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鎮[福建省福清市下轄鎮]

高山鎮[福建省福清市下轄鎮]

高山鎮,是福建省福清市轄鎮,地處福清市龍高半島南端,面積40平方公里,坐落在萬底山上,因地勢高而得名。距縣城39公里,與平潭島隔海相望,東與東瀚鄉交界,西和三山鄉相連。 高山鎮曾是高山、三山、東瀚、沙埔等1鎮3鄉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曾有“高山市”之稱。

鄉鎮概況

高山鎮轄23個行政村,人口5965人(2012年統計表)。1986年,住宅建築用地為27.9萬平方米,公共建設用地7.84萬平方米,工業倉庫用地3.73萬平方米。居民住宅多系舊房,一般為土木結構和木結構,層數為1~2層。80年代新建樓房,主要為石結構和土木結構,一般為2~3層。鎮內人均建築面積為18.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僅6.4平方米。已成功開發出鳳崗工業區逐漸帶動整體的經濟發展,在2009年福清市人民政府計畫開發中國最大的內貿台貿雙項海峽商品交易中心批發城,在2013年批發城的內貿樓已經成功封頂預計政府會在年底開業,在福清市人民政府的努力下,國內外特別是台灣著名品牌都紛紛已經成功進駐批發城了,都滿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義大利賓尼亞國際品牌(義大利賓利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也已經成功簽約入駐批發城了。這項目在2012年開始會不斷的帶動高山的經濟發展與城市水平。

基礎設施

1986年,高山鎮境內有德旺中學,國小2所,計占地2.3萬平方米,文化站占地200平方米,電影院設有1250個座位,服務半徑約10公里;設高山醫院和衛生院各1所,共占地1萬多平方米,高山醫院建築面積為7267平方米;建有僑聯大廈1座,建築面積為350平方米。

歷史沿革

高山鎮是福清五大古鎮(牛田{現 龍田}、高山、漁溪、海口、東張)之一。1956年置高山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鎮。1997年,面積40.4平方千米,人口6.1萬,轄北垞、後耀、嶺下、洋門、西鄭、薛港、北坑、杭中、壟上、玉樓、後安、山後、東進、高山、北嶺、門頭、前王、前嶺、院西、長安、西江、海門、竹秀23個村委會和高山居委會。

歷史變遷

高山鎮歷史悠久,唐聖歷二年(公元699年)直屬福清縣,號稱59都。明朝先後改稱西偶、南下偶、八一偶。清朝即稱高山鎮。1922年改名第七區,1943年,改為高山鎮。1949年,改稱第四區軍所;1952年後分別改稱為高山區、高山初級社,高山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高山鎮名稱。由於鎮域周圍的灘涂成片,海岸綿延的地形上突結一阜,稱萬底山,海拔71.8米,猶如鶴立雞群,故名高山。

高山鎮東連東瀚鎮,西連三山鎮,南與沙浦鎮毗鄰,北瀕平潭海峽,處於福清龍高半島突出部,依山伴海,交通便捷。全鎮地域面積4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3萬畝,灘涂面積2.62萬畝,海岸線總長19公里,轄23個行政村,1個居民社區,總人口6.4萬,旅外華僑達3萬多人,是福清市重點僑鎮之一。2004年僑情普查結果顯示,全鎮到國外經商和勞務人員達2.8萬人,年創匯3億元左右,據不完全統計,在高山七個銀行存款達13億元人民幣。農作物以甘茹、花生為主,水產品主要有紫菜、牡蠣、蟶、鮑魚、對蝦、竹蟶等。出產高山的“高山羊”膻低味美,品質優良,深受歡迎。

千年古鎮高山鎮自古是福清龍高半島重要的商貿集散地,素有“高山市”之美譽,加之民風淳樸,民俗文化繁榮多樣,歷來蜚聲海內外。2000年被福州市列為首批12個次中心鎮之一,並先後獲得“知名鄉鎮”、“園林式鎮”、福州市級“優勝集鎮”和省級“文明鄉鎮”等榮譽稱號。特別是2005年一年當中獲得省級以上的榮譽稱號就有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福建省新型生育文化基地建設先進單位、福建省文明鄉鎮、福建省創安全生產合格鄉鎮先進單位等四項。

高山鎮是福清市工業經濟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福耀玻璃與天香油脂就是從高山開始騰飛的。我鎮更是進一步樹立“你投資我支持,你發財我發展,你創業我就業”的大開放意識和“敢為天下先,敢招天下賢”的大引進理念,真情呼喚“回歸”,切實抓好招商引資工作,鄉鎮企業充滿活力。全鎮共有各類企業275家,已有2家企業產值超過億元,2家企業通過ISO系列認證。如今,高山的工業正向著規模化、成片集中方向發展。經過幾年的項目整合,五金、水產和輕工製品等三大產業已呈集聚發展態勢,逐步形成了以融林五金為龍頭的五金業,以貿旺為龍頭的水產品加工業,以勝德塑膠、和美針織為龍頭的輕工製品行業等三大行業組團。高山正在開發建設中的鳳崗工業集中區,規劃面積90公頃,將成為高山推動工業發展的又一重要平台。

