眾人數2109723人,場均40600人。義大利3比1擊敗西德第三次奪冠,保羅·羅西7場比賽進6球成為最佳射手
圖為1982年6月29日,巴塞隆納,塔爾代利抓住馬拉多納的球鞋,阻止對方前進。這是兩隊的第二循環小組賽的首戰,義大利2比1擊敗阿根廷,義大利隊在下半場先後由塔爾代利MarcoTardelli和卡布里尼各進一球,阿根廷人在中場結束前7分鐘由帕薩雷拉攻進一球,於事無補。
1986墨西哥
1986年6月11日,在墨西哥世界盃阿根廷與英格蘭的1/4決賽中,馬拉多納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蘭隊的球門,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
這是屬於馬拉多納的世界盃,這屆杯賽雲集了那個年代幾乎全部的天才,但所有人的光芒都被馬拉多納掩蓋,那兩個不斷被後世所提及的經典進球印證了他這個天使與魔鬼的合體。圖為1986年6月29日,墨西哥城,馬拉多納捧起大力神獎盃

歷屆世界盃冠軍歷屆世界盃冠軍
1990義大利
1990年6月9日,博洛尼亞,阿聯後衛阿卜杜爾拉赫曼MeerAbdulrahman鏟掉哥倫比亞球星巴爾德拉馬腳下的球。這是哥倫比亞小組賽的第一戰,雷丁BernardoRedin和巴爾德拉馬在下半場的進球幫助球隊2比0取得開門紅。
圖為1990年7月3日,巴里,阿根廷前鋒卡尼吉亞破門得分,此前曾加在世界盃中保持了517分鐘不失球的紀錄,“風之子”在第67分鐘的破門讓紀錄作古。衛冕冠軍阿根廷半決賽的對手是東道主義大利,斯基拉奇第17分鐘打破僵局,卡尼吉亞下半場扳平比分。加時賽各無建樹,點球大戰阿根廷4比3、總分5比4淘汰對手再進決賽,阿根廷門將戈耶切亞連續撲出了多納多尼和塞雷納的兩個點球。
1994美國
1994年7月9日,達拉斯,貝貝托為巴西攻入第二球後,羅馬里奧和馬津霍與他一起做出搖搖籃的慶祝動作,祝賀貝貝託兒子的出生。荷蘭與巴西的1/4決賽是一場經典戰,羅馬里奧和貝貝托在下半場連進兩球領先,博格坎普和溫特隨後追平,布蘭科第81分鐘主罰定位球破門,巴西人進入半決賽。
1998法國
1998年7月12日,聖丹尼斯,齊達內頂進頭球。在此前68年的世界盃歷史上,還從來沒有任何一支球隊能以3球優勢擊敗巴西,但雅凱的法國隊做到了——齊達內第27分鐘和第45分鐘頂進兩個頭球,佩蒂特在終場結束前給了巴西人最後一擊,3比0,法國隊首次奪冠。羅納爾多全場夢遊,發揮嚴重失常。
2002韓日
2002年6月4日,光州,中國男足歷史上首場世界盃賽的首發陣容。後排左起:郝海東、江津、孫繼海、李鐵、吳承瑛;前排左起:楊晨徐雲龍、李霄鵬、馬明宇、范志毅和李瑋峰。中國隊首戰0比2負哥斯大黎加,戈麥斯和賴特在第61分鐘、第64分鐘破門。
2002年6月7日,札幌,貝克漢姆慶祝罰進點球,英格蘭憑藉這個進球1比0擊敗阿根廷。
2002年世界盃巴西主帥斯科拉里將“三R里瓦爾多、羅納爾迪尼奧、羅納爾多”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最終奪得冠軍。中國隊首次參加世界盃,沒達到“進一球、得一分、勝一場”的期望。圖為2002年6月26日,崎玉,羅納爾多慶祝進球。半決賽第2場,巴西1比0淘汰土耳其,第7次殺進決賽,羅納爾多第49分鐘右腳打入制勝一球。
2006德國
2006年7月9日,柏林,第111分鐘,齊達內頂翻馬特拉齊後被紅牌罰下,以最意外的方式終結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最後的決戰在法國隊與義大利隊之間打響,兩隊在90分鐘內戰成1比1,齊達內開場7分鐘罰進點球,馬特拉齊19分鐘頭球扳平。加時賽雙方沒有進球,點球大戰義大利5比3、總分6比4奪冠,特雷澤蓋右腳抽射擊中橫樑下沿打在球門線外,格羅索為義大利罰進決定性的點球。
2006年義大利奪冠,後來多被定義為“庶民的狂歡”或“精神的勝利”。里皮帶著一幫並無太多星光的球員戲劇性的方式問鼎。決賽里齊達內用頭頂翻馬特拉齊的一幕讓人難以釋懷。圖為2006年7月9日,柏林,義大利奪冠。
2010南非
2010年6月16日,世界盃G組朝鮮1-2不敵巴西。在賽前奏國歌儀式,朝鮮隊前鋒鄭大世激動得淚流滿面。朝鮮隊前鋒鄭大世淚流滿面的一幕在2010年夏天成為最為經典的畫面之一,這位綽號“人民魯尼”的球員一時間成為中國球迷關注的焦點……
圖為2010年7月7日,世界盃半決賽,荷蘭隊3-2烏拉圭隊晉級。第40分鐘,弗蘭右腳做了一個假射動作之後,扣到左腳,然後用左腳遠射,皮球劃出詭異弧線,從斯特克倫堡指尖飛入球門
2010年7月12日,2010年南非世界盃決賽在約翰內斯堡足球城體育場結束爭奪,憑藉伊涅斯塔在第116分鐘的進球,西班牙1-0力克荷蘭,歷史上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十九屆世界盃在南非舉行,這是首次在非洲地區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最終西班牙國家隊獲得了他們歷史上的首個世界盃冠軍頭銜,這也是歐洲球隊首次在歐洲之外的國家舉辦的世界盃上奪冠。本屆世界盃,總比賽場次為64場,總進球145個。
2014巴西
2014年巴西世界盃(英語:2014FIFAWorldCup)是第20屆世界盃足球賽。比賽於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南美洲國家巴西境內12座城市中的12座球場內舉行。這是繼1950年巴西世界盃之後世界盃第二次在巴西舉行,也是繼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之後世界盃第五次在南美洲舉行。這也是首屆運用門線技術的世界盃。
台北時間2014年7月14日第20屆世界盃決賽場上,德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加時1比0戰勝阿根廷奪得冠軍,馬里奧·格策第113分鐘上演絕殺。阿根廷、荷蘭、巴西獲得第2至4名。
圖為台北時間2014年7月14日凌晨,梅西獲金球獎卻難掩失冠落魄。這位馬拉多納的接班人在距離大力神杯無限近的的地方重現了巴喬式悲劇。這一屆,德國時隔24年捧起大力神杯。
圖為格策鎖定勝局的絕殺球。

2018年俄羅斯(期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