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胡藝術研究

板胡藝術研究

《板胡藝術研究》,作者:吉喆,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時間: 2010-5-1。這是一部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專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板胡藝術研究 板胡藝術研究

這是一部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專著。作者不僅從卷帙浩繁的歷史文獻中,分門別類,條分縷析,追溯了我國拉弦樂器的淵源及變遷,廓清了諸多含混不清的史料,理出了一條較為清晰的線索,更為重要的是,他以相當的篇幅,給近八十年來的傑出民間藝人和板胡演奏大家們,一一分別立傳。對他們在繼承傳統、樂器改制、演奏技巧、樂曲創作、理論建樹以及創立具有濃郁秦地風韻的“秦派板”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進行了全方位的論述與評價。並對他們蜚聲全國、享譽世界的光輝業績作了翔實的記錄。

本書目錄

前言

淵源考

板胡起源與發展

“秦派”板胡八十年

琴道論

弓法與弓法藝術

指法與指法藝術

操琴三十二字訣與詮釋

秦派板胡述要

半個多世紀的誤導

一次銘心的啟示

張長城、劉明源、原野板胡藝術管見

根深才能葉茂

名曲例釋

板胡獨奏曲《秦腔曲牌》的音樂內涵

《秦腔曲牌》

一首洋溢著黃土情懷的板胡曲——《紅軍哥哥回來了》

《紅軍哥哥回來了》

心窩裡飛出的讚歌——《秦川新歌》

《秦川新歌》

板胡獨奏曲《月夜》的藝術魅力

《月夜》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板胡獨奏曲《秦川憶事曲》解析《秦川憶事曲》

一首充滿生活情趣的板胡曲——《看線戲》

《看線戲》

附錄

秦派藝術板胡的開拓者——漫評吉喆

順樂之天融人之性——吉喆教琴

吉酷論弓——板胡弓法藝術的意義與作用

生命的音樂和音樂的生命——聽吉枯先生的音樂感懷性情中人——吉喆散記秦風·秦韻·鄉音·鄉情——吉喆的板胡演奏藝術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