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射線成因核素

宇宙射線成因核素

宇宙射線成因核素(cosmic ray produced radionuclide)簡稱宇成核素,是由宇宙射線高能粒子與大氣圈以及地表物質原子核進行散射反應產生的核素,既有穩定核素,也有放射性核素。

宇宙射線成因核素(cosmic ray produced radionuclide)簡稱宇成核素,是由宇宙射線高能粒子與大氣圈以及地表物質原子核進行散射反應產生的核素,既有穩定核素,也有放射性核素。據對地球各層圈宇成核素進行的測定和理論估算,表明大氣圈中的產率遠大於地表和海洋,後者可以忽略不計。大氣圈中半衰期大於10天的主要宇成核素有:3 He、10 Be、26 A1、36 C1、81 Kr、14 C、32Si、39Ar、3 H、22 Na、35 S、7 Be、37 Ar、32 P、33 P等。除3 He、39Ar、37Ar、81Kr等稀有氣體同位素外,宇成核素生成後很快被氧化。14 C、81Kr、39Ar等的半衰期、在大氣圈滯留時間及其與大氣圈交換作用時問均長,達到均勻分布。3 He在氣圈中也是均勻分布的。10Be、36Cl、32 Si等長壽命核素的氧化物吸附於小於1微米的氣溶膠粒子,隨空氣分子運動,參與大氣混合與循環。不同核素在全球變化研究中有著不盡相同的用途。22 Na、35 S、7 Be、37Ar、33 P、32 P等短壽命核素常套用於氣象學研究,解決對流層空氣循環、雲形成、顆粒清除作用、同溫層空氣對流和混合作用等問題;10Be 26A1、14C、32 Si適用於海洋沉積物年代學研究;3 H和7 Be適用於海洋上層短期垂直混合作用的研究;14C、32Si 、39Ar適用於海洋循環研究;3H、37Ar、39Ar適用於地下水年齡測定;3 H、32 Si、14 C、81 Kr適用於極冰年齡測定和冰川活動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