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肉沫糊

棗肉沫糊是西安飯莊傳統名小吃,以紅棗為主料。此品種被省、市政府命名為傳統名貴小吃,1997年被評為首屆“中華名小吃”。具有滋陰補氣之功,食後口有餘甘,令人回味。

簡介

棗肉沫糊棗肉沫糊

棗肉沫糊,選用陝西大荔縣的紅棗為主料,精心烹製而成。這種棗外形橢圓,皮極薄,肉脆嫩,汁多味甜。 用這種棗烹製棗肉沫糊,色紅味甜,滑潤可口,並有滋陰壯陽之功。是西安飯莊傳統名小吃。 此品種被省、市政府命名為傳統名貴小吃,1997 年被評為首屆“中華名小吃”。

相關記載

相傳,唐貞觀年間,同州有一位窮苦僱工,曾為財主家專門栽培棗樹,狠心的財主一天只供他一塊"蒸餅"食用。他餓得實在沒法,就把落在樹下的爛棗煮成糊糊來吃。繁忙的秋收季節過去了,這位僱工不僅體重增加,而且容顏煥發,體格健壯。第二年,僱工辭退了財主家的活,在同州城內開了個專賣棗肉沫糊的小店,果然生意興隆,顧客盈門。從此"棗肉沫糊"的聲譽也就不脛而走,逐漸傳到京城長安,至今延續不衰。

製作工藝

製作"棗肉沫糊"的關鍵是火工。要求先將洗淨煮熟,搓爛過濾,去皮去核攪搓成糊狀。鍋內先少添水,投入豇豆,大火燒開,待豆子熟爛、湯呈紅色時,將麵粉 (棗的四分之三)和成稀糊徐徐拌入,接著再將棗糊倒入鍋內攪勻燒開即成。這樣烹製出的棗肉沫糊,色紅味甜,滑潤可口,具有滋陰補氣之功,食後口有餘甘,令人回味。

特產特色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這是杜甫回憶他童年生活片斷的詩句。明淨的秋空,歷歷的紅棗,竿起棗落,入口脆甜,對孩子們來說是特別有興趣的。
棗的品種極多,據粗略統計就有二百種以上。陝西大荔縣(古謂同州)的馬牙棗,形橢圓,皮薄,肉脆嫩,汁多味甜,遠近聞名。
同州棗可以曬成千棗長期貯存,把乾棗夾在餅里作成棗糕,搗成棗泥作點心餡,或者製成各式甜點。鮮棗還可以加工製成蜜棗,脆棗、酒棗等,各有風味,深受民眾歡迎。馳名西安的小吃"棗肉沫糊",就是選用同州棗烹製而成的。

盤點陝西省特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