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洋行

松浦洋行

松浦洋行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中央大街120號。1906年興建,1909年落成。原為商人水上俊比左開辦的松浦洋行,解放後為外文書店,現為教育書店。磚混結構,地上五層。轉角處為主入口,二層上方立一男一女大理石人像柱;三、四層貫通科林斯壁柱,窗上飾以精美的浮雕,壁柱上裝點自由螺旋曲線,窗下出挑圓弧形花萼狀陽台;頂層為半截閣樓層,孟莎式屋頂開老虎窗,半球型“洋蔥頭”頂端組成複合式穹頂。屬於仿巴洛克式建築風格,是中國大街上最早的建築物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松浦洋行松浦洋行

松浦洋行,舊址位於埠頭區中央大街148號,今道里區中央大街120號,中央大街與紅專街交匯處。1906年興建,設計師是著名的АА米亞科夫斯基,1909年落成開業,是日本橫濱松浦商會的支店,由水上多喜雄經營,1928年由水上俊比古接任。1935年7月9日改為“株式會社松浦洋行”,資本金30萬元,在齊齊哈爾、海拉爾、訥河設有支店。

店內設零售部和批發部。零售部設男子洋服部、婦女兒童洋裝部、化妝品部、洋綢緞部、旅行具部、運動具部、洋服毛皮部、貴金屬部、樂器部、土產部、點心部、菸草部、玩具部、文具部、家庭用品部、糧食部和食堂部。批發部經銷棉毛織物、砂糖、洋紙、建築土工用具、馬口鐵、洋釘、菸草、布襪、膠鞋、化妝品、洋雜貨、石油、潤滑油、煤、木材、麵粉、電器、文具等。

俄國僑民會也曾占有此建築,解放後為外文書店,現為教育書店,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築。屬於仿巴洛克式建築風格,是中國大街上最早的建築物之一。

建築結構

松浦洋行松浦洋行
磚混結構,地上五層(如果算上頂部的閣樓層的話),立面可以劃分為四個層次:

①底層採用深色調牆面、大面積櫥窗的構圖,二層以上為淺灰色調;

②建築二層以簡潔的圓額矩形窗為主要特徵,窗上刻劃精緻的線腳;轉角處主入口上方飾以大理石人像柱,一男一女(它們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兩個擎天神,男的叫亞特拉斯,女的叫加里亞切德。),姿態優美,這一典型的巴洛克象徵手法為建築增添了浪漫的氣息;而建築沿中央大街方向一翼,採用通長的大面積玻璃窗,折射出現代建築的某些特徵;

③建築的三至四層飾以貫通的科林斯壁柱,每兩個圓額矩形窗作為一組,窗上飾以豐富的裝飾。三、四層的窗飾又不相同,三層的窗飾乍看起來似一隻蹲踞在花葉上的大肚皮青蛙,淺浮雕精緻細膩,而四層的窗子則飾以簡潔的線腳。這兩層窗尺度一致,因而既富於變化又十分統一。轉角處也同樣做重點處理。轉角中央四層的半圓窗上飾以曲線渦卷狀斷折山花,山花中央飾以精美的花葉狀浮雕,窄小的壁柱柱頭飾以自由的螺旋曲線,帶有“新藝術”特徵。最精緻的要屬窗下圓弧形花萼狀陽台,奇異而優美,正如盛放的花蕾。而外凸的鑄鐵曲線欄桿,呈盛開的花朵主題同樣含有“新藝術”因素;

④建築頂層有半層閣樓層,覆以紅色鐵皮的孟莎屋頂開有老虎窗,與同樣紅色調的房融為一體。半球形的文藝復興式穹頂,端部卻以類似俄羅斯式“洋蔥頭”頂作為結束,成為複合式穹頂。作為一種重要的構圖要素,穹頂成為中央大街建築必不可少的諧調構件,不同形式與風格的穹頂相互呼應,形成獨特的景觀。

布局特點

松浦洋行松浦洋行
中央大街商賈雲集,寸土寸金,因而建築不可能如南崗秋林公司那樣的舒展,代之以比較緊湊的布局,教育書店也是這樣。建築二面臨街,立面均做重點處理,轉角處加以強調,頂部冠以文藝復興式穹頂,如此處理很好地烘託了街道景觀。建築主入口選在轉角處,便於人流的集散,由於建築兩翼面寬並不大,因而建築沿街部分沒有次入口,而建築向內院開門便於工作人員的出入,將不同人流分散處理,彼此互不干擾,這樣的布局還是比較合理的。

從主入口進入建築,迎面是一小巧的雙層木質門廊,走上幾步台階便進入建築內部。這種將踏步從室外移至室內的作法,是適應中央大街上小尺度環境的需要——如果踏步在室外,則要占據一定的進深,而建築必然要後退;建築若不後退,則要占用街道空間,因而將踏步從室外移至室內是兩全其美的做法。正對著主入口的是通往二層空間的主樓梯,樓梯為三跑折線型,鑄鐵的曲線欄桿如生長中的植物一般絲絲纏繞,水磨石台階上鑲嵌著深色的三葉草花紋,顯得古樸而典雅,再配上深栗色木製牆裙、精緻的石膏浮雕燈圈及優雅的燈飾,建築的深沉氣質油然而生。與有些商業建築以華麗的色彩、誇張的造型取勝不同,教育書店以其沉靜的色調、樸素的修飾創造出高雅的氛圍。

建築平面另一有趣之處在於,循著與主入口相對的主樓梯只能到達建築的二層,而若想到達建築的3~5層,則需從側樓梯進入。教育書店今天的布局是1~2層對讀者開放,3~5層則屬於其它辦公用房。因此人們或許會感到奇怪:“建築看起來明明有五層,為何一進來卻只有二層呢?”了解了其平面布局,便不會詫異了。

建築評價

任何人觀賞了建築之後,都會對其優美的造型難以釋懷。從外觀上看,建築帶有明顯的巴洛克特徵——主入口上方的大理石人像柱、巨大的貫通三至四層的懸空科林斯壁柱、自由渦卷狀曲線的斷折山花、窗洞上方精緻的浮雕裝飾以及出挑的半圓形花萼狀陽台,建築通體洋溢著巴洛克奇異生動的效果以及變幻的光影。

該建築被2004年建築部與中國工程科學院評為中國歷史最有代表性的100座建築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