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力量動員

武裝力量動員

武裝力量動員是國家將軍隊和其他武裝組織由平時體制轉為戰時體制。通常包括現役軍人和預備役人員以及相應的武器裝備和物資的動員。

武裝力量動員

正文

國家將軍隊和其他武裝組織由平時體制轉為戰時體制。通常包括現役軍人和預備役人員以及相應的武器裝備和物資的動員。主要做法包括:國家發布動員令後,現役軍人一律停止退出現役,休假、探親的現役軍人立即歸隊;徵召預備役人員,按戰時編制補充現役部隊,組建新的部隊;改編和擴充其他武裝組織。隨著戰爭的發展,進行持續動員,以保證軍隊不斷補充和擴大,直至戰爭結束。
戰爭初期的武裝力量動員,對保障軍事力量迅速擴編和戰略展開,掩護國家轉入戰時體制,取得戰略主動,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已成為世界各國戰略家潛心研究的重大課題。
現代戰爭對武裝力量動員提出更高的要求。許多國家都採取現役和預備役相結合、平時和戰時相結合的辦法,在平時做好武裝力量動員的準備工作。主要措施包括:①保持一支精幹的、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常備軍,作為戰爭初期作戰和動員擴編的骨幹。如蘇聯陸軍的現役部隊分為滿員師、簡編師、架子師,戰時在數天內即可完成兵員補充,遂行作戰任務。②完善預備役制度,儲備大量訓練有素的後備兵員。通常以退伍軍人為主組成第一類預備役,作為後備力量建設的重點,以保證戰爭初期動員的需要;同時,儲備大量的第二類預備役人員,以保持持續動員的能力。在後備兵員上,許多國家還特別注意解決技術兵和軍官的儲備問題。他們對學校、機關、企業的各種技術人員進行登記,並結合其專業實施必要的訓練。同時開展各項國防體育活動,使廣大青少年掌握軍事技術。美國還在許多高等院校設立後備軍官訓練團,為軍隊培養和儲備初級軍官。③組建後備役部隊。如蘇聯的動員師、美國的國民警衛隊和聯邦後備隊、法國的預備役師、南斯拉夫的國土防禦部隊、聯邦德國的本土防禦部隊等。這些後備役部隊平時配有武裝裝備,定期進行訓練,戰時能迅速投入作戰。④劃分兵員補充區。通常按照就地就近動員的原則,劃分若干兵員補充區,以便迅速補充、擴編或組建新的部隊。⑤儲備相應的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對軍民通用的機械、車船、馬匹等進行登記統計,做好徵用、徵購計畫。
武裝力量動員武裝力量動員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