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財政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

所謂“標準財政支出”,是指在中國同等的支出效率前提下,地方政府達到均衡範圍內公共支出項目均等化所需的支出,它要求考慮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所存在的客觀成本差異。標準財政支出一般等於地方政府所承擔的教育、社會治安、交通等各項公共服務的標準財政支出之和。

計算

標準財政支出標準財政支出
單項標準財政支出的計算公式為:

某項公共服務的標準財政支出=該項目公共服務的單位成本×調整係數×該公共服務的單位數量
或: 某項公共服務的標準財政支出=(單位成本+地區費用調整)×單位數量

公式中,調整係數或地區費用調整,是指對各地區的地理環境(如人口密度、邊境、高寒等)因素造成的公共服務人口成本和其他成本的差異進行的調整,旨在合理計算支出標準。單位數量是指某公共服務中基本單位的個數,如義務教育中的學生人數或教師人數、公共醫院的病床數、公路維修項目的公路面積等。

確定

根據中國財政部關於印發《2008年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辦法》的通知,為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測算標準財政支出時,選取各地總人口為主要因素。按照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的要求,為強化各級政府的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標準財政支出
責任,配合主體功能區政策實施,分省、市、縣(含鄉鎮級。下同)三個行政級次測算標準財政支出。根據海拔、人口密度、溫度運輸距離、少數民族、地方病等影響財政支出的客觀因素計算確定成本差異係數。

1、行政部門標準財政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i(∑j各級次總人口×該級次人均支出標準×支出成本差異係數)i=省本級、地市本級、縣級(縣市旗、市轄區分別計算,下同)。

j=0,1,2,…該級次行政單位個數。

人均支出標準=該級次中國總支出÷該級次中國總人口

支出成本差異係數=(人口規模係數×0.85+面積係數×0.15)×(艱苦邊遠係數×人員經費占該項支出比重+溫度係數×取暖費占該項支出比重+海拔係數×運距係數×燃油費占該項支出比重+路況係數×車輛維修費占該項支出比重+1-(人員經費占比+取暖費占比+燃油費占比+車輛維修費占比))×民族係數

2、公檢法部門標準財政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i(∑j各級次總人口×該級次人均支出標準×支出成本差異係數)i=省本級、地市本級、縣級。

j=0,1,2,…該級次行政單位個數。

人均支出標準=該級次中國總支出÷該級次中國總人口

公檢法部門支出成本差異係數比照行政部門測算辦法計算確定。

3、教育部門標準財政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i(∑j各級次學生數×該級次生均支出標準×支出成本差異係數)i=省本級、地市本級、縣級。

j=0,1,2,…該級次行政單位個數。

生均支出標準=該級次中國總支出÷該級次中國學生數

教育部門支出成本差異係數比照行政部門測算辦法計算確定。 考慮到目前分縣學生數沒有公開的統計數據,各地學生數按照總人口及學生比例計算確定。

4. 文體广部門標準財政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i(∑j各級次總人口×該級次人均支出標準×支出成本差異係數)i=省本級、地市本級、縣級。

j=0,1,2,…該級次行政單位個數。

人均支出標準=該級次中國總支出÷該級次中國總人口

文體广部門支出成本差異係數比照行政部門測算辦法計算確定。

5. 衛生部門標準財政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i(∑j各級次總人口×該級次人均支出標準×支出成本差異係數)i=省本級、地市本級、縣級。

j=0,1,2,…該級次行政單位個數。

人均支出標準=該級次中國總支出÷該級次中國總人口

支出成本差異係數=(人口規模係數×0.85+面積係數×0.15)×(艱苦邊遠係數×人員經費占該項支出比重+溫度係數×取暖費占該項支出比重+海拔係數×運距係數×燃油費占該項支出比重+路況係數×車輛維修費占該項支出比重+1-(人員經費占比+取暖費占比+燃油費占比+車輛維修費占比))×民族係數×地方病防治係數

