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武漢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建立於2009年,依託武漢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運行。 1981年,自動化專業成為國務院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專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並於2005年獲批為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 本流動站所屬學科為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武漢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建立於2009年,依託武漢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運行。該學院下屬的自動化專業於1958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自動化專業成為國務院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專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並於2005年獲批為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經過50多年的發展,該專業目前已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擁有1個湖北省重點一級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1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控制科學與工程)、6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導航、制導與控制,電路與系統)和1個工程碩士學位點。
本流動站所屬學科為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該學科所屬二級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分別於1996年和1998年被冶金部和湖北省評定為重點學科,並於2008年被評為湖北省特色學科。2006年控制科學與工程被評為湖北省重點一級學科。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12人,教授28人,教師中有博士後3人,留學歸國人員5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計畫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聘請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在內的校外特聘教授12人,湖北省楚天學者3人。
圍繞地方經濟和區域經濟,特別是冶金行業的發展需求,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針對冶金行業的自動化、智慧型化、信息化和集成化中的核心問題開展創新性研究和產業化推廣,形成了包括冶金工業過程控制、複雜工業對象的控制理論與套用、微機電系統與自動化裝置、智慧型檢測與故障診斷、模式識別與信息處理和智慧型系統與知識工程等多個相對穩定的主要研究方向。
近三年來,本學科承擔國家“863”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4項、國家攻關項目1項、地方政府項目50餘項,科研總經費達5600餘萬元,目前在研各類科研項目達110餘項。近五年來,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13項,發明專利10餘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200餘篇。
博士後所在研究單位涉及“冶金自動化與檢測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冶金裝備及其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機械傳動與製造工程重點實驗室”、“湖北省冶金工業過程系統科學重點實驗室”和“湖北省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科研基地,建有網路化運動控制系統、過程控制系統、故障診斷系統、高壓靜電霧化實驗系統、多智慧型體實驗系統等研究平台,實驗室面積達7200平方米,實驗設備總值4000多萬元,萬元以上實驗儀器設備186台(套),擁有三維雷射測距及導航系統、波形記錄與分析儀、六自由度機器人等配套實驗與檢測設備,能夠滿足高水平研究和開發的需求。
本流動站為博士後科研人員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博士後除享受國家規定的政策外,還將享受本單位正式職工的同等待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