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蠶繭

柞蠶蛹期的保護層,內含蛹體。蠶業上供繅制柞蠶絲用。繭中的蠶蛹可供食用,其殘渣可作魚、畜、禽的飼料。

正文

形態和結構 繭呈橢圓形,長約4.2~5.5厘米,寬約2.1~2.6厘米,雌繭和秋繭稍大。春繭淡褐色,秋繭深褐色。繭主要由繭層、蛹體、蛻皮(蛹的外殼)組成,三者重量之和為全繭重(通常指鮮繭重量)。鮮繭的全繭重中,繭層約占8~12%,蛹體約占88~92%,蛻皮不足 1%。秋繭的繭層比春繭重。繭層表面凹凸不平的皺紋稱縮皺,其大小影響繭絲的解舒。結繭時繭層因受排出的消化管內容物(主要分為草酸鈣和單寧等物質)浸潤而變硬,也對繭絲的解舒有影響。
工藝性狀 因品種、產地、蠶期和飼料等不同而有差異:①繭層率,一般按鮮繭計算,春繭為7~9%,秋繭為8~10%,多絲量品種可達12~14%。②繭絲重,平均為0.4~0.5克。③繭絲長,一般為700~800米,最長可達1500米,短的約400~500米。④繭絲纖度,用“旦”(D)或“分”表示〔1旦(D)=0.1111特克斯(tex)=0.111112×10-6kg/m〕。同粒繭從外層到內層纖度由粗變細,外層100~300米間約為6.5旦;中層400~800米間約為5.7旦;內層700~800米間約為4.5旦;平均約為5.6旦。繅絲時根據繭絲纖度及其變化規律,實行定粒配繭,以繅制所需要的柞蠶絲。⑤繅絲過程中每粒繭所產生的廢絲(緒絲)和營繭時最後吐出的亂絲(蛹襯),二者的量越多,則繭質越差(見蠶繭)。
評繭 一般用鮮繭評定。上繭要求繭層厚(繭層重在0.45克以上)、繭形和繭色正常、群體齊一、繭孔緊和縮皺小。凡薄層繭、乾涸繭、蛹體潰爛污染繭層的油爛繭、兩條蠶共同結成的雙宮繭和畸形繭等均為下繭,不能繅絲,但可作絹紡原料。繭層重和繭層率高,則出絲多、經濟價值高,收購蠶繭時常作為評繭的主要依據。同時抽樣測定繭層的絲重、絲長、緒絲重和蛹襯重,以衡量繭絲的優劣。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