6、其他部門標準財政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i(∑j各級次總人口×該級次人均支出標準×支出成本差異係數)i=省本級、地市本級、縣級。

j=0,1,2,…該級次行政單位個數。

人均支出標準=該級次中國總支出÷該級次中國總人口

其他部門支出成本差異係數比照行政部門測算辦法計算確定。

7. 農業標準財政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i(∑j農村人口×人均農業支出標準×40%+∑j糧食播種面積×單位面積農業支出標準×30%+∑j糧棉油總產量×單位產量農業支出×30%)i=省本級、地市本級、縣級。

j=0,1,2,…該級次行政單位個數。

8、林業標準財政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i(∑j林地面積×單位面積林業支出標準)i=省本級、地市本級、縣級。

j=0,1,2,…該級次行政單位個數。

草地面積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林地面積。

9、城市維護費標準財政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i(∑j城區人口×人均城市維護費支出標準×95%+城區面積×單位面積城市維護費支出標準×5%)i=地市本級、縣級。

j=0,1,2,…該級次行政單位個數。

10、基本建設標準財政支出
考慮各地基建支出管理級次不同,按省統一測算。

標準財政支出=(總人口×人均基建支出×95%+面積×單位面積基建支出標準×5%)×成本差異係數成本差異係數考慮人口規模、海拔、溫度、經濟發展水平、縣級行政區劃個數等因素計算確定。

11. 離退休標準財政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i(∑j離退休人數×人均離退休支出標準)i=省本級、地市本級、縣級。

j=0,1,2,…該級次行政單位個數。

如果實際支出大於標準財政支出,採用實際支出數作為離退休標準財政支出。

12. 村級管理標準財政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村委會個數×村均標準×規模係數規模係數根據平均村級人口計算確定。

13. 其他支出
標準財政支出=∑j標準財政支出×其他支出占已測算支出比重14. 據實測算的相關支出
對於難以選取客觀因素,各地政策差異較大,以及保障力度較好的社會保障、政策性補貼、優撫救濟(含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支出)、水利等支出據實計算。

改革

標準財政支出標準財政支出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財政部、省政府、省財政廳關於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工作部署和要求,2006年岳陽市財政工作會議提出要在全市強力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拉開了市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序幕。2月底,岳陽市成立了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籌備機構,改革籌備工作正式啟動。4月28日,市政府批准了《岳陽市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7月1日,市紀委等10家具有代表性的預算單位納入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試點,7月6日,隆重舉行了岳陽市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局揭牌儀式,標誌著市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正式啟動運行。10月1日,對已納入會計集中核算的市人大等50家單位順利實行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基本實現了市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平穩過渡。目前,市本級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總體運行良好,截止10月底,納入改革的60家單位已累計批覆計畫4916萬元,已累計辦理國庫集中支付業務 1600 筆,金額2752萬元。

在搞好市本級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同時,加大了對縣(市、區)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推進力度,《岳陽市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市委、市政府領導在全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都明確要求,各縣、市、區要按照中央、省、市有關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推進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目前,平江縣已於今年7月率先啟動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納入改革的單位30家,而且改革非常成功,運行良好。目前,其他縣(市、區)也都在積極進行實施改革的前期準備工作,2007年都將全面實施國庫集中支付改革。

二、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領導高度重視,籌辦機構相對獨立,強力推進改革

為切實加強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組織強領導,市委辦、市政府辦聯合發文成立了岳陽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由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任組長,市委常務、常務副市長任副組長,市財政局、人民銀行岳陽市中心支行、市審計局、市監察局、市編辦、市人事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承辦改革的具體工作,市財政局長直接分管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籌辦工作。改革辦的日常工作由獨立於國庫科之外的人員負責,改革辦下設制度組、網路組和綜合組,制度組由財監科長組長國庫科會計核算中心和相關科室參與;網路建設由信息科負責。由於有堅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作保證和籌辦機構相對獨立,不僅減輕了改革籌辦工作的阻力,而且確保了改革嚴格按照財政部、省政府、省財政廳關於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精神制定方案和制度,同時大大提高了籌辦工作的效率。岳陽市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從今年3月1日開始籌辦至7月1日10家試點單位正式啟動運行只用了四個月時間,第二批50家單位10月1日順利納入國庫集中支付與第一批單位正式啟動也只相隔三個月,而且第一批、第二批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軟體人員從實施至正式運行均只有20天的實施周期,岳陽市整個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正沿著預期目標強力推進。

