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

歡 (歡) huān 快樂,高興:歡樂。歡慶。歡會。歡快。歡顏。盡歡而散。鬱鬱寡歡。 喜愛,亦指所喜愛的人:心歡。新歡舊識。 活躍,起勁,旺盛:歡蹦亂跳。歡實。機器轉得真歡。 相反詞::悲

基本信息

民族總稱

歡的種類 較多,可歸納成三大類:

①短體歡。有二句、 三句、 四句、五句為一首的。四句一首的形式最為常見,其中絕大多數押腰腳韻 。第一句的末一字與第二句的腰(第四字)押韻。腰部的韻點可落在從第一字到第四字中的任何一字上,如系七言,則可到第六字,有較大的靈活性。在四句一首的歡中,除上下句要押腰腳韻外,第二行和第三行還要押腳 韻。這種腰腳韻形式,是四句歡的基本格式。也有隻要求押腰腳韻,不要求二、三行押腳韻的四句歌式。三句或五句一首的歡多數隻要求押腰腳韻。四句一首的短歡中,還有一種只要求第二行、第四行押腳韻的格式。

②勒腳體歡。壯語勒腳即復唱。有單勒和雙勒之分。單勒歡六行一首,每首三節,每節二行。頭一節的第一行構成第二節的尾行。頭一節的第二行構成第三節的尾行。雙勒歡十二行一首。也分三節,區別於單勒體的是,每一次復唱不是單行而是雙行。即第一節四行,第二節的後兩行重複第一節的一、二行;第三節的後兩行重複第一節的三、四行。這是一種既要求押腰腳韻,又要求二、三行押腳韻的四句短歡的組合和擴展。要求主題、形象、韻律不能脫節、分散。

勒腳歡 還有十八行和三十六行一首的,其結構句式與押韻要求均與十二行一首相同,但復唱的行數有區別。十八行的復唱部分是每次三行,三十六行的復唱部分是每次六行。由於規格較嚴和難度較大,漸趨消亡。較為盛行的仍是十二行勒腳歡。

③排歡。是壯族 民歌的重要藝術形式。以五言、七言為基礎,視內容需要,有的行可擴展到十幾言一句,有的行可壓縮到三言甚至一言一句。押韻要求:絕大多數是上下句必須押腰腳韻,對偶數句與奇數句不嚴格要求,有的只要求二四六八等偶數行押腳韻。排歡中也有復唱句子,但不像勒腳歡那樣固定化、格律化。它基本上概括了以上各種民歌形式的特點,容量較大,有幾百行、上千行一首的。細節描寫往往較為細膩,有利於表現戲劇性的情節,便於敘事和抒情。除五、七言體及長短句體外,還有一種四六言句式的排歡,多用作書信或貼在村頭寨尾的諷刺詩(俗稱白頭飛)。就內容分,排歡又可分成盤問排歡(包括天文、地理、農事、紡織等生產生活知識)、哭嫁排歡、悼念排歡、苦情排歡、愛情排歡等數十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小篆小篆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台灣-------------

中國大陸中國大陸
台灣台灣

名家書法

篆書

篆書篆書

篆書中的“歡”

隸書

隸書隸書

隸書中的“歡”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官切,音讙。《說文》喜樂也。《徐曰》喜動聲氣,故從欠。《禮·檀弓》啜菽飮水盡其歡。