高山商貿業歷來相當發達,近幾年更是發展迅猛,鎮區已形成“三縱兩橫”的商業街和7個不同功能的商貿小區,全鎮大小批發零售店達1230家,從事商品經銷活動的有4000多人,初步形成了服裝、小商品、水產品、果蔬、食雜等各種門類齊全的批發網點。並隨著各大超市、小商品批發市場和購物中心的相繼建成,商品零售業正逐步向規模化、集約化的經營模式轉軌,消費輻射面不斷向三山、沙埔、東瀚、平潭等周邊地區拓展,消費群體已逾20萬人,房地產業在政府的科學引導下,蓬勃發展,商品房銷售相當火爆,鎮區中心店面價格持續看漲,每平方米最高達3.5萬元。

高山鎮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農村民俗文化相當活躍。每年閩劇演出近3000場,極具高山地方特色的“板凳龍”每逢元宵節等重大農曆傳統節日都要組織表演。近幾年,民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更是取得豐碩成果,2004、2006年先後兩次獲評省級文明鄉鎮榮譽稱號。全鎮參與門球比賽、健生球、太極劍、氣功、晨練等有益身心健康活動的人數達2000多人,共有2個文明村,135個文明戶。

高山鎮致力於推進小城鎮建設,城鎮的基礎配套日臻完善。這幾年,我鎮投入城鎮建設的資金達2500多萬元,先後進行了北溪、水陸街改造,在鎮區各街道安裝了造型優美的路燈,種植了綠化帶,建成了日供水量3000噸的鎮區自來水工程、鳳崗工業區內道路、建工大樓、老年人活動中心、敬老院,還完成了集休閒、觀光旅遊為一體的高山公園以及前王、後安、秀海三個環島景觀工程,建設中的還有鳳崗大道、高山綜合汽車站、科技服務大樓等重點項目,使我鎮的鎮區文化品位、功能檔次有了較大提升;鎮村道路建設突飛猛進,投入2700多萬元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2005年以來又投入500多萬元進一步完善鎮村公路網建設;另外,農民住宅新區建設和房地產開發步伐正逐步加快,繼成功開發建設金山花園、金港花園和青山小區一期工程後,展望新區、青山小區二期工程、僑鄉特區、秀海小區等一大批新型農民住宅小區正陸續上馬動工,建成後將成為高山鎮區亮麗風景;在實施城鎮管理過程中,我們建立了垃圾中轉站,率先實行衛生競標分段包乾,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鎮區衛生長效保潔機制,保持了良好的鎮區衛生環境。

高山鎮 高山鎮

清朝末年,高山鎮已初具規模,民國28年(1939年)正式設鎮。 歷史上最早的“高山”市,位於鎮東北500米左右有數塊大滾石排列的地帶。後因交通關係移到如今的上街,接著又發展了中街。邱厝街和水陸街是在中華民國初年,由印尼歸國華僑集資興建的。上街、中街和邱厝街自東而西連成一條長街。鎮內有一條小溪,南北貫流,上架橋樑2座,把中街和邱厝街、水陸街連線起來。街道路面是泥土鋪築,晴天飛塵土,雨天路泥濘。1983年春,旅外僑胞和各有關單位共集資21萬元,進行全面整治,鋪設一條全長700米、寬為6米的方整石塊街道,橫貫全鎮。鎮內道路共有8條。汽車站位於福(清)(平)潭線與高(山)錦(城)線交叉口上,屬於直達站性質,中轉也較多,年客運量72萬人次。

經濟發展

30多年來,高山鎮工業從無到有,現擁有鄉鎮企業五金、塑膠、服裝、抽紗、造船、日用化學和異型玻璃等905家,從業人員共1.1萬人,年收入4896萬元。1988年,工農業總產值為3537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675.77萬元,農業產值為861.23萬元。全鎮有9個漁業隊,有機動船32艘、木帆船5艘,共1040馬力,399.5噸位。此外,建有蝦場、海帶場各一所,建農貿市場一個,占地面積為4499.9平方米、建築面積1535平方米。高山鎮人民政府規劃,中國海峽商品交易中心,位於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鎮鳳崗工業區,值得一提的是內貿批發樓已經入駐眾多國際品牌例如 義大利賓尼亞皮具國際品牌(位於內貿樓三層12號)、廣州白馬服裝(位於內貿樓三層)、廣州天馬服飾、國際運動品牌鞋類(位於內貿樓三層)等這些知名度品牌以批發形式發展為中心。帶動了整個福建的經濟效益。

華僑故里

高山是著名的僑鄉,旅外華僑和港澳同胞有2萬多人,廣大僑胞愛國愛鄉,自1978年以來,全鎮共收到僑匯490多萬元,建設各項公益事業,為改變家鄉面貌做出了貢獻。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 60248
30454
29794
家庭戶戶數 15222
家庭戶總人口(總) 59652
家庭戶男 30078
家庭戶女 29574
0-14歲(總) 15922
0-14歲男 8524
0-14歲女 7398
15-64歲(總) 39653
15-64歲男 19709
15-64歲女 19944
65歲及以上(總) 4673
65歲及以上男 2221
65歲及以上女 245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394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