(二) 廣泛宣傳發動,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過渡平穩

為確保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平穩轉軌,人們對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進行了廣泛的宣傳發動。6月5日,市政府召開了全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動員大會,就全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進行了動員和具體部署。參加會議的人員有各縣(市、區)政府分管財政工作的縣(市、區)長、財政局長,市直各單位負責人和財務科長,市人民銀行和國庫集中支付代理銀行行長,並邀請市人大、市政協領導和新聞單位參加動員大會。會後,岳陽電視台和岳陽晚報社進行了新聞報導;6月7日,《岳陽晚報》刊發了《市財政局局長劉美樹就市本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答記者問》;8月29日,市財政局召開了第二批實行國庫集中支改革單位財務負責人和財務人員動員大會。通過深入的宣傳發動,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增強了改革的主動性,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形成了強大的改革聲勢和良好的改革氛圍。

在搞好改革宣傳發動的同時,人們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平穩過渡:一是實現會計集中核算機構和人員的平穩過渡。為滿足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事業發展的需要,撤銷了“岳陽市會計委派管理中心”,成立了“岳陽市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局”,為全額撥款的副處級行政支持類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由原市會計委派管理中心整體劃轉。二是實現了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的平穩過渡。對第一、二批納入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60家會計集中核算單位,其會計核算職能由市會計委派管理中心提前一個月移交給單位。各單位在接交後至國庫集中支付啟動前的過渡期間,單位銀行賬戶由市會計委派管理中心和單位共同管理,各單位支付資金仍由單位報賬員將原始憑證按規定履行審核、審批手續後到市會計委派管理中心辦理報賬付款手續,由各單位根據報賬後的原始憑證進行會計核算。三是對部分人員較少、會計業務量較小的預算單位暫時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待條件成熟時再將會計核算職能移交給單位。

規範

標準財政支出標準財政支出
規範財政支出行為的做法,一是財政供給對象做好一個“清”字。摸清縣內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在職和離退休及其他財政供養人員,通過單位自報、組織核查、媒體公布等形式,廣泛接受民眾監督,核准財政實際供養人員,防止吃空餉、套騙財政補助行為的發生。二是車輛費用強化一個“壓”字。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所有車輛實行編制管理,確保單位和部門不超編配車;對新購、更新汽車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從緊審批,並建立和完善用車審批制度;嚴格燃料定額和維修限額管理,全力壓縮車輛開支。

三是會議經費支出堅持一個“包”字。會議實行“分類管理、編制預算、綜合定額、總額包乾”的辦法,要求年度會議經費由單位測算編入部門預算,不得突破總額。提倡開電視電話會、開短會,嚴格控制會議數量、規模和規格。對無預算的,不得列報會議費支出。四是修購支出經費立足一個“審”字。對新上基建項目必須符合政策規定要求,並有明確的資金來源,經財政審查並報縣政府審批後,方可辦理相關項目審批手續。在建設過程中,儘量壓縮修購預算,堅持量力而行,嚴禁講排場。五是政府採購推行一個“全”字。一方面對單位政府採購實行預算管理,無預算的一律不予購置,另一方面建立由縣及鎮到村的全覆蓋採購網路,擴大政府採購的範圍,提高政府採購的透明度。六是財政支出績效採取一個“評”字。建立完善《射陽縣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辦法》,通過採取單位和項目試點的辦法,逐步對單位預算內外撥款項目進行評價,以此來核准單位經費使用的效益,提高部門預算編制的質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