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

核素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數目質子和一定數目中子的一種原子。同一種同位素的核性質不同的原子核,它們的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結構方式不同,因而表現出不同的核性質。核素常用符號AZX 表示,其中X是元素符號,Z是原子序數,A是質量數,A-Z=N,N是該核素中的中子數。A≥209的核素,即元素周期表中釙(Po)之後的所有元素的核素都具有放射性(釙之前的元素,有的核素也具有放射性),它們或是自發地放射出α射線(即He核),而轉變成A較小的新核;或是因核素的N/Z不適當,其核內的中子與質子會自發地相互轉變,從而改變N/Z的值,並同時放出一個β-(或β+)粒子。核素衰變後產生的新核幾乎都是處在激發態,這樣的核或是自發地放射出γ光子而轉變到基態或較低能態,或是繼續進行α衰變(或β衰變),直到變成一個穩定的核素為止。

關係

綜述

核子(中子數和質子)-模型圖核子(中子數和質子)-模型圖
核素與核素的符號;原子序數、質量數、中子數三者之間的關係:

具有一定核電荷數和質量數,並且具有同一能態的一種原子核或原子,稱為一種核素。

核素常用符號AZX 表示,其中X是元素符號,Z是原子序數,A是質量數,A-Z=N,N是該核素中的中子數。由於元素符號X已經確定了它的原子序數,因此,通常核素也可簡記為AX。

科學研究表明,穩定性核素對核子總數有一定限度(一般為A≤209),而且中子數和質子數應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為N/Z=1~1.5,也有個別例外)。任何含有過多核子或N/Z不適當的核素,都是不穩定的。A≥209的核素,即元素周期表中釙(Po)之後的所有元素的核素都具有放射性(釙之前的元素,有的核素也具有放射性),它們或是自發地放射出α射線(即He核),而轉變成A較小的新核;或是因核素的N/Z不適當,其核內的中子與質子會自發地相互轉變,從而改變N/Z的值,並同時放出一個β-(或β+)粒子。核素衰變後產生的新核幾乎都是處在激發態,這樣的核或是自發地放射出γ光子而轉變到基態或較低能態,或是繼續進行α衰變(或β衰變),直到變成一個穩定的核素為止。

理解

核素分為①不同元素不同原子②同種元素不同原子

化學

核素核素

具有一定數目質子和一定數目中子的一種原子叫做核素,符號是

(1)核素的概念界定了一種原子;

(2)絕大多數元素都包括多種核素,也有的天然元素僅含有一種核素;

(3)核素的種類多於元素的種類,目前發現的112種元素共有一千多種核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