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967~1028)

林逋(967~1028)

"北宋詩人。 後半生隱居於杭州西湖孤山。 林逋作詩隨寫隨棄

林逋(967~1028)

正文

林逋(967~1028)北宋詩人。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時多病,未婚娶。布衣終身。大約40歲以前,長期漫遊於江淮一帶。後半生隱居於杭州西湖孤山。喜歡梅、鶴,自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他在隱居生活中自得其樂,相傳20年足不入城市。但是聲名遠揚,常有士大夫、文人往謁。朝廷曾賜給他粟帛,並要地方官員照顧他。他同范仲淹梅堯臣都有詩歌唱和。卒謚和靖先生。
林逋的詩,除一些贈答之作外,主要描寫西湖優美的自然景色,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如七律《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底處憑闌思眇然?孤山塔後閣西偏。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遲留更愛吾廬近,祇待重來看雪天。”清冷幽靜、閒淡深遠,典型地體現出他的詩歌藝術風格。詠梅的詩如:“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梅花》),成功地傳寫出梅花清幽香逸的獨特風姿,是為人傳誦的名句。
林逋作詩隨寫隨棄,散失很多。現存《林和靖詩集》4卷,《補遺》1卷,近300首,有《四部從刊》本。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