又《樂記》欣喜歡愛,樂之官也。亦作歡。《孝經·孝治章》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

又作驩。《孟子》驩虞如也。《前漢·王褒傳》驩然交欣。

又合歡,漢殿名。《班固·西部賦》後宮則有合歡增成。

又樹名。《崔豹·古今注》合歡樹似梧桐,枝葉繁,互相交結,樹之階庭,使人不忿。

又竹名。《僧贊寧·筍譜》雙稍竹出九疑山,筍長,獨莖。及生枝葉卽分為兩梢,謂之合歡竹。

又橘名。《廣輿記》荊州江陵有合歡橘。

又歡伯,酒也。《焦氏易林》酒為歡伯,除憂來樂。

又《韻補》葉許元切,音暄。《魏韋誕·親蠶頌》同碩慶於生民,發三靈之永歡。苞繁佑於萬國,卷福厘以言鏇。 《集韻》或作孉。亦作〈女歡〉。

詞組

常用

1.歡蹦亂跳 huānbèng-luàntiào

[dancing and skipping with joy] 形容活潑、健康、生命力旺盛。

孩子們歡蹦亂跳地過年2.歡唱 huānchàng

[chortle] 高興地唱或吟。

盡情歡唱3.歡暢 huānchàng

[thoroughly delighted] 歡悅舒暢4.歡度 huāndù

[spend joyfully] 愉快歡樂地度過5.歡歌 huāngē

歡歌國慶(2)[happy sound of singing]∶歡娛快樂的歌聲。

歡歌笑語6.歡咍 huānhāi

[be happy and cheerful] 歡快。咍,喜悅,歡笑。

不常用

歡咍嗢噱。——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7.歡好 huānhǎo

[happy and hamonious] 歡樂和好8.歡呼 huānhū

[hail;cheer;acclaim;applaud] 歡樂地喊叫。

他作為英雄而受到歡呼。

這場戰爭尚未正式結束,民眾已在歡呼9.歡聚 huānjù

[happy get-together;have a happy gathering] 歡快的聚會

今天,首都各界代表在這裡歡聚,共慶佳節10.歡快 huānkuài

[cheerful and light-hearted;lively] 歡樂痛快;歡樂輕快

一個歡快的故事

歡快的曲調11.歡樂 huānlè

[happy;joyous;gay;delighted]∶快樂

自敘少小時歡樂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一個歡樂的夜晚12.歡鬧 huānnào

這個城鎮的人正在歡鬧(2)[riot]∶沉湎於狂歡或喧鬧之中13.歡鬧 huānnào

[frolic] 充滿高興和歡笑的

一次歡鬧的驚險活動14.歡洽 huānqià

[happily and harmoniously] 愉快而和洽

備極歡洽。——《廣東軍務記》15.歡慶 huānqìng

[joyfully celebrate] 歡快地慶祝

歡慶豐收

一個值得歡慶的日子16.歡聲 huānshēng

[cheers] 歡心地發出呼聲17.歡聲雷動 huānshēng-léidòng

[cheers resound like rolls of thunder;thundering applause] 歡呼的聲音像打雷一樣震動全場,形容極為熱烈的歡樂場面

因此滿城歡聲雷動,降服數萬人。——《水滸全傳》18.歡聲笑語 huānshēng-xiàoyǔ

[cheerful chatting and laughing] 歡樂的說笑聲

禮堂里洋溢著一片歡聲笑語19.歡送 huānsòng

歡送會(2)[seeing-off]∶高興地集合表示送別

歡送儀式20.歡騰 huānténg

[jubilation;rejoicing] 高興得手舞足蹈;歡喜地奔跑、跳躍

喜訊傳來,人們立刻歡騰起來21.歡天喜地 huāntiān-xǐdì

則見他歡天喜地,謹依來命。——元· 王實甫《西廂記》(2)亦作“喜地歡天”22.歡慰 huānwèi

[be gratified] 欣慰23.歡喜 huānxǐ

[joy] 歡樂心喜

心中大歡喜。——《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滿心歡喜24.歡喜 huānxǐ

她歡喜拉手風琴(2)[be fond of]∶喜歡、喜愛

歡喜滑水25.歡喜若狂 huānxǐ-ruòkuáng

[exult] 感到極大的快樂;因勝利或自滿而感到並往往流露出非常愉快的樣子

全城人民載歌載舞,歡喜若狂26.歡笑 huānxiào

[laugh;heartily] 因歡樂而產生笑聲

歡笑的人群27.歡心 huānxīn

想博取歡心(2)[graces]∶好感,內心喜愛

試圖不失去僱主的歡心28.歡欣鼓舞 huānxīn-gǔwǔ

[exhilarate;be great overjoyed and inspired] 心情高興而精神振奮

在歡欣鼓舞之餘,感到未來更加任重道遠29.歡欣若狂 huānxīn-ruòkuáng

當變法的詔書一道道地傳來的時候,我們這些贊成變法的人,真是歡欣若狂。——吳玉章《辛亥革命》(2)亦作“歡喜若狂”30.歡顏 huānyán

[smile happily;beaming with happy smiles] 歡笑,開顏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31.歡宴 huānyàn

[cheerfully fte] 歡樂地宴請

歡宴來賓32.歡迎 huānyíng

僮僕歡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他們歡迎旅行的人們歸來(2)[favorably receive]∶誠心希望;樂意接受

張開雙臂歡迎這個組的到來33.歡娛 huānyú

[happy;amuse oneself;enjoy oneself] 歡欣娛樂34.歡愉 huānyú

[delighted] 歡樂愉快

歡愉的笑容35.歡悅 huānyuè

[happy;pleased] 喜悅;歡樂

歡悅的笑聲

他倆心情歡悅,邊走邊唱36.歡躍 huānyuè

相關詞語

放歡 故歡 歡哥 歡歌 歡暢 歡騰

歡心 歡實 歡呀 歡飫 歡呼 歡賞

歡燕 歡好 歡動 歡笑 歡喜 歡團

歡飲 歡愜 歡聚 歡趣 成歡 承歡

討歡 同歡 失歡 通歡 騰歡 違歡

相歡 虞歡 逐歡 歡鄰 歡感 歡慕

歡咲 歡容 歡迎 歡愉 歡盟 歡悚

歡說 歡忭 歡如 歡親 歡侍 歡嘆

漢字演變

歡

拼音是huan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