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驍

梁驍

梁驍,字車夫。1958年5月出生於江蘇省邳州市。 原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華僑文學藝術家協會理事;現為中國華僑畫院副院長。自幼酷愛繪畫,尤善畫馬畫虎,號稱馬虎狂客。 從事美術教育教學工作30餘年,創作了大量的美術作品。1986至1998間足跡內蒙古大草原,積累了數以千計的寫生稿,為畫馬藝術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1997年為迎接香港回歸而創作的《五十六駿圖》應邀參加全國藝術名家聯展,在全國各地及香港等巡迴展出,後由故宮收藏;1998至1999用兩年的時間創作了《白描兩千駿圖》受到專家及藝術界同仁的一致好評,由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珍藏;2000年秋作品《草原晨曲》,在全國第三屆海峽兩岸王子杯書畫大賽中榮獲金獎。近年來多次參加全國美術大展並獲獎,千餘幅的繪畫作品被海內外知名人士及書畫愛好者收藏。

基本信息

梁驍畫馬

習作 習作

有人說:“藝術是寂寞的”。而他覺得卻是充實的。他的生命有馬,馬就是他的一切!他喜歡馬的剽悍威猛;飄逸俊朗;風馳電掣;嘯嘯嘶鳴;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總之,馬給了他生命的力量,他也時刻準備為畫馬藝術奉獻一生!

他對畫馬藝術有著獨道的興趣。很小就特別喜歡生產隊馬棚里的馬,因此其父親給他取名“驍”。六歲習畫,那時就開始畫馬。二十三歲那年,為心中的夢想,他孤身一人深入廣袤的蒙古草原(錫林郭勒盟東烏旗白音牧場)開始了艱苦的寫生。氣候惡劣,條件艱苦,而那澄澈的寶藍色的穹廬,蒼翠而遼遠的草原,奔跑飛馳的駿馬,淳香而濃郁的馬奶酒,熱情好客的牧民,蒙古包里和牧民飲奶茶、喝草原白乾酒、吃手抓羊肉。讓他每每回憶起來,都熱血沸騰。此後每年都會北上寫生。夏天,草原上的蚊子牛虻特別多,為了不驚動馬群,也根本顧不著驅打,歸回來時基本上是全身浮腫,一身蛤蟆皮;冬天,草原上零下幾十度,為了觀察野馬群,他一趴就是兩三個小時,腳趾手指和臉全部凍傷,至今都還有凍痕 ……

徐悲鴻大師筆下的馬前無古人,他學習研究徐悲鴻大師,秉承其的風格,勤學苦練,認真鑽研了二十四年;四十二歲時,他茅塞頓開,焚燒掉以前的大部分作品,決定開始畫自己心中的馬:梁驍,絕不做第二個徐悲鴻,要畫不同於徐悲鴻大師的馬,要讓人一看便知這馬就是梁驍的馬!畫裡面有“驍”的精神、“驍”的生命、“驍”的色彩、“驍”的符號、“驍”的風韻……

藝術來源於生活。他愛大自然,更喜歡古人的東西,特別喜歡吳道子、李公麟的白描。圖中每一匹馬都是來自他對自然和傳統認識,他的創作永遠離不開內蒙古大草原,更離不開這古老而有生命的"線描"。

作品圖冊

梁驍作品 梁驍作品
梁驍作品欣賞 梁驍作品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