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鈣土系列

簡介

栗鈣土系列
包括栗鈣土、棕鈣土和灰鈣土,是中國北方分布範圍極廣的一些草原土壤。這類土壤均具有較明顯的腐殖質累積和石灰的淋溶一澱積過程,並多存在弱度的石膏化和鹽化過程。 栗鈣土 濕帶半乾旱地區乾草原下形成的土壤,表層為栗色或暗栗色的腐殖質量,厚度為25~45厘米,有機質含量多在1.5~4.0%;腐殖質層以下為含有多量灰白色斑狀或粉狀石灰的鈣積層,石灰含量達10~30%。中國栗鈣土土壤性質表現出明顯的地區差異。東部內蒙古高原的栗鈣土具少腐殖質、少鹽化、少鹼化和無石膏或深位石膏及弱粘化特點,而西部新疆地區在底土有數量不等的石膏鹽分聚積,腐殖質的含量也相對較高,但土壤無鹼化和粘化現象。

分類

棕鈣土
與栗鈣土相比較,其腐殖質累積過程更弱,而石灰的聚積過程則大為增強,鈣積層的位置在剖面中普遍升高,形成於溫帶荒漠草原環境,主要分布於內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爾多斯高原的西部和準噶爾盆地的北部,是草原向荒漠過渡的地帶性土壤。
灰鈣土
其形成常與黃土母質相聯繫,分布面積以黃土高原的西北部、河西走廊的東段和新疆的伊犁河谷最為集中,土壤剖面分化弱,發生層次不及栗鈣土、棕鈣土清晰,腐殖質層的基本色調為淺黃棕帶灰色,鈣積層不明顯,表層有機質含量0.5~3.0%,且下延較深,一般可達50~70厘米。
栗鈣土系列土壤是中國主要的牧業基地,也是重要的旱作農業區,需因地制宜實行農牧結合,改良草場和建立人工飼草料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