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伯勞

棕背伯勞

棕背伯勞(學名:Lanius schach)屬於雀形目伯勞科,是一種東洋界很常見的留鳥(Resident bird),分布的區域從哈薩克起,穿過了阿富汗、巴基斯坦與印度半島(除了東邊的國家),到紐幾內亞。

基本信息

命名

棕背伯勞棕背伯勞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亦稱“桂來姆”、“黃伯勞”。屬雀形目,伯勞科。普遍分布於我國東部沿海及南部,包括台灣、海南等省。

簡介

(圖)棕背伯勞棕背伯勞

棕背伯勞也具有伯勞的普遍特徵,頭大,喙短而強壯有力,上喙具凹刻,先端向下彎曲成利鉤,能很牢靠地捉住動物,使其不易自嘴裡脫逃,腳短而強健。它們習慣於獨來獨往,一般棲息於開闊平原和低山一帶,有時也到園林、農田、村宅附近活動。它們經常停棲在空曠地的突枝上,四處張望,一旦發現有獵物出現便會迅速猛撲過去,捕獲獵物後又會重新返回原來樹枝上啄食。伯勞習慣性的會駐足在同一個地點覓食,這種捕食方式我們也稱之為坐等型掠食(sit-and-wait predation)。它們的食物包括昆蟲如金龜(蟲甲)、象(蟲甲)、螻蛄、蝗蟲、蝽象、毛蟲等以及青蛙蜥蜴、鼠類等小型的脊椎動物,有時甚至會捕捉綠繡眼之類的小鳥。雖然它們上喙的先端鉤曲如鷹嘴,爪也強健有力,但同真正猛禽鷹隼之類的鉤嘴利爪比起來,還是稍有遜色的,所以在撕扯小型脊椎動物時還要藉助於樹枝或尖刺來固定獵物。

棕背伯勞的鳴聲粗啞而急促,有說是尖銳悽厲,亦有稱洪亮粗獷,有時它還能仿效其它鳥或動物的鳴叫聲。每到春夏繁殖季節,雄鳥便會用婉轉多變的鳴聲來吸引雌鳥。 4、5月份開始繁殖,在樹上或灌叢間營巢,巢呈杯狀,選用草莖、草根、嫩枝等編織而成,做工精細,內墊些柔軟的草葉等物,一年能產1到2窩,每窩產卵3~5枚左右。築巢與孵卵的工作都是由雌鳥一人承擔,雄鳥則負責外出捕食和鳥巢警衛。孵化期二到三周,雛鳥破殼後,初期雌鳥仍然留在巢中,後期兩隻親鳥同會外出覓食。約14天左右,幼鳥就可離巢,但仍然由親鳥負責哺餵。離巢後一個月幼鳥即可自行捕食,這就意味著它們能養活自己了,這時就會離開父母的領地,出去開創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棕背伯勞會終年守護著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域,而且不會隨季節轉變而更換。雌雄鳥共同守衛領地,單獨一隻鳥是沒有屬於自己的領地,它們的領地觀念很強,相鄰的領地彼此區界分明,很少有個體入侵鄰近區域。面對入侵者一般都由雄鳥對付,進行攻擊和驅離,而雌鳥則在一旁連續高聲示警,仿佛為丈夫搖旗吶喊助威似的。尤其在孵育幼雛期間,它們的警惕性和攻擊性會變得更強,這期間連一些猛禽也不敢貿然闖入它們的領地,甚至當有人走近它們也會高聲威嚇並俯衝攻擊,真是一對捍衛自由和主權的勇猛鬥士。

分布

(圖)棕背伯勞棕背伯勞

國內分布

國內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北達甘肅蘭州和陝西漢中,西抵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東南部,東至東南沿海,南到廣西、廣東、香港、福建、台灣和海南島。

國外分布

國外分布於伊朗、巴基斯坦、中亞、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緬甸、越南、寮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紐幾內亞、南亞等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食性

是一種肉食性鳥類,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鞘翅目金龜甲、半翅目椿象、直翅目蝗蟲蟋蟀、蚱蜢,革翅目蠼蝗,蜻蜓目豆娘,膜翅目胡蜂、螞蟻等。此外也捕食小鳥、青蛙、蜥蜴和鼠類,偶爾也吃少量植物種子。

