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頭鎮[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林頭鎮]

林頭鎮[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林頭鎮]

林頭鎮是茂名市電白區平原地區的中心大鎮和交通樞紐中心。現林頭鎮是由原林頭鎮和大衙鎮於2003年12月合併而成的。截至2010年底,全鎮總面積173平方公里,轄33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總人口13.8萬人。境內有距今200多年歷史的牛軛嶺貞節牌坊遺蹟、清鹹豐年間重建的“伏波幫主廟”和古建築“八角樓”。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林頭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人傑地靈。林頭圩址地元朝即有人居住,約150年前,沙瑯江河寬水深,商船沿河而上,過往頻繁,其渡口設在現林頭圩北面新豐村邊,渡口旁有一大棵黃欖樹,過往商人在黃欖樹頭搭棚休息、交易,逐步形成小集市。久而久之,“欖頭”因而得名,後轉變為諧音“林頭”。上世紀初,蔡姓人在林頭圩處建造宗祠,梁姓人也於此建造宗祠 “八角樓”,人流、物流聚集愈眾,形成現在林頭圩。

地理環境

人文環境

林頭鎮自然風光優美,西部為平原,東部為丘陵,沙瑯江從西北部穿過,在與龍記河交匯處建有亭梓攔河壩、新圩水閘等大型水利樞紐,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十萬乾群合力修建的水東城區人工供水河(共青河)起源處。一年四季萬畝荔林滴翠飄香,沙瑯江沖積平原良田萬頃,農舍村莊點輟其中,荔林田園風光美不勝收。境內還有距今200多年歷史的牛軛嶺貞節牌坊遺蹟,清鹹豐年間重建的“伏波幫王廟”和古建築“八角樓”。

自然資源

林頭鎮公園 林頭鎮公園

林頭鎮物產豐饒,是農業大鎮,被省科技廳定為農業科技創新專業鎮。盛產荔枝、龍眼、香蕉、花生、水東雞心芥菜等名優農產品,還是茂名產糧區和菜籃子基地,荔枝種植面積超過6.9萬畝,大衙、滴水、章班三大荔枝流通市場省內外聞名。截止至2008年底,全鎮糧食總面積8.29萬畝,產量2.85萬噸;龍眼5400畝,產量3255噸;香蕉8304畝,產量1.9萬噸;蔬菜4.2萬畝,產量5萬噸。另外,養殖業發達,龜鱉養殖和淡水養蝦規模較大,大量出品肉豬、龜、雞、鴨、白鴿和蝦等養殖食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鎮內生產的優質花生油供不應求。

工商業方面,已形成以香精、蓄電池、電桿、飼料、泡沫包裝箱、製衣、選礦、農產品加工、家俱為主的九大產業;依託交通中心優勢,林頭圩已成為電白中部商品集散中心,機車、建材、服裝、農產品等商品批發零售業具較大規模,商貿流通活躍。

行政區劃

林頭鎮下轄村莊(未列原大衙鎮所轄村莊)如下:

尾輪村 新圩村 亭梓村 新屋村
文車村 木院村 黃陽村 赤嶺村
秧前村 北詔村 那關村 參橋村
林南村 下寮村 大器村 樟木山村
林頭村 檳榔花村 章班村 田充村

人口數據

以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為例(因2000年進行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林頭與大衙尚未合併,故以下數據僅為原林頭鎮數據,不含原大衙鎮數據):

總人口 78029
41290
36739
家庭戶戶數 18123
家庭戶總人口(總) 77960
家庭戶男 41257
家庭戶女 36703
0-14歲(總) 27959
0-14歲男 15559
0-14歲女 12400
15-64歲(總) 44210
15-64歲男 22794
15-64歲女 21416
65歲及以上(總) 5860
65歲及以上男 2937
65歲及以上女 292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72803

