櫛筍螺

櫛筍螺

櫛筍螺,腹足綱、新腹足目、筍螺科,貝殼細長,螺塔狀,螺層多。棲息於低潮線以下。肉食性。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物種名稱】櫛筍螺
【拉丁學名】Duplicariadussumieri
【命名者】Kiener,1839
【英文名稱】Dussumier'sAuger[2]
【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新腹足目筍螺科

外形特徵

貝殼細長,螺塔狀,螺層多。較大型,有較密、較多的縱肋,殼口內濃褐色而有一道白紋。殼長約9公分有光澤。殼口小,縫帶明顯,沒有臍孔。外唇沒有增厚,內部平滑。軸唇扭轉。口蓋卵形,核位於下方。齒舌缺乏或僅有邊緣齒。

分布範圍

台灣海峽、黃渤海至南海,台灣新竹縣,高雄,台南市安平,金門金寧,金城。

習性環境

棲息於低潮線以下。肉食性。

台灣貝類(—)

台灣貝類近600多種,台灣北岸及東岸的岩礁地型,離島由火山岩形成的蘭嶼,玄武岩所形成的澎湖群島貝類動物,這些岩岸潮間帶的貝類,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因為潮間帶介於漲潮和退潮之間所海水淹沒的地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