習性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多單獨活動。常見在林旁、農田、果園、河谷、路旁和林緣地帶的喬木樹上與灌叢中活動,有時
棕背伯勞
棕背伯勞
也見在田間和路邊的電線上東張西望,一旦發現獵物,立刻飛去追捕,然後返回原處吞吃。性兇猛,不僅善於捕食昆蟲,也能捕殺小鳥、蛙和嚙齒類。繁殖期間常站在樹頂端枝頭高聲鳴叫,其聲似‘zhigia-zhigia-zhigia-zhiga’不斷重複的哨音,並能模仿紅嘴相思鳥、黃鸝等其他鳥類的鳴叫聲,鳴聲悠揚、婉轉悅耳。有時邊鳴唱邊從樹頂端向空中飛出數米,快速地扇動兩翅,然後又停落到原處。領域性甚強,特別是繁殖期間,常常保衛自己的領域而驅趕入侵者,當見人或情緒激動時,尾常向兩邊不停地擺動。

形態

(圖)棕背伯勞棕背伯勞

體長達24厘米左右。成鳥:額、眼紋、兩翼及尾黑色,翼有一白色斑;頭頂及頸背灰色或灰黑色;背、腰及體側紅褐;頦、喉、胸及腹中心部位白色。頭及背部黑色的擴展隨亞種而有不同。亞成鳥:色較暗,兩脅及背具橫斑,頭及頸背灰色較重。深色型的"暗黑色伯勞"在香港及廣東並不罕見,也偶見於分布區內其他地點。棲息於開闊的平原與低山一帶,常在田園、果園及樹叢間活動。性兇猛,嘴爪均強健有力,善於捕食昆蟲、鳥類及其他動物,甚至能擊殺比它自己還大的鳥,如鷓鴣之類。平時常棲止於蘆葦梢處,東瞻西望,一見地上有食物,就直下捕殺。亦能在空中捕食飛行的昆蟲和小鳥。鳴叫時常昂頭翹尾,激健有力,並能仿效它鳥鳴聲。

繁殖

(圖)棕背伯勞棕背伯勞

4-7月間繁殖。在海南島等亞熱帶地區稍早些,多在3月份即已開始繁殖,4月末已見離巢幼鳥,在四川多在4月開始繁殖。4月初雄鳥開始占領巢域,每天一早即站在巢域中樹的頂枝上鳴叫,對進入領域內的同種雄鳥加以驅趕,領域性甚強。4月中下旬開始成對和營巢。置巢於樹上或高的灌木上,距地高1-8m。巢呈杯形,以草莖、竹葉、嫩枝、蕨葉及其他雜屑等編成。巢的大小為外徑15-16cm,內徑6-10cm,高10-11cm,深4-6cm。雌雄鳥共同參與營巢活動。每窩產卵3-6枚,通常4-5枚。卵的顏色變化較大,有淡青色、乳白色、粉紅色或淡綠灰色,被有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23(22.4-23.7)×29.3(27.2-30.5)mm,重7.3(6.5-8.1)g。雌鳥孵卵,孵化期12-14天,也有報告達21天的,雄鳥在雌鳥孵卵期間承擔警戒任務和覓食餵雌鳥。雛鳥晚成性,雌雄雙親共同育雛,並竭力保護它們的覓食領域。留巢期13-14天,幼鳥離巢後的最初幾天,親鳥仍給以餵食,並一直在領域內活動達1-2個月之久,然後離開。它主要還是捕食昆蟲的,如蝗蟲步形蟲黑蜂等,此外兼食些野生果實。所殘殺的小鳥在其所吃的食物中占的比重很低,因而對農林業是很有益的。分布於伊朗至中國、印度、東南亞、菲律賓及巽他群島至紐幾內亞。常見留鳥,高可至海拔1600米。共有13亞種:西南亞種(L.s tricolor Hodgson)本亞種與其他亞種的區別是從額至上背、眼先至耳羽全黑,上體餘部及肩羽淺棕色。國內分布於雲南以及西藏昌都地區(留鳥)。

觀賞鳥大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