現任領導

林頭鎮領導分工

姓 名 職 務 分管工作
劉國全 鎮委書記、鎮人大主席 主持鎮委、鎮人大全面工作
謝東 鎮委副書記、鎮長 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
阮強 鎮委副書記 分管黨群、黨建、組織、人事、老乾、維穩、“三打兩建”、信訪、政法、綜治、610辦、禁毒、工、青、婦、關工委工作
唐甲洲 黨委委員、副鎮長 分管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工商、環保、打假、工會、質量監督、藥品安全、交通、公路安全及養護工作
林瑞貞 黨委委員、鎮紀委書記 分管紀檢、監察、黨務公開工作
朱國清 黨委委員 分管武裝、民兵、應急分隊工作
陳巧文 黨委委員、鎮人大副主席 分管鎮人大日常工作、文化、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體育、廣播電視、旅遊、大衙辦事處工作
謝國源 黨委委員 分管統戰、僑務、民族宗教、食品安全、機關、科技、宣傳、精神文明、黨校、新農合、新農保、城居保工作
龍紅玲 黨委委員、婦聯主席 分管組織、人事、老乾、婦女、兒童工作
王洪高 黨委委員 主管城管隊,協管殯改工作
林 生 黨委委員 分管民政、優撫、救濟、救災、低保、五保、殘聯、殯改工作
潘健 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 分管檔案、信息、保密、地方志、後勤內務、鎮政府大院工作
李少強 黨委委員 分管國土資源、規劃建設、城管、城鄉清潔工程工作
李良 黨委委員 主管政法、消防工作,協管殯改工作,主持林頭派出所工作
蔡汝博 副鎮長 分管農村、農業、林業、水務、畜牧獸醫、防疫、山林調處、水果、農機、扶貧、三防工作
何棟然 副鎮長 分管財稅、財經、金融、重點項目建設、投資服務中心、招商引資、物價、統計、電力、經信、目標考核工作
蔡秋 副鎮長 分管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

經濟結構

林頭鎮是茂名市電白區最大的鄉鎮之一。2004年,原大衙鎮併入林頭鎮後,全鎮人口多達12.2萬。這樣一個人口大鎮,保護農民人均純收由2003年的2786元增加到2004年的3134元,實現年增長12.5%的目標,成為當地政府的一大重任。林頭鎮委、鎮政府的領導及全體幹部在認真學習了中央2004年1號檔案之後,認為要讓全鎮民眾收入增加,必須認真思考,科學指導,紮實工作。

抓大宗經濟作物,確保農民增收。截至2004年,林頭鎮有荔枝種植面積6.9萬畝,2003年總產量達2.85萬噸,產值超億元,人均收入1000元,是林頭鎮最大宗經濟作物。2004年春節過後,該鎮的領導幹部到村、到戶調查荔枝的生長狀況,請來技術人員為全體果農上課,鎮農業辦組織技術人員搞測報,不定期發布荔枝病蟲害的情況,指導荔農除蟲滅病。到2004年,林頭鎮荔枝長勢良好,預計總產達6萬噸,比上年增加3萬噸。

林頭鎮賽龍舟划船 林頭鎮賽龍舟划船

挖掘特色經濟潛力。二十一世紀初,林頭鎮農民引種可登大雅之堂的香竽、紫色番薯獲得成功。其中2003年香竽投產600畝,畝產值高達3000元,是農民一筆可觀的收入。該鎮2004年計畫引導農民擴大種植面積2000畝。紫色番薯畝產也高達1800元,計畫發展200畝。繼續擴大花生種植面積,整合全鎮花生加工廠,加大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花生產品的附加值,讓農民取得更大的經濟收益。

社會事業

交通通訊

林頭鎮公里 林頭鎮公里

該鎮基礎設施完善。沈海、包茂高速公路在林頭大昌口交匯,且均在林頭設有出入口,省道S281線,迎賓大道(水林路)、旦滴線、麻宿線在鎮中心區域交匯,形成電白中部交通樞紐中心,交通便利。全鎮鄉道總長91.7公路,其中建成硬底化鄉道已達43.8公里。全鎮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2.8萬門,建有聯通差轉塔。有線電視覆蓋率達70%。

公共服務

主要提供六個方面的保障:生產保障,包括提供水利灌溉、道路運輸、電力供應、農技推廣等生產性公共產品;教育保障,包括協助教育部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醫療保障,包括農村醫療設施、醫療手段的完善和提高,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落實;養老保障,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推行;生活保障,包括建設鄉村社會各種生活基礎設施,建立農村特困戶的救助制度和救助體系;生育保障,為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提供各種優質服務。

茂名行政區劃百科(二)

茂名市位於南中國海之濱,地處廣東省西南部,背靠祖國大西南,茂名“三高農業”蓬勃發展,荔枝、香蕉、龍眼等“嶺南佳果”